第B05版:乐业·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否放弃手机几个小时?摆脱手机沉迷困扰?

当“时间管理师”遇见“沉迷手机一族”

    张立滢(左)为顾客介绍自习室。

    (本版均受访者供图)

接收信息、观看视频、游戏娱乐……如今小小的智能手机里有很多功能。随之,“沉迷手机无法自拔”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痛点。能否离开手机几个小时?职场上有哪些针对痛点应运而生的职业?本期,时间管理培训师、效率类手机软件开发者、商业自习室管理员分享他们围绕“防手机沉迷”而展开的职场故事。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陈晓颖

[时间管理培训师]

有效的时间管理让生命更有价值

为1000多家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共计培训20余万人,每年将近200天都在上培训课程……这些数字记录着王怡汝博士近年来的职业生涯进程。作为上海亦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资深培训师,虽然一直忙碌着,但她始终以身作则,并将她对于时间管理、提升专注力的理念传授给学员们。在她看来,学会有效的时间管理非常必要,唯有将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才能拓宽生活的广度和宽度,让生命更有价值。

每年近200天为企业提供时间管理培训

“你每天有多少时间忙于工作?”“真的有时间留给自己吗?”“如果没有从事这份工作,你会追求并实现怎样的梦想?”……培训课堂上,王怡汝一身深色套装,优雅干练,又亲和力十足。互动性的开场环节,她面带微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让学员们瞬间放下手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在逐步的尝试、打磨和优化中,王怡汝的授课逐渐形成了互动性强、注重实用且有趣的风格。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外,她还将个人对于人生价值观的理念和理解反思渗透其中,带给学员们别样的启发和感动,深受欢迎。这些与其多年来的学习、工作经历和积累也是分不开的。

“当年,我在美国攻读MBA后,回国从事市场销售、项目运营等工作。”对她而言,那段时间,她深入高科技行业、电信等领域,每天不是在见客户,就是了解各个项目进展情况。充实的工作之余,她还在大学兼职上课,为学生教授企业管理、商务应用和市场营销课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教书的感觉。”王怡汝笑着说。

随后,她转入咨询行业,帮助科技、制造类公司解决各种管理、运营等问题。当然,时间管理只是她为企业提供咨询的一个模块,随着了解的企业问题越来越多,她所积累的经验也更加丰富起来,开始考虑从事专职的培训工作。

就这样,2004年,王怡汝来到上海,开始为不同企业提供培训。“跟传统的灌输式教法不同,我更加注重培训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实际运用。”起初,习惯了安静听讲的学员们有些不适应,但很快便被她互动而有感染力的授课方式所吸引,开始主动参与,共同讨论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并寻求有效的提升和改进方法。

“年轻人的思维跳跃,且更加注重体验。”多年培训积累,她坦言,有趣、有用且参与度高的课程才能让人们主动放下手机,专注、沉浸在学习中。因此,每次开课前,她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学员现状、兴趣和需求,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此外,培训过程中,她还注重课程激励和团队合作,多策略吸引学员们的注意力。

未来培养更多年轻讲师影响更多的人

如今,对她而言,培训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与学员之间进行有关时间管理、专注力的探讨。在有趣的互动中,她也渗透和传达着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价值观,带给学员们不一样的收获和启迪。“经常过了很多年,还有学员在不同场合看到我,跟我说‘老师,我上过你的课’。”回忆起这些点滴瞬间,王怡汝既欣慰又感动。

多年培训生涯中,面对日益年轻化的企业培训对象,她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优化课程,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内容。同时,指导大家善用手机,切忌沉迷。

“当下是工作重要,生活重要,还是手机重要?我们要有一定的自制和自控能力。”面对如今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她坦言,学会有效的时间管理至关重要,提醒学员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要学会抽离,不能沉浸其中。

《与新生代共舞》《教练辅导》《情绪管理课程》……一路走来,王怡汝深入培训行业,提供精心打磨课程的同时,也影响和感染着更多的人。“常常有学员感慨,以为是来学习时间管理的,没想到听到的是一堂人生的课。”对她而言,这就是最好的激励和坚持下去的动力所在。在她看来,这是一份充满了乐趣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工作,亦师亦友,教学相长,在互动交流中,她也获得了持续不断的提升和进步。

