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乐业·亮点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1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0年7位乐业人物继续分享职场经验

传承创新与热情体验共奏职场新和弦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陈晓颖

    周宇

    李金娣

    蔡日月

    叶海峰

    陈卓

2020年,职场人在各自工作上持续提升能力,发光发热。回顾2019年《乐业周刊》的“我与祖国共成长”“霓虹灯下的职场人”“五四100年100人”系列报道,在科研工作中创新突破的高校教授、坚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稀老人、在夜经济下探索职场路的90后青年各自有着他们对职业的探索。本期,7位职场人用7个关键词回忆2019年的职场生涯,立足自身,寄语青年职场人。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陈晓颖

我与祖国共成长

传承

古稀老人剪出时代风貌

2020年1月1日,上海剪纸大家林曦明的关门弟子、上海剪纸徐汇区级的传承人孙继海剪了两幅《百鼠闹春》作品,拍照并分享在了个人的社交账号中。100只造型各异的鼠与“春”字组合的新春剪纸作品结合了时代特色。70岁的孙继海在过往的一年内通过线下活动分享剪纸文化的魅力。2020年,他表示将脚步不停,继续传承。

回顾过去一年参与与剪纸有关的活动时,孙继海认真地列出了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参加第五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徐汇金山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带领剪纸传承学员参与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上海市职业技能比赛展示环节……作为剪纸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人,70岁高龄的孙继海依旧坚持在各个平台上传承剪纸文化。

中华剪纸博大精深,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材料易得、技法易掌握,剪纸艺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非遗剪纸类名录中,共有40个代表性传承地,其中就有上海徐汇的“上海剪纸”。孙继海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社会艺术教育群众文化指导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会员。原本退休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却开始拜师学习起了剪纸。这一学就是10年。坚持不懈的他在练习中逐渐掌握了技巧,并创作出了自己的代表作。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青年人,学习永不停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孙继海围绕时代特色创作的剪纸类作品也登上了更多展览、展示舞台。上海时代的风貌在他的剪纸作品中展示得淋漓尽致。现代剪纸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孙继海在2019年围绕上海推行垃圾分类,制作了系列作品。作品在展览展示期间,传递出街道垃圾分类的特色亮点。

上海剪纸作为中国非遗剪纸类名录中的一员,如今正广泛受到年轻人的关注。2020年,孙继海不会停歇。他表示,还将继续展示剪纸文化,通过各式活动,带领更多中外青年人了解剪纸文化,动手参与、体会剪纸的魅力。

创新

研究员深耕医学合成生物学

每天一大早,叶海峰准时出现在实验室,换好白大褂,开始与实验器皿、各种数据打交道。除了吃饭时间,他通常在实验室一“泡”一整天,直到晚上11点,甚至更晚才回家。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多年,虽然难免疲惫,但他始终乐在其中。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他自2014年回国后,便成立了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课题组,建立实验室,带领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光遗传学与代谢疾病精准诊疗研究上。令他欣喜的是,历经3年半时间,经过300~400次基因克隆,以及在糖尿病小鼠身上做试验、不断调整优化试验等环节,他所主导的利用智能手机超远程调控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获得成功,其成果一经发表,便引发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点评和关注,该研究也推动了国内“半导体合成生物学”研究。

“2019年年初,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我们通过革新生物技术,为人类社会健康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全新解决方案。”紧接着,叶海峰课题组解锁了绿茶的新功能,即当工程化的细胞被植入小鼠或猕猴体内后,只需使其饮用定制浓缩绿茶,就可以激活移植细胞中预先编码的基因表达药物,达到精准控制药物释放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他看来,这就是合成生物学的魅力,既可以创造生命,也可以赋予细胞和生命体新的功能。谈及未来,他满怀信心地表示,将通过合成生物学进一步推动医学合成生物学在疾病智能诊疗、精准医学的发展。此外,他提醒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勇于创新,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争取为建设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尽责

家政服务人员拓展精彩生活

练瑜伽、学声乐、看展览、参加社区活动……去年正式退休的李金娣,依然忙得不亦乐乎。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带给周围人关爱与快乐。“以前,工作很忙碌,现在退休了,一样享受着充实的乐趣,希望能够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尽我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李金娣若有所思地说。

当年,从工厂下岗后,经历过迷茫与挫折,最终,在家人、朋友的支持下,她鼓足勇气前往上海西区劳动力综合市场,报名家政服务培训班。在那里,经过老师的指导,李金娣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学习了烹饪、居室布置、插花艺术等技能,并顺利转型家政服务行业,成为跨出国门的家政服务代表。

