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益·主角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澄清误区、赢得正视、学会正确保护自我……

护航花季 他们这样开展性教育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叶沁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讲解性知识。本版受访者供图 

    王望卓上课时积极调动大家的兴趣。

政府、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多年前就将防性骚扰、性侵作为社会问题加以探讨和关注。日前,青年报记者走近了两位性教育公益人,了解这群为青少年打造安全温馨港湾的人,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叶沁:打造一支“虫虫奇兵”守护花季

打开PPT,叶沁开始讲述男女生殖系统。彩色图片一出现,男孩脸露戏谑,女孩红脸低头,这是叶沁多年来最熟悉的场景。她正在开展的是“守候花季——青春期健康教育”项目。11年来,受众群体从最初的外来务工青年,延展到社区青年和校园少年。

坚守11年做青少年性教育的开荒一代

“你是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遇到地铁上性骚扰,该怎么办?”……14至20岁在校生群体,特别是这一年龄段的来沪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期,但部分学校的性教育状况却不甚理想。与之相对的是药物滥用与艾滋病等问题,正在成为危及青少年社交安全的主要风险。80后叶沁,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黄浦区工作站的一名资深社工,11年前因“守候花季——青春期健康教育”项目,走近了他们。

2008年,为了提升来沪务工青年的性知识,澄清他们错误的性观念,原卢湾区计划生育协会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与阳光社工进行合作,为餐饮业来沪务工人员提供青春期健康教育服务。“这个项目最初启动时我是活动带领者;2012年,我成为了该项目的负责人。”叶沁介绍,该项目开展多年,受到了许多青少年的欢迎,渐渐地走进社区、走进消防队、走进校园。活动最初形式是互动教学,经过更迭内容逐步丰富,加入了个案辅导、专题小组等活动。

2016年,叶沁带领项目组团队成员研发了一款名为“虫虫奇兵”的青春健康教育桌游,这款游戏融合了多种游戏元素,使青少年们能在团体中自发地学习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真正做到了在团队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多年的付出和努力收获了肯定。2017年,“守候花季——青春期健康教育”项目获得了由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评选的“2017年上海市优秀社会工作项目”。

希望家长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叶沁开展青春健康教育,会就“性”“性行为”“性价值观”等问题,与青少年们进行探讨,及时澄清他们的错误认知。叶沁发觉70后、80后多少还处在“谈性色变”的环境下,而00后关于性知识的了解并非真的那么少,而且有自己的态度和主张。

关于孩子被性侵的新闻总是一次次刺痛公众。在叶沁的课堂上,防性侵教育主要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孩子们了解何谓生殖器官,何谓性骚扰,何谓性侵害,澄清相关误区,使之知晓遭遇性骚扰时的相应对策,以及预防方法。“我们帮助孩子们了解生殖器官的名字和功能,告诉他们这些器官和眼耳口鼻一样,都有它们的名称,不要用负面词汇去替代。此外,我们还会告诉孩子们这些生殖器官属于个人的隐私,不要随意拿它们开玩笑,也不要随意让他人触碰。”叶沁说这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关于这一章节的内容,叶沁特别希望有更多家长能加入。在日常访谈和调查问卷中他们发现,许多家长对该概念也并不清晰,以为爱抚和亲吻才是性骚扰。“其实性骚扰的范畴特别大,任何让你不舒服的行为都是。比如韩剧里的风衣大叔会掀开风衣暴露身体,还有言语挑逗等等。”

“很多家长总对孩子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危险,这其实是误导。”叶沁表示,现实很多性骚扰和性侵案件说明熟人之间更容易作案,危险就在身边,教会孩子如何判断和防范才是解决之道。“希望家长们能学会适时、适度地与孩子讨论性话题,以更好地的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王望卓:利用互联网辐射更多更远地方

今年刚满24岁的王望卓,从事性教育却已长达6年,他说向儿童普及性教育是一种社会责任,为了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能够获得正规的性教育,他还组织团队设计开发了关于儿童性教育的App。

95后青年18岁就踏上性教育之路

“我母亲从事计划生育相关工作,因为她的工作关系,我从小就接受了一系列性知识教育。”王望卓介绍,因为家庭氛围他这方面的知识要比同龄人丰富得多,让他坚定地走上性教育之路的是周边朋友的遭遇.他有被“性暴力”经历的朋友;还有对性知识极其匮乏的高材生朋友,比如认为男女亲亲抱抱就会怀孕。

“这样的案例一再出现,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性知识,自学成才太不靠谱。”王望卓18岁就开始探索儿童性教育之路,当时他在一个公益组织担任执行团队的成员。当他提出做性教育后,团队对这个项目意义和可执行性进行讨论和调研,最终通过。王望卓随后进行课程设计,他选择从青少年角度切入,将众多国外课程和联合国的相关指导材料,在完成本土化后,带进了湖南、云南、江西等偏远地区的支教课堂上。对于性教育课,这些被贴上“保守”标签地区的学校和家长,给予了极大的包容和热情。

给孩子上课,调动兴趣是关键点。男生、女生的区别,认识身体器官,认识男生女生隐私部位的区别,众多知识点,王望卓会运用辅助小工具,比如动画片、游戏、唱歌、画画等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热情,将知识教授给孩子。关于防性侵,他以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剧的方式,去想象、演绎可能在这些场合发生的性骚扰甚至是性侵,再一起寻求“解决之道”。

大学毕业后,王望卓选择来到上海发展,他相信,在这个国际大都市,他的公益之路能够辐射到更远的地方。

互联网+让性教育走得更远

值得一提的是,王望卓是软件工程专业背景,他大学期间就曾荣获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他和他的团队运用所学,开始开发儿童性教育的APP来推动性教育发展。

这个项目从孵化开始耗时两年多,做了无数次问卷调查,而着手开发了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其间修改过超过300个版本,推倒重来过四轮。克服了一次次的资金紧张、技术瓶颈、人员流动,这款App已经上线,并继续不断迭代,让众多性教育公益人无需东奔西走,就能将相关知识送到孩子们手中。

今年10月,王望卓登上“福布斯中国2019年30岁以下精英榜”,这个荣誉再次给他无限激励。“我期望赋予这款公益类App更好的商业模式,更健康地发展,但这种融合之路还需要探索。”王望卓说:他坚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是正确的,无论能否拿到资金支撑这个项目走长远,他们都将把现在做的事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此外,在性教育领域,讲师多为女志愿者担当。因此也有家长提出质疑:男老师教女孩子青春期的知识是否合适?对此,王望卓回答道:我们希望从全新视角来和少男少女们探讨性教育,传播性教育知识。上课时,男生和女生都会在一起,他们不仅应该了解自己的生理结构和心理变化,也应该了解异性的生理结构和心理变化,这样才能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性困惑、性幻想。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