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轮椅无法成为禁锢我们的牢笼”

上海90后“渐冻人”努力学习如愿当上翻译

青年报记者 郭颖

    当年毕业时的寿文清和妈妈。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90后寿文清从出生6个月起就被确诊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然而她的每一天都活得很有质量。12年前,寿文清以“渐冻人”之躯考进大学,一战成名。12年后的今天,现身“用爱解冻”关爱渐冻人公益活动的寿文清,已经是个翻译了。

行动不便却坚持不懈地学习

8年前从上海政法学院英语系毕业后,在导师推荐下,寿文清进入一家翻译公司

担任远程兼职笔译员,这样就可以在家里工作。由于学的是法律英语,她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翻译外贸函件、合同文件,按字数计酬。虽然她不能用双手掌控键盘,但她可以单手使用鼠标展示专业实力。

残疾人能考进大学并不容易,更别说是一个“渐冻人”。

寿文清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家中还有一个跟她身患同样重疾的姐姐寿容君。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寿文清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劲儿,从懂事起她就跟爸妈说:“我要读书,我要上学。”

那时还没有特殊教育和社工服务,不论夏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总是爸爸一路骑着自制的小三轮车风雨无阻地接送她上下学,各种困难也随之而来。为了写字,夏天汗水把手臂、大腿和桌椅粘在了一起,移动一下发红的皮肤就会钻心地疼;冬天即使穿上再多的衣服手脚也会冻僵,手指疼得拿不住笔,她都咬牙一路坚持了下来。

2009年7月,当她收到上海政法学院英语系的录取通知书。

进了大学,为了方便她的生活,学校给她安排了底楼的宿舍,并且让妈妈与她同住,一切用具都为她量身定做,她所在的外国语学院特意以她的名字成立了“文清志愿者服务队”来帮助她。

寿文清没有让同学和老师们失望,4年的上政生涯里,她的成绩始终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并连续三年获得上海政法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品学兼优一等奖”,并在大二学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校外也获得了诸如“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2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等殊荣。她还主动给自己“加压”,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英语高级口译,还飞赴北京登上央视英语频道的舞台,并最终荣获“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全国二等奖。

偶像是“海豹人”尼克·胡哲

2013年底,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将迎来转机之时,上天再一次跟她们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姐妹俩挚爱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年仅62岁。

父亲的离世,也终止了寿文清的另一个梦想,那就是继续读研深造。“我不可能再像读本科时那样,由妈妈来陪读。”

姐姐寿容君比妹妹大8岁,如今在一家淘宝店里当客服,也是居家办公。姐妹俩每天一起在电脑前工作,你做你的客服,我当我的翻译,虽然因为个性差异、爱好不同,会经常拌嘴,甚至“掐架”,但彼此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相依相伴。

爸爸走了,姐妹俩的起床、如厕、洗澡等再普通不过的日常起居,要由妈妈一人护理,实在是力不从心。有时一个不巧,卫生间地面湿滑,妈妈抱着姐姐两个人一起从马桶上摔倒在地。眼看妈妈年事已高,家里请了钟点工。

每天一大早,由钟点工照料姐妹俩起床洗漱,然后坐到电脑前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八九点,再由钟点工帮助她们结束一天的工作——休息。她们每天的作息,平常又规律。

这些年来,寿文清的人生字典里多了“志愿者”,多了“病友”,志愿者们为“渐冻人”所做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蒲公英渐冻人罕见病关爱中心携手“以岭医院”开展渐冻人护理培训公益项目;和古北扶轮社等共同主办“用爱解冻”渐冻人关怀活动……通过一系列公益项目,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渐冻症,关注病友和他们的家庭。

一直“信自己”的寿文清偶像是澳大利亚“海豹人”尼克·胡哲。2010年,尼克在华东师范大学演讲,朋友给她弄了两张票,在听完尼克的演讲后,寿文清非常震撼。她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没有四肢的人,居然会骑马、踢球、冲浪、打高尔夫,甚至会开游艇。尼克那种坚韧的毅力和享受生活的乐观态度,深深感染了寿文清,并影响了她的一生。

“‘一个行动不便的普通人’是我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定位,疾病只是人生的插曲,并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轮椅只是代步的工具,而无法成为禁锢我们的牢笼。”寿文清祝愿所有的病友都能常怀感恩之心,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