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1年12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吴斐

    周杰

    受访者供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周杰矢志科技创新,获“最美大学生”称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吴斐用励志经历激励每一个自己的学生,入选第13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0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示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其中,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周杰,是此次唯一获评年度“最美大学生”称号的上海学子。与此同时,在第13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特教部专职辅导员吴斐也成为上海唯一一个榜上有名的。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最美大学生

立志科技报国让AI更有温度

90后的周杰是导师心中勤奋坚毅、科技报国的好学生;是同学眼里的Paper大神、勇攀研究高峰的学霸;他是伙伴口中正能量满满、让机器人拥有温度的暖男;他是在新时代努力攻关“卡脖子”难题的青年学者;他更是立志做人工智能赋能情感领跑者的奋斗青年。

从“不知道QQ”到“敲代码大神”

周杰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曾获“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他在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1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超过130次。他曾7次参与国内外知名大数据挖掘比赛,4次获得国内外大数据挖掘比赛冠军,并代表华东师范大学首次在国际顶级赛事国际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竞赛(KDD CUP)中位列前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百度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比赛中获得特等奖等。

一系列闪耀荣誉背后,周杰相告,作为曾经的农村娃,他原本对于计算机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我害怕一个敲击,设备就被自己弄坏了。当我知道本科被录取到计算机专业时,一时间,紧张更胜于被录取的喜悦。”但正是稳扎稳打、步步踏实的作风,促使他在那个暑假告别玩乐,硬是把大学《C语言》这门难啃的专业课程提前自学了一遍。

从高中毕业时“不知道QQ怎么申请”到“敲代码大神”,“一步一脚印,努力就有回报”,早已是周杰的人生信条。“小学时候我只在中等水平,到初中我能排到班级前十,初三排到整个年级的前十,到高中就排到第一,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高考没发挥好,入学浙师大后一开始也只是中等,第一学期末,我拿到第一名,我弟弟拿到了第二。之后,我每年都是第一绩点,并以此成绩在本科毕业前夕顺利直博到了华东师大。”

“周杰是个眼里有光的孩子,这个光,就是他发自内心对科学的热爱。厚积薄发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也特别合适。”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周爱民这样说道。

胸有大志深耕“机器人情感”

“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周杰以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这是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长波眼中的周杰。

2016年,周杰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师从贺樑教授。入学后,机器人情感分析技术难点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情感需求成为师徒二人经常探讨的话题。

他们希望让机器人也有“温度”,解决经济转型期助老扶幼的迫切之需。带着这份科研使命感,他立志一定要做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在人工智能情感分析领域做出成绩。

深度学习、情感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是人机交互非常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中有许多棘手问题,机器能否拥有情商正是周杰的兴趣所在。“‘我没有生气!’你说,说话人到底生气了吗?”在读博期间,周杰深耕情感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将这些技术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

目前,人工智能在某些任务上功能还不是很强大。“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通过科研攻关能让《超能陆战队》的‘大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为社会各个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周杰说道。

[对话]

用代码告白祖国

青年报:虽然一路求学你有无数的奖项斩获,2021年“最美大学生”称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分量吗?

周杰: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认可和责任,激励自己在这个领域不断发展和突破。我也希望,可以真的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将所学服务于社会。

青年报:能谈谈当下的状态和奋斗目标吗?

周杰:期待研究成果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赋能机器人情感,并不断取得进展和突破,一直是我的奋斗目标。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也将继续用代码告白祖国,努力攻关“卡脖子难题”,让机器人拥有温度,更好地服务弱势群体,让“大白机器人”能更多走入生活。

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在无声世界里奏响自强不息

85后的吴斐是学校艺术与设计学院特教部专职辅导员,小时候因药物致聋,后来靠佩戴助听器完成听说。自立自强的她不仅完成自己的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深造,如今更是走上大学生辅导员岗位整6年。当下,她正悉心成为学校里四个年级42个特殊学子的“青春引路人”,为特殊学生的人生出彩而奋斗。

在母校成为光荣特教辅导员

当得知要采访一位聋人辅导员时,记者不禁紧张了一下,有点担心届时该怎样打破可能出现的静默。但是,一切显得有些多虑了。

吴斐很阳光,也很开朗乐观。“没事没事啊!我有助听器,但其实只有右耳是管用的。但正是辅导员的岗位,让我现在的语言表达也越来越利索了!”吴斐这样介绍起了自己。

从小在上海聋人学校读书,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吴斐这一路付出很多努力,对此,她很知足,更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于2007年成立全市唯一一个聋人特教本科班,为聋人圆了上大学的梦想,而吴斐有幸成为首届学生。

毕业时,优秀的吴斐就曾萌生当一名辅导员的想法,但那时她只是本科学历。很快,她找到了一份国企工作,周边都是很优秀的人,促使她在之后完成了在职研究生的报考和学习。

2015年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进一步加强特教本科班的建设,便想起了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吴斐。“伸来橄榄枝的时候,毕业四年了。刚接到电话时,我差点就当诈骗电话了!”不过,这瞬间燃起了吴斐的初心,也觉得这是更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刻。

“特教是一项身负特殊责任的职业。聋人学生对成长成才有着更强烈的渴望,但越是把心门锁得死死的,就会离正常的生活越远。作为特教辅导员,我希望心怀挚爱,用坚守、坚持、坚定的职业使命感,守护特殊学生的成长,激励他们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这是吴斐的内心坚持。

助力学子走上自主自立自强人生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短短6年,吴斐获得了2021年“上海市育才奖”、2020年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上海市一等奖、2021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华东赛区红色精神微讲解(全国)类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吴斐认为,特殊教育是育人,更是育心的工程,工作中必须注重提升“心”的修炼,对待学生体现用“心”的彰显,是她对育人工作的坚韧与执着。正因为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她被誉为“特殊群体的知心人”。

播下初心火种,思政美育,是塑造特教学生正确三观,获得自信的有效途径。在她担任辅导员的6年期间,5名特教班学生成长为光荣的共产党员。2017年,李佳云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2019年,2017级党员赵胤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特教学生的听说障碍使其就业问题更为突出。为此,吴斐亲历亲为带领学生参加残疾人专项招聘会及企业面试,采取多种方法解决沟通障碍。在2020年、2021年,这里的特教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我,为自己的精彩人生而奋斗!我,也为特殊学生的人生出彩而奋斗!”吴斐很庆幸选择了这条路,并将坚持走下去。

[对话]

继续当好知心人和引路人

青年报:辅导员岗位整6年,能获得2021年“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荣誉,自己有什么特别感想吗?

吴斐:获得此类殊荣是辅导员老师梦寐以求的愿望和奋斗目标,能够获奖,让我深感荣幸,也非常开心,这是对我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我职业生涯中阶段性的荣誉,但我依旧保持头脑清醒,继续深耕特教思政工作,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为打造特教学生的美好未来不懈奋斗,在无声世界里奏响自强不息的最强音!

青年报:未来将如何继续做好特教辅导员这份工作?

吴斐:接下来,我将持续加强并扩大“激励就业模式”的良好效应,从特教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深耕特教思政美育工作,继续当好特教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