不是在赶飞机,就是在高铁上,多年来,王怡汝为了心爱的培训事业,一直奔波劳碌着。尽管辛苦,但她内心保持愉悦,且每天还会抽出时间静坐冥想、学习,为自己充电。谈及未来,她强调,将继续专注于培训领域,走在上课的路上。同时,培养更多年轻讲师。“坚守到底,将时间花在培训事业上,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影响、感染和帮助更多的人。”

[番茄工作法计时软件开发者]

从体验到研发助力提升效率

手机干扰已逐渐成为人们高效率工作、学习的“拦路虎”。如何做到放下手机认真工作?不少青年人尝试了多种方法以摆脱手机干扰,提高效率。“在一个25分钟番茄钟的时间里,使用者会因软件‘提醒’——你在专注状态,而减少甚至不打开其他手机软件。如此一来,工作学习的效率可有所提升。”手机计时效率软件番茄ToDo的创始人李子豪自2015年写出番茄工作法的手机软件后,一直不断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优化软件。

体验番茄工作法专注学习任务

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造的一种时间管理方法。具体说来,番茄工作法使用者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设置25分钟的番茄时间。在此时间段内,使用者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结束一个25分钟的番茄计时后,使用者短暂休息5分钟左右。在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所著的《番茄工作法图解》一书出版后,不少读者尝试使用此方法提高专注度与工作效率。

“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一进入图书馆本想学习,却总控制不住拿起手机玩。无法集中注意力时,我看到这本书,想通过番茄计时来提高我的专注力。”2015年,李子豪大学毕业在即,着急为求职做文书和面试准备,却难以集中注意力。

学习25分钟成为触手可及的“小目标”,结束一个番茄钟还可以休息一会,这样的时间管理方式让他很心动。为方便计时,软件工程专业出身的他便用两天的时间写出了一个简单的番茄计时手机程序。李子豪表示,1.0版本的软件仅围绕在列“待办事项”和计时两种功能。

彼时的李子豪没想到,在2年后番茄计时软件成为了他的创业项目。

毕业后顺利进入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李子豪在闲暇之余和大学创业时的伙伴常优化番茄计时手机软件。随着越来越多人下载、使用,李子豪在2017年辞职并以番茄ToDo手机软件为创业项目。手机软件也逐渐更新、优化版本,有了更多的使用功能。随着有视觉设计特长的团队成员加入后,计时软件的画面也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团队也共同研发,针对反馈的用户需求进行优化版的解决方案。

通过番茄计时法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工作效率

如今手机下载软件中有不少可免费下载使用的番茄计时软件,记者体验发现大多数番茄工作法的功能围绕任务列表、计时、反馈等方面进行。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时间管理方式,做成手机软件能有哪些“花头”?研发团队成员表示,目前“被手机绑架”可谓是不少人的真切感受。有时定了25分钟番茄时间,使用者中途被微信信息、软件提醒打断的情况时常发生。软件的辅助功能则是保证全程专注。

在安卓系统中,软件使用者在25分钟计时内无法收到任何软件发送的提示。在计时状态下,使用者无法切换到其他手机界面。但若不想错过重要信息,可将电话、微信等软件设置入“白名单”。如此一来,工作或学习状态下想玩手机的使用者则可强制进入专注状态。

工作、学习如同长跑。劳逸结合,专注调节是达成目标的主要方式。番茄工作法的意义在于短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保证劳逸结合,通过张弛有度的工作方式提高效率。

“后台会收到很多反馈,高中生会写反馈告诉我们他因为软件协助,专注于学习,不玩手机,提高了考试成绩。每年考研结束后,我们也会收到很多考生的感谢信。”让李子豪和团队成员最有工作动力的环节莫过于看到用户的反馈。整体用户中,职场人使用的比率较低。“多数职场人已经有比较好的自律模式了。但面向职场用户,我们在安卓版本中添加了小憩功能,通过播放舒缓音乐,让工作高压之下的职场人有短暂的放松时间。”

开发团队日常的工作内容主要围绕在如何优化使用系统与操作路径。自定义任务结束后的休息时间、自定义界面图片、番茄钟执行时的背景音……每天早上9点,产品经理会将用户反馈的问题收集起来,并和李子豪一起针对需求划分重要等级,确定哪些需求需要近期改进,或是延后执行。

会后,李子豪和同事们便分头进行编码工作。李子豪表示,番茄计时软件作为工具性应用程序,并不需要大型运营团队。通常团队成员并不需要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目前软件通过开通会员、办季度卡等增值服务盈利。他介绍说,未来在番茄应用上会将界面优化做得更细致。未来更新的软件版本中也会让更多用户管理自己每天的待办事项。

