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小初衔接、经历“第二个逆反期”的孩子该如何教?陈红校长支招:

用陪伴引导学习树榜样教会责任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校长陈红表示平稳过渡之后才能更好成长。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吴恺

“小升初”的孩子,不但要面对新环境、新同学,也在经历“第二个逆反期”,家长往往又紧张,又纠结,该怎么办?

在近日举行的“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五季第四期就聚焦起“小初衔接”。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校长陈红从初中视角出发,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平稳过渡这一阶段。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孩子特点 逐渐成熟又葆有儿童阶段的习性

“小升初阶段,有点像雏鸟学习飞行的阶段。雏鸟看着大鸟每天自由飞翔,心里也产生了飞翔的欲望,想尝试飞出巢穴翱翔蓝天。这时候作为鸟妈妈、鸟爸爸,内心肯定紧张纠结,既想让雏鸟学会飞翔,又担心摔伤。这种心情就和小升初学生的家长心情类似。”

讲座伊始,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校长陈红就打了一个贴切的比喻,让不少家长很有共鸣。她指出,“小初衔接”,恰恰是人一生中学本领、增强自我认知、了解社会与他人交往,成为一名大写的“人”的关键阶段。“作为家长,要想办法平稳过渡,而不是将孩子纳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慢慢成长。”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陈红表示,他们身体、心理都处在剧烈的发育、发展过程中,心理学上称为“第二个逆反期”。有了想法后就想跨出一步,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孩子想为自己做决定,对友情、对异性也都有了好感。

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又带着儿童阶段的习性,被父母宠爱、依赖父母。他们还不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内心还没完全成熟。所以很多情况下,大人觉得孩子有些“眼高手低”,“他们的愿望很迫切,很有激情,但是能力还不匹配,心智还没有完全健全,经常只有5分钟热血,却坚持不了。在这样一个阶段,孩子出现各种问题就显得非常正常。”

面临问题 学习方法要提升、自我管理要跟上

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曾对学校六年级学生做过问卷调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认为中学的学业负担要比小学重一些。

陈红表示,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学习方法的挑战,初中是全学全考,为提升综合素养还要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想法,若到了初中不改变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要应对综合性的考察会有难度。

通过学校问卷,陈红也发现,这一阶段的孩子喜欢凭兴趣做事,没兴趣就不想做,这现象特别明显,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弱,“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培养之前需规范助推,甚至有着强迫的过程。当他体验到了成功,自然就有了兴趣。”

生活交往方面,家长往往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早恋了? 但这是自然的现象,另外如交友,孩子并不会如小学阶段全听家长的话,而是会自己挑选朋友,“在这阶段,与人交往的规则意识很重要,换位思考的情商非常重要。”

陈红还提到了孩子青春心理的变化,进入“第二个逆反期”的孩子,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叛逆、敏感,有了自己的主见。同时初中相比小学考试更加频繁,也会导致孩子产生紧张、忐忑不安的心理变化。她表示,这四个方面的挑战是系统工程,融为一体的。“这一阶段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期,记忆力、可塑性非常强。孩子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当然其他方面也非常重要,和学习息息相关。”

应对策略注重学习过程,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

为应对学习方法的挑战,陈红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并非单纯关注结果,多关注过程需要从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多维度出发。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做思维游戏和训练。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所以要鼓励孩子多阅读,并从科学和社会的角度观察世界。“加上学校针对每个学科都会教授不同的学习方式,使用好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会有成效。”

针对自我管理的变化,陈红觉得家长可以培养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学后总结反思的习惯,同时鼓励孩子自己管理书包,帮助孩子形成独立意识。也可以对孩子的兴趣进行合理疏导,培养爱校意识,当孩子坚持为班级服务时,家长也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为班级服务会让他们有愉悦感、被认同感。

如何让孩子应对生活交往的变化?“家长可以陪同孩子参与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的社交活动,提升合作与交流体验。也要尊重孩子的人际交往,教会孩子把握正确的交往原则。培养孩子的自信,学会欣赏别人,懂得分享。”

面对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陈红建议家长,要了解孩子青春期生长发育规律,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给予孩子正面的表扬鼓励,避免简单说教,“家长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据悉,这场讲座也是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五季的其中一场,这一季携手沪上各校名校长、各幼儿园园长,围绕小学和初中衔接继续开展讲堂,为家长解答困惑。

送给家长一段话

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多陪伴与关注孩子,引导他们学会独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家长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教会孩子责任、抗挫与感恩。保持沟通,互相信任。孩子、家长与学校,我们共同成长。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