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3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防输入做到四个100% 社区、机场联动闭环式管理

从口岸到社区 上海深度“扎牢”防疫安全网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周胜洁 顾金华 范彦萍 郭颖

    蔡广新 制图

昨天上午,本市宣布,自3月3日起已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市政府决定,自3月24日零时起,将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调级后,上海将继续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以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为重点,更加扎实有效做好口岸防控和社区防控,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从口岸到社区,也将继续用细致的措施、严格的管理和温情的服务,为市民“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周胜洁 顾金华 范彦萍 郭颖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机场

认真细致守好上海入境大门

近期,国际上新冠疫情爆发,输入性风险与日俱增。作为上海重要的航空口岸,上海两大机场也成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上海机场积极协同海关、边检、航空公司、市卫健委、交通委、公安等联防联控单位,认真细致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严守空中防疫防线。

目前,上海机场严格做好航班停靠、通道设置、秩序维护、现场消毒、人员转运等工作,与联防联控单位共同做好防输入的闭环式管理。

两大机场设置了40个无感测温点,进出港旅客测温登记排查100%,重点国家(地区)入境旅客闭环管理100%,累计测温排查旅客超过330万人次。两大机场每天消毒公共空间超过125万平方米,30000辆手推车、1400间洗手间、800个值机柜台、300条安检通道每天高频次消毒。200座登机桥一航班一消毒,重点航班全路径终末消毒。

浦东机场捷运是航站楼与卫星厅的旅客传输工具,也是人员密集场所。防疫期间,捷运列车的消毒频次由非防疫时期的一日三次加密为每3小时一次。车厢内地面、腰靠、座位、窗台、扶手、拉环、通风口等旅客容易接触到的部位,均使用标准配比后的84消毒液进行全覆盖消杀和擦拭。“闻到消毒水味,就有一种亲切感,这车厢让人安心。”不少旅客乘坐捷运列车后都这样说。而为了让旅客更安全、更放心,捷运管理团队也把工作做得更认真、更细致,每天安排捷运保洁员和国际车厢随车清客员同步加强对列车车厢的巡视检查,一旦发现有不干净之处,立即进行清洁消毒。

为协助做好旅客引导、陪同转运等工作,3月2日,浦东机场航站区组建了一支67人的党团员志愿队,穿上防护服的他们,几乎12个小时不进水进食,不停奔跑在两座航站楼之间、中转隔离点之间甚至是隔离点之间。

海关

加强口岸防控 做到四个100%

为进一步强化口岸与地方联防联控,上海海关对空港口岸所有入境人员实行全面集中管控、封闭管理。

截至目前,上海海关从全关范围紧急调配关员支援空港一线。由原编制在岗的500人增加到了1132人,24小时不间断运作,全面强化口岸现场的检疫力量。同时还根据境外疫情形势变化和上海口岸疫情防控需要,着力做好后续增援人员储备与调配工作,视防控需要,随时调配到岗。

据悉,目前海关对所有入境航班实行100%登临检疫,对所有入境人员实行100%健康申明卡查验和100%测温;对所有来自非重点国家(地区)航班中入境人员实施100%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通过严格实施登临检疫、流行病学调查、体温监测以及健康申明卡审核,上海海关将第一时间筛查分离有症状或存在较高风险的重点人员,对有明确症状的旅客立即启动“120模式”,直接由120车辆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诊疗;对症状不明显但有旅居史、风险较大的旅客启动“130模式”,直接转运至指定隔离点,集中采样,根据检测结果,再做后续处置。

边检

全体民警、职工一线并肩作战

从空港、海港到陆路口岸,上海边检总站担负上海9个出入境口岸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点多、线长、面广、人流量大。

严防境外输入,上海边检总站融入整体防控体系,加强对上海口岸入境人员数据统计分析,精准研判出入境动态轨迹,在国际航班抵达前,开展大数据分析,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人员提前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及时通报口岸海关检疫部门,为及时有效对涉疫情人员的检测、处置提供宝贵的时间提前量。

在航班抵达后,依法依规严格入境人员检查,发现有重点国家旅行史、居留史的人员,及时通报海关检疫部门进行检查检疫。他们主动将相关国家(地区)入境人员的信息与海关、卫健委、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共享,便于政府部门针对性地开展防疫管理工作,及时化解管控海外疫情输入风险。同时还主动加强与海关执法协作。

