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2年07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有料”的时尚美学展 寻找可持续的新答案

近年来,“可持续”这个单词越来越高频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原本看似宏大的问题其实已经近在咫尺,关乎着每个人的现在与未来。7月22日至8月2日,canU参聿可持续时尚内容平台在永福路52号举办面向公众的《can U?》“有料”可持续时尚美学展览,一起找寻更多的新答案。

02—03

近年来,“可持续”这个单词越来越高频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原本看似宏大的问题其实已经近在咫尺,关乎着每个人的现在与未来。7月22日至8月2日,canU参聿可持续时尚内容平台在永福路52号举办面向公众的《can U?》“有料”可持续时尚美学展览,一起找寻更多的新答案。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在夏日梧桐茂密树叶的掩映下,永福路52号这座百年历史保护建筑显得愈加迷人。用创意和美学为“可持续”赋能的内容平台canU是上海时装周组委会的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发起的可持续时尚展览“有料”每年于上海时装周期间举办。此次由于疫情关系,《can U?》“有料”可持续时尚美学展览延期到7月举行。

此次展览由canU参聿可持续时尚内容平台创始人崔丹发起,并与平台创意总监Monica Mong及独立可持续领域内容策划人Yidi Chen联合策展。可以说,本次展览是对“有料”作出的全新升级,延展出不同维度,呈现出以“美学”为侧重的展览形式。从9个可持续时尚议题出发,以12个囊括人文、艺术、科技等领域来探讨人与衣服、与自然的关系的主题空间内的52件作品来呈现。涵盖了艺术家、设计师及产业从业者在内的30余位参与者,在用艺术作品对可持续议题进行解答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角色的审视,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关注、疑惑和探索。“‘canU’的中文拼音的谐音为‘参与’,我们汇聚各种创意力量,在展览中共同呈现艺术家们对于众多未知答案的探索。在这里,展览试图探讨的不仅是物质构成的循环,更包括思想和行动力可能引发的效能。”崔丹说道。

12个主题空间分布在场地的两层空间、花园及放映厅内。建筑物一层的主题名为:“流动到‘此刻’的过去”,展品集中讨论过去与现在的关系。除了完整呈现“过去”的面貌和情感,展览也回收了那些曾经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另一个空间里的材质进行小型再创作。创意可以把“过去”变成新的“现在”,可以将材质所承载的情感意义延续、放大、升华,也可以进一步探索材质与人类的新关系。

二层的主题名为:“等待答案的未来”。这一层一共包含5个主题空间,集中探讨实现时装“可持续”的新答案。在前端技术的发展和无尽想象力的引导下,对材质、对设计、对人和时装的关系,都会有新的认知。

除此之外,展览还有一些特别空间的呈现。外墙装饰是由艺术团队BLOOP BLOOP打造出的全新艺术品“RAIN BEFORE RAINBOW”,他们用创新重新启动回收材料,赋予了“循环”新的定义;放映厅中展现的是来自巴黎的ABOUT A WORKER组织的作品,他们关注行业中的工人群体,提出换位思考,让“共鸣”带给时装新的启示;户外的花园草坪上,摄影师冯立的照片被印在沙滩椅上,可坐、可看、可仰望天空、可观察自己;灯饰艺术家Jun Ong的灯光装置“CONSTELLATION”连接了一层和二层的空间;而露台上则是室内设计师Paul Hsu的互动作品“Fountain NO.2”,它挑战了关于塑料瓶的量化标签,借水的循环来暗示人类的循环过程……整个展览一步一景,引人深思。

对话

崔丹

canU参聿可持续时尚内容平台创始人

生活周刊:你之前做时尚杂志很多年,转做canU参聿可持续时尚内容平台的初衷是?