21年来,她尽职尽责,用勤劳的双手和踏实肯干的做事态度共为7户雇主家庭提供了家政服务,实现技能就业的同时,也收获了深厚的跨国友情,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回顾一路走来的点滴,她心怀感恩,坦言最感谢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尤其是西区劳动力综合市场的职业指导老师们。“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我一路前行的坚强后盾。”

如今,60岁的李金娣已经退休,她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声乐、瑜伽等课程,陶冶情操的同时,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我还参加了垃圾分类、进博会执勤等各项活动,并在‘我和祖国共奋进’江桥镇金鹤网格演讲中,荣获了二等奖。”欣喜之余,李金娣坦言,2020年,她将继续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她表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从自身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快乐工作、美好生活”。此外,她也衷心提醒未来想从事家政服务的工作者:切莫浮躁,脚踏实地学技能,尽职尽责,细致认真,才能提供最好的服务,获得认可。“唯有努力付出、勤奋工作,方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切莫‘年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霓虹灯下的职场人

热爱

用歌声照亮夜归人回家的路

90后街头艺人周宇从小就梦想带着吉他走遍全国,用歌声温暖路上的人。爱唱歌的他自从在上海体育学院读书起,就在各大民谣酒吧担任兼职驻唱,为夜晚疲惫的人们送去温暖的慰藉。在他看来,一切坚守,皆因心中的那份热爱。

“整个2019年,我都在上海、北京、昆明等不同的城市,做街头艺人和酒吧驻唱。走走停停中,开阔了视野,结交了很多朋友,也收获了很多温暖和感动的瞬间。”回首一年来的点滴,周宇感慨万千。对他而言,一把吉他、一台音响、一支话筒架和一支谱架,足以撑起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当他深情演绎时,人们停下脚步,驻足倾听,这就是他坚持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让他难忘的是,无论街头表演还是酒吧驻唱,他都会和爱好音乐的观众们交流、互动,并经常与其他歌手切磋,一起“玩音乐”。对他而言,那些夜晚时光,都成为了他追梦历程中的宝贵财富,支撑着他继续为热爱的音乐而努力、付出。

年底,忙于演出的同时,周宇还坚持写歌、谱曲,制作自己的原创歌曲。“希望将自己多年来走南闯北演唱的沉淀和积累,提炼出来,在音乐方面做出一番成绩。”他深知,对于街头艺人而言,不可能永远都唱同一首歌。一直进步,提升专业能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平时的表演中,为了回馈观众,他持续创新,将口琴、鼓等融入到街头演唱中,呈现出了全新的听觉体验和效果。

“2020年,我想带父母出去旅游,还想在减少演出场次的基础上,多出一些精品,用歌声温暖更多人。”对于未来,周宇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想法。同时,他鼓励那些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勇于追梦,努力打拼,但切记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自己所擅长和热衷的,坚持到底,才会有所收获。“希望到2020年年末时,我们都能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传播

进一步推动申城夜间经济发展

随着本市围绕夜间经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方案,各层面开展申城夜间经济的序幕逐渐拉开。去年9月,蟹家大院响应号召,推出了滨江外摆夜间店,尝试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融合在一碗碗面中,通过历史与艺术的结合,催生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蟹家大院餐饮部负责人,刘政仁始终跟随创始人徐净的步伐,一步步探索,同时带领团队精益求精,进行菜品研发和出品。

在店内工作3年来,刘政仁逐渐习惯了穿长衫,留长发,蓄胡须,喜欢上了简单化的充实生活。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做餐饮的同时,也是在修内心。“餐厅被评为了‘陆家嘴滨江夜间模范门店’。”回顾2019年,让他欣喜的是,卖面的同时,蟹家大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热爱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大家慕名而来,边吃面边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借助餐饮把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也是很有意义和成就感的事情。”岁末年初,刘政仁依然忙碌不已,他带领团队研发新菜品,负责各家门店的运营、管理和库存盘点,同时加强门店店长的培养和考核,向其传授管理经验。

如今,新店静安嘉里中心店已完成装修,并将于2020年3月正式开业。不断挖掘店面优势,加强推广的同时,刘政仁坦言,2020年,他将继续不遗余力,培养更多餐饮人才,将传统文化传播至更远的地方,并在做好蟹黄金面的基础上,持续发展滨江外摆夜间店,进一步推动申城夜间经济发展。

