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3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用实际行动“学雷锋” 青年志愿者用爱温暖上海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见习记者 陈嘉音 陈泳均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00后”陆骏文为自己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

    大学生马汀连续24天志愿服务社区。

    “90”后教师潘铭杰维持上海火车站秩序。

昨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疫情下,无论是“00后”还是“90后”青年都在用实际行动参与到防控防疫中。他们有的用献血送给自己一份成人礼;有的连续24天风雨无阻担任志愿者;有的在3天内为驰援武汉医疗队赶制1500只香囊;凌晨从临港新片区赶到上海火车站做志愿者;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忙到来不及吃泡面,“90后”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上海。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见习记者 陈嘉音 陈泳均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18岁少年生日献血 

“小叶子”送给自己一份“成人礼”

3月5日上午6点半,“00后”陆骏文的闹钟就响了起来,他要前往金山血站,完成一项“特殊使命”。迅速起床洗漱完毕,陆骏文便一个人出了门。7点整,他坐上公交车,开启了自己的“成人仪式”。

昨天是陆骏文的18岁生日,“成年当天献血”是他为自己准备的一份“成人礼”。到了金山血站,他惊喜地发现,自己是当天血站第一位献血者。

“小伙子来得很早呀,以前献过血吗?”看着这位年轻人,医生询问道。“我刚成年呢,之前没献过。”陆骏文的回答也让医生吃了一惊,并给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你是第一次献血,献200毫升就可以了,成年了马上来献血,挺不错的。”

经血站工作人员检验合格后,陆骏文依靠在献血床上。短短3分钟,一个200毫升的血袋就流满了鲜血。“好了,按住10分钟,这枚白色的封血条,要第二天才能揭开。”看着手上的封血条,陆骏文心理感慨万千。

这些日子,陆骏文一直在琢磨怎么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正好,他看到上海学联公众号关于无偿献血的推送,于是决定用献血的方式来庆祝成人礼。

对于2002年出生、今年刚刚成年的高三学生来说,献血是自己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跨越。“推送里面有一句话,我看了之后感触很深——每个时代都有战士负重前行,每个青年都可以成为守护生命的平凡英雄!”

当陆骏文把这一决定告诉家人时,也得到了父母的赞许。对他而言,自己之所以选择献血作为“成人礼”,也离不开平时的耳濡目染。谈到家中的“爱心传统”,陆骏文还有些“小骄傲”。“我们家有个习惯,那就是会定期献血,现在全家五口人,都是献过血的。”

陆骏文告诉记者,自己还是今年进博会的“小叶子”之一,主要负责引导宣传工作。“志愿者工作和献血其实很像,都是由自己意愿来做的,而且都很有意义。”陆骏文说。

从纸质到电子版

24天整理2717条人员信息

7:30-17:30,连续24天风雨无阻,这是同济大学学生马汀担任防疫志愿者的天数。家住奉贤区奉浦街道乐康苑的他,和奉浦三居居委干部及其他志愿者一起到岗“办公”,整理了2700余条返沪人员健康登记信息。这位“00后”觉得,志愿服务不是走过场,志愿精神需要延续。

马汀所在的乐康苑和奉浦街道其他小区不太一样,以动迁户、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居多。3000余户居民中,有2000余位外来人员,其中来自重点地区的居民有近百户。询问、登记、核对信息的过程漫长且繁琐。

原本想在家过一个轻松寒假的马汀,随着疫情的发展,他有些坐不住了。当看到社区需要防疫志愿者时,马汀就向奉贤团区委报了名,之后才去征求父母的意见。同样奋战在奉贤区基层一线的父亲非常支持他的决定,“大学生可以尽自己一份力。”

于是,从2月4日起,马汀开始到居委“上班”。除了协助居委开展口罩预约登记、发放小区出入证、为居家隔离人员送菜上门外,马汀最重要的任务是统计信息。

一开始,他拿到了一叠纸质表格,都是居委会前期挨家挨户走访排摸小区居民后,收集的登记信息,需要他誊写到一张大的总表上。随着春节后返沪人员陆续增多,登记的信息表格也越来越多。马汀觉得,这样手工誊写效率低,翻找起来也不方便。

于是,他发挥青年所长,为居委设计了“居民健康信息登记表汇总”电子表格,每一条包括了楼号、室号、姓名、身份证、联系方式、返沪日期等11个信息,每位返沪人员专属一行信息登记。马汀看了眼数据,目前一共登记了2717条信息,每条包含11个小信息,他共计输入了近3万个信息。

由于志愿服务时间长,马汀对登记信息的人员都已熟悉,当居委会书记报出一位居民姓名,他很快就能从数据中找到相应的信息。

三天赶制1500只香囊

师生携手共同守护大都市

畔弥漫着淡淡的薄荷香,有条不紊地将中药药材放入香囊,最后用红线小心地系紧囊口。这样简单的一个流程,从清晨7点到深夜11点,海事大学的伍歆雨同学已经记不清重复了几百遍了。长时间的低头制作,伍歆雨感到肩颈泛着酸痛,她扭了扭脖子,继续赶制香囊。“我要赶紧多做些,让武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能尽早用到。”

3天内,“95后”的伍歆雨和朋友共同赶制了1500只香囊。紧接着,制作第二批香囊时,她和朋友一天内就赶制出750只。这些药材是他们自己花钱从沪上老字号中药店购置的。“看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我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她告诉记者,这款天行健祛邪辟秽香囊的配方,由“预防冠状病毒感染外用中药研究”小组多位专家共同拟定,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同样,对身为“95后”的上海海洋大学许鹭同学来说,清晨6点半就是她一天志愿的开始。在简单洗漱、喝一碗热粥后,她就披上外衣,戴好口罩,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出了门。

疫情期间,她主动担任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绿叶小区的社区志愿者。小区志愿者的工作并不复杂,却有不少要操心的事。有没有外来车辆?外地回沪居民体温是否正常?每一位居民进入小区,都需要测量体温。如果有外来车辆,她会告诉对方,根据规定外来车辆一律不能进入小区。

“麻烦扫下二维码,填写下信息。”“请戴上口罩,谢谢。”志愿工作很辛苦,还有凌晨4点就出发的。通常,天还未亮,上海建桥学院的“90后”教师潘铭杰就已经从临港新片区赶到上海火车站,开启志愿者工作。他主要参与引导火车站乘客扫描健康云的二维码并填写信息,发放防疫资料,以及引导现场秩序。 

在昨日的上海建桥学院2019年度弘扬雷锋精神师生代表云表彰大会上,潘铭杰获得了雷锋奖。当问及为何主动报名时,潘铭杰告诉记者,虽然也会有点担心,但更觉得这样的志愿经历很难得。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