崔丹:我觉得其实做时尚杂志和做canU参聿可持续时尚内容平台的初衷几乎是一样的,责任也是一样的。在我从事时尚杂志的时候,当时的业态环境无论是对西方媒体落地中国还是我们自己的时尚产业生根发展都是一个黄金阶段。在那时,我积累到了作为时装工作者的方式方法。社会发展走到今天,无论是地球也好,社会环境也好,以及行业的环境可持续,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我作为一个曾经媒体人,我的敏锐度令我感知到可持续发展这个命题是一个急需我们去努力做的方向。

曾经作为媒体人,我们的工作和使命是为了传递时尚,传递所谓一种生活方式理念。今时今日,对我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尚就是可持续。所以,其实可持续也是根植在我的媒体生涯中的,以及它与我做媒体时自我认同还有价值观传递是一致的。可以说我开始做canU参聿可持续时尚内容平台这件事几乎是等同于正在做一个媒体。

自2019年开始,我们收到上海时装周的邀请并和上海时装周合作的时候,当时我们的展览更多是关注在我们时尚产业的上游体系——供应链体系,展示他们在可持续领域的研发与进程。那个时候我们的重点更多的是去关联国际和国内的供应链体系伙伴并呈现他们的可持续成果。在这期间我们也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加入一些内容思维,我们也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介入到更多的企业品牌、设计师与产业各处的人才之间作为彼此相互认识并合作的桥梁。在有序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加入、参与,也证明了我们所做的一切正在得到更多的行业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关注。

生活周刊:可以分享一些这些年来在可持续时尚方面所发现的变化吗?

崔丹:可持续是一个相当大的命题,它不光是与时尚产业有关,也与各个制造业都有关联,可以说它与我们整个的社会进程、自然环境、人文发展都息息相关。

可持续的理念近些年在时尚产业的发展变化,在于我们对可持续越来越多的认知,然后也越来越有认同可持续的理念以及也有更多的解决途径来促进可持续的发展。虽然当前可持续还没有到达终点,当然这个发展也不会有终点,它会是一条我们一直陪伴前行研究探索的道路。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实践。

最早,只是虚拟的理念,慢慢地,越来越集中表现在了一些科技研究成果上,又逐渐借助个人或是品牌之手呈现在产品端。我觉得从理念到实践再到产品行为,这已经是很大的变化了。我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技赋能在可持续领域,让整个可持续走向更贴近生活实质领域。

生活周刊:因为疫情的关系,本次展览几经周折,好像在原本的设想里,还有产业部分是吗?

崔丹:是的,这一次,本来我们也会进行一个面向上游体系的产业篇展览,但是因为疫情,我们对产业篇的举办时间进行了调整,所以目前我们就先以美学篇和大家见面,它会以更接近实际生活现实,更接近大家生活状态的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到大家面前。

产业篇与美学篇其实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我们没有去严格区分二者,只是说我们在展览的不同场景里发生。对于产业篇,我们会更偏向在上海时装周期间让这件事情发生。除此以外,我们在其他的时间段也推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展览形式。我们希望不仅是在一个时间点,而是有更多的、不同的时间点能够持续和大家进行交流沟通。

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参聿hub,在这个中心里面即将发生的更多的事项,更像是我们从上海时装周中走出来的行为体现,它将会走向更长期、更频繁的时间点中去,不断进行相关的一些作为。这样的作为也使我们的可持续理念更加全面参与、渗透到大家的生活当中。以我们指导,以我们之名,以我们平台的资源和影响力不断传输出去。我们的行为和做法也是要可持续,它要一直持续下去的。

生活周刊:对于这个平台的愿景是什么?可以透露一下,接下去的工作计划吗?

崔丹:对于平台的愿景,现在我只讲短期目标吧。我希望它其实是抛砖引玉,就像我们的名字一样:参聿——参与。为了去号召,去启发更多人,更多组织,更多平台的参与,这是我们平台的愿景,也是我们的初衷。

可持续是一个要长期走下去的路,它是我们的未来。那我们不断去通过各种探寻,通过实践,然后达成我们越来越具象的目标。在这些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我们会收获良多,也会有更多的参与者。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平台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力量的参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它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接下来,我们会把“情感衣旧”板块进行巡回展演。关于“情感衣旧”,简单来说是借用最亲和的、最接近我们现实生活一面的内容呈现给大众。通过这样的一个途径,让大家拿出自己的旧物、旧衣,讲述它的故事并展望它可能有的未来。我们已经拟定了它下一个展演的目的地,还有它的展示场景。同时,我们也纳入了更多的参与力量,我们会有更多的输出方式,希望它一路走下来能够取得更多的关注。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