优秀执勤民警还组成党员“抗疫”突击队,主动前置边检关口,常驻海关执勤联络点,确保一旦出现疑似病例人员能第一时间为其办理边检查验手续,提高转运效率,避免扩散风险。

上海边检民警蔡芸菲就是其中之一。当队长通知:“边检站要开设抗疫专用通道,专人负责,有谁愿意报名?”她是第一个。转业前,蔡芸菲是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外科的一名军人护师。2003年“非典”时期,她所在医院作为上海市“非典”的定点医院,她随时准备着去传染科参与抗疫。

和她一样,上海机场边检站全体民警、职工和文职人员都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他们并肩作战,相守相携,守好国门。

守住第一道疫情防线

发热门诊

24小时开放发挥“四早”作用

从3月2日开始,在确保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上海全面恢复日常医疗服务。其中遍布全市的117家发热门诊继续24小时开放。接下来,上海将进一步加强发热门诊筛查工作:完善发热门诊场地和设施建设,扩充留观区域,增加留观隔离床位;加强人员培训和配备,增加药品、急救设备和防护用品供给;在全市已有117家发热门诊的基础上,增加建设18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等。

眼下,上海的境外输入性疫情风险增加,发热门诊就诊人员发生结构性变化,但2个月来不断升级的经验、优化的流程以及始终严格的筛查措施和日报制度,让发热门诊真正发挥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作用,牢牢守住第一道疫情防线。

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士在预检台一边登记病人详细信息,一边询问病史。预检台的详细问诊将会为之后医生看诊判断病情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

近期境外输入病例增多,本市多家医院发热预检台上新增了英文版流调信息表、承诺书等,这样在接诊外籍患者时,也能做到不遗漏防守细节。近来因境外输入性病例增多,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迎来了就诊高峰,为此医院实现优化流程、缩短距离、醒目指示、分区就诊等目标。

社区防控

织安全网做严做实确保属地隔离

做严做实社区闭环,确保属地隔离,才能在外防输入同时保证内防扩散。为此,不少社区采取了社区、机场联动的闭环式管理模式,为疫情防控织就安全网。

近日,芷江西街道居民李女士因为工作关系途经意大利返沪时,就体验了这样的严格管理。下午三点半,李女士乘坐机场专车抵达其在芷江西街道北方佳苑小区的门口,由于下飞机时就接到追踪电话关照相关事宜,李女士忐忑的心放下不少。一下车,看到街道和居委工作人员、社区医院医生、民警等都等候在小区门口,虽然隔着口罩,李女士还是感受到了大家的关怀……

近期,在三兴居民区,像李女士这样从国外回来的并不在少数,而社区的严密防控,也为居民织就了一张安全网。

社区防控、居家隔离少不了闭环内的“螺丝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付出。以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社区排查专项工作小组,对于从重点国家重点地区来沪人员、重点国家的国外返沪人员及非重点国家抵沪人员制定工作预案,及时调整工作方法,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并落实疫情+总值班的双值班制。考虑到服务外籍人士的可能,小组成员们都事先在手机内下载好翻译软件备用。总务科、护理部定时检查防护物资情况,及时做好物资的准备与补充,中心驾驶员更是随时待命,保证防疫工作高效、顺利开展。

隔离服务

做好预案举措有速度更有温度

针对居家隔离工作,浦东各街镇严格遵守必须符合“一人一户或一家”的居住条件,承诺全家人一起居家隔离的,或全家人都需要居家隔离的,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条件不具备的,一律实行集中隔离。同时,相关社区也做好了充分预案,让境外返沪人员能够安心隔离。

浦东新区康桥镇集聚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户外籍家庭。防疫工作至今,康桥镇境外人员服务站的涉外社工们始终坚守在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窗口和浦东公安涉外案件翻译工作的第一线,实时待命为外籍人士服务。

为了能够将防疫知识更多地向外籍人士宣传,服务站通过社区外籍志愿者微信群等渠道,第一时间发布中英文双语版的防疫宣传、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告知书等,每天实时发布更新出入境的多国语言防疫指南、出入境信息、疫情期间生活购物指南等等,积极引导外籍人士配合防疫工作,同时也鼓励外籍志愿者进行宣传推广。

有速度更有温度。龙园居民区日前接收了一户境外返沪人员,其中一名老人安装过心脏起搏器,还有严重高血压,需定时吃药。由于他所需的药物是处方药,无法在药房或网络渠道购买,居委社工便拿着老人的医保卡和病历本,去仁济医院挂号开药。等待了3个多小时,社工成功地帮老人开到了药,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