“葫芦字样的标志是蟹家大院的标志,寓意着‘一家人相互扶持、尊重,互敬互爱’。”他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员工像“一家人”一样,互助、和谐、团结在一起,才能促成品牌不断发展。“新的一年,希望年轻人们,也能明确目标,在职场扬帆起航,为各自的梦想而奋斗。”刘政仁坚定地说。

五四100年100人

体验

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成员与青年职场人共成长

“走出去、多体验、多交流。”作为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成员,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日月谈到新一年度对青年求职者的寄语时,用这九个字总结道。“环境在不断变化,希望年轻人不畏惧改变。多尝试一定会找到突破口。”

蔡日月作为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的一员,几乎每个月会向辖区内求职有惑的职场人进行志愿指导服务。待业多年找不到工作、刚毕业不知岗位方向、职场转型难题重重是不少咨询者反馈的主要情况。蔡日月表示,咨询过程中他通常会了解求职者遇到的具体困难,理解倾听并陪伴其看到故事中的其他可能性。

他建议青年人放下自我限定,通过“走出去”体验职场中的更多机会。“建议青年人不要害怕讨论,当遇到麻烦问题时可以找人咨询。摆脱关起门来思考的模式,拓展更多可能性。”蔡日月表示,朋友或是长者在讨论过程中通常会给到更多方式和思路,遇到的困难经过讨论过程中的建议,可能会迎刃而解。“无论是学校的工作还是就业服务,我们接待很多求职有困难的咨询者。这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用心陪伴。实际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前来咨询的人是有潜在能量的。通过我们的陪伴与支持,大部分咨询者会有所成长。”

除了职业指导服务,蔡日月在2019年为在校学生打造了更多元的心理服务方式。“在学院心理服务活动上,我们创新地加入了一些新元素,比如通过户外心理咨询、心理情景剧、‘心鹿之星’心理技能挑战赛等趣味活动,向学生们传达心理学是有趣的,是有价值和作用的。”蔡日月介绍说,过往一年,校园中的创新心理活动获得了2019年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评选的心理健康月优秀组织奖。

“用心投入深入体验方能创造性地去探索并结合新的方面,在传统领域摩擦出新的火花。”蔡日月表示,职场中用心投入极为重要,是职场突破的主要途径。未来,蔡日月希望能进一步深化多元创新,在内容上紧紧抓住心理服务的核心,在形式上不断思考和结合一些时下流行的表达方式,用心投入,在传统的辩论、配音、唱歌中加入创新想法,使更多青年受益。

转型

上海市农民工先进个人实现职场飞跃

获得过“2016年度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6—2017年度上海市农民工先进个人”称号的陈卓自19岁高中毕业后就在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了。从一线仓库保管员做起,他不断学习,并在房屋、道路等领域上提升个人专业知识水平。随着技能一步步提升与岗位成长,2019年,他工作的身份从施工岗位转型为管理岗位。“转型”二字贯穿在他全年度的工作中。对于2020年的工作设想,陈卓希望,不断优化,锐意进取。

陈卓在工作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要踏踏实实干事,尽职尽责完成任务。熟悉陈卓的人都知道,他是极其好学的人。从一开始对施工一无所知,到一步步自考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绿化工三级、建造师二级等证书,他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快速适应岗位需要。

2019年陈卓所在的企业于四川成都成立了分公司。公司指派他至四川的分公司就职。陈卓从在上海负责施工带队的身份,转型成为了管理团队者。“变化很大。”陈卓介绍说,进入四川分公司后,他需要站在公司需求全局考虑行动计划。以往作为施工员,陈卓的任务是带领工人在每一道施工工序上安全、有序地执行。陈卓在2018年曾作为项目负责人首次独立承接项目。在认真把关、不断学习过程中,他所带队的青岛绿化美化整治提升普宁路游园项目获得了2018年度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和2018年上海市“园林杯”优质工程奖,同时他被评为山东省2018年度园林绿化施工“优秀项目经理”。如今身担新的工作角色,陈卓在工作中需要覆盖的方面则更广了。

当下,他全面负责西南片区的工程洽谈、工程对接、招投标和施工。对于2020年的工作规划,陈卓表示,他打算全面深入了解成都的市场行情和客户的意向,领导团队完成总公司下发的任务。立足管理层面,陈卓越发关注到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第一步是最艰难的。但往往迈出第一步后,后续事情会水到渠成。”对青年职场人,陈卓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建议说,只要坚持不懈努力,终究会在职场中获得机会。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