[自习室管理员]

为人们提供充满浓郁学习氛围的场所

下班后,小米坐地铁来到位于世纪大道的众学空间自习室,开始了紧张的备考生活,她的目标是考上研究生,开启职场转型。其实,在付费自习室中,有很多像小米这样的职场白领或学生,他们怀揣梦想,时刻充电。对此,店长张立滢非常认同,他带领团队致力于打造一个高效的沉浸式学习空间,让人们摆脱手机,在静谧且充满浓郁学习氛围的场所办公、学习。

因市场需求而产生提供完备配套服务

时钟滴答,整齐的写字桌隔间、超静音的空调、座位上配备独立电源插座,公共区域备有免费小零食和香浓的咖啡……这些就是商业类自习室的标配。每天,学生或白领会员们,背着书包,提着电脑,走进写字楼,坐进小小的隔间,安静地上自习。当学习疲倦时,会员们来到宽敞的休息区,用餐小憩或者和同伴交流学习、工作问题,进行经验的分享。此时,张立滢与团队则忙忙碌碌,为会员们提供着细心且周到的服务。

“我做过销售、采购,今年3月,来到众学空间自习室工作。”回忆最初,张立滢坦言,自己内心也难免疑惑:学校里有自习室,咖啡馆也可以办公,为何会有人愿意花钱来这里学习呢?就这样,他抱着好奇的心态从基层员工做起,一直晋升到店长,其间见证了付费自习室的逐步探索、成长和快速发展的过程。

他介绍说,在自习室,除了负责接待和服务顾客外,还要根据每位顾客的学习目标、使用自习室的频率和可控时间等推荐适合他们的自习室套餐,并监督他们勤来学习。“通常,图书馆需要排队,咖啡馆又人来人往,比较吵,所以,白领和学生更喜欢来到比较安静、稳定的自习室,给自己充电进修。”

然而,有积极上进的想法容易,坚持下来却很难。如何帮助会员们克服惰性,督促其坚持来自习室学习,成为了摆在张立滢和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他们首先通过打造安静且满足会员需求的空间,来吸引他们。“我们的自习室主要分为学习区和休息区。学习区也进行了分隔,分别是探索区、求知区和阳光区。”他介绍说,探索区又称“小黑屋”,只有桌面上提供了光源,为顾客营造更加静谧的空间,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沉浸在学习中;求知区,则主要集中了使用电脑的人群,大家互不打扰,提高了学习和工作效率;相比二者,阳光区更为明亮和舒适,会员们在此安静地读书,惬意而放松。

“我们就像学校里的‘班主任’一样。”张立滢笑称,顾客办理了套餐之后,他们就开始及时微信提醒或电话沟通,督促会员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学习计划;在自习室,工作人员也会建议会员学习时,将手机寄存,并使用番茄钟,做好个人时间管理。“我们在工作时也尽量放低声音,不产生噪音等干扰因素,保持自习室环境的安静、有序。”

与此同时,张立滢和团队还准备了冰箱、微波炉,提供免费的咖啡、果茶,供饮用。“甚至连感冒药,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百宝箱式’的服务即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充满浓郁学习氛围的场所,让大家专注、沉浸在学习中。”

自习室产业未来有无限潜能和发展空间

来到此地工作后,张立滢坦言,自己转变了很多,现在团队也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我们员工每个月至少要看一本书。”更让他欣喜和倍感收获的是,看到在自习室,很多有着共同学习目标和追求的人,组成小团队,大家互相激励、切磋和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他自己,也在服务顾客的同时,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90后女孩小经,为了实现考研梦想,她每天早上坐地铁来到自习室,从最初无法专注到现在每天坚持认真学习长达12小时,成为自习室的“模范顾客”。“帮助大家养成规律的学习、生活习惯,更加专注,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手机上,这也是我们从事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张立滢感慨地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走出家门,走进自习室沉浸式学习。在张立滢看来,付费类的商业自习室是伴随消费升级而催生的新兴行业,未来还将有无限潜能和发展空间。在他看来,来这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追求:“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谈及规划,他坦言,自己将在做好管理、培训新员工的基础上,发现和满足顾客的新需求,进一步拓展空间,改进、提升内部环境和配套设施,为顾客提供更加细致化的高质量服务。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