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完成升级改造 接收革命文物

沪上两大红色地标迎来新动作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整体连通及功能拓展项目已经完工,昨起对外试运行。

    宋庆龄陵园管理处收到一批珍贵文物的捐赠。

    受访者供图

昨天,沪上两大红色地标传出喜讯: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整体连通及功能拓展项目已经完工,昨起对外试运行;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则收到一批珍贵文物的捐赠。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革命烈士纪念地升级改造

为了汇聚红色文化传播的经验,以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进一步深挖整合、保护利用红色历史资源,“英雄烈士与初心使命研讨会(2020)”昨天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举行,全国首个“革命烈士纪念地、初心使命教育地、红色文化传播地”在龙华烈士纪念馆揭牌。这也标志着刚刚经过整体连通及功能拓展的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昨天开始以试运营的方式与公众见面。

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肩负着继承英烈遗志、守护党的初心、传播红色故事的伟大使命。这是一座集烈士关押地、就义地、埋葬地于一体的革命历史遗址,纪念地也是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核心部分。

长期以来,由于革命烈士就义地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315工厂(简称“7315厂”)内,一直被分割在纪念地整体之外,严重影响了纪念地的整体性和参观祭扫的庄严性。

就在不久前,在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上海实施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整体连通及功能拓展项目,进一步提升龙华烈士陵园的整体性和瞻仰的庄严性,充分体现上海这座人民城市对革命英烈的尊崇。

据悉,就义地与纪念地整体连通工程,以“路”为主题,建设忠魂广场、胜利广场、连接大道、制诗亭,突出寓意革命者的慨然赴死之路,即是中华民族的顽强重生之路,着力体现共产党人用信仰坚守初心、用生命践行使命的牺牲奋斗精神,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沉浸式体验场所。

纪念地升级改造后,通过英烈故事的宣传展示,让参观者循着烈士的足迹感知共产党人的生命真谛,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

革命志士后代为陵园捐文物

昨天,辛亥革命志士黎仲实文物捐赠仪式在宋庆龄陵园管理处举行。

黎仲实是辛亥革命元老,1886年出生于广州观贤坊,早年留学日本,探求救国之路,即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他是兴中会、同盟会的重要骨干,曾介绍何香凝、廖仲恺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他是同盟会多次武装起义的重要参与者,曾随黄兴亲赴战地,人称“副元帅”。1919年病逝于上海,葬于薤露园万国公墓(今宋庆龄陵园),孙中山亲笔为其题写墓碑。

捐赠仪式上,黎仲实外孙女曾爱平女士将其珍藏多年的照片、信件及资料共计60余件捐赠给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其中包括黎仲实肖像照、其家人保存的孙中山照片、万国公墓黎仲实墓穴地价收条等。另有1907年黎仲实在南洋与同盟会实行部成员合影、孙中山为黎仲实题写墓碑的照相底片以及何香凝书信等均属罕见。

“这里保存档案的设施和管理人员都是专业的,他们可以进行研究,有机会还能拿出来展览,这样可以让文物资料更有价值和意义,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因此捐赠出来是我最好的选择。”曾爱平这样说。

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副处长王伟说,陵园管理处长期致力于孙中山、宋庆龄及入葬名人、爱国志士思想品质和精神的相关研究工作。2017年编辑出版了《黎仲实资料集》一书,收录了散见于各类史料著作中有关黎仲实的记载。此次文物的捐赠,将进一步推动相关的文物保护、研究与宣传事业,通过适时对外展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