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2年08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市各类场所主体已申领“场所码”271万个 布设“数字哨兵”94314台

凡到必扫“场所码”,让扫码成习惯

疾控专家提醒,“场所码”在流调中作用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怕麻烦,更不能心存侥幸

■02

“场所码”和“数字哨兵”是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精准化、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场所码”“数字哨兵”为本市实施扫码通行措施、促进高效健康核验、开展精准流调溯源提供了技术支撑。

截至8月9日,全市各类场所主体已申领“场所码”271万个、布设“数字哨兵”94314台,7月以来日均扫码量、数据核验调用量突破5000万人次。相比一个月前,“场所码”和“数字哨兵”数量均有提升,尤其是“数字哨兵”增加了约1.6万台。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已成为公共场所“标配”

如今,在上海的商超门口、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已经成为“标配”,门口的工作人员会对进入的顾客一一查验。

“请扫描二维码。”昨天上午,在环贸IAPM商场,所有进出口处拉上“一米警戒线”,一侧放置场所码。每个入口均有保安提醒进入的市民扫描场所码。为了“不漏一人”,商场还在每个进出口设置了一名保安进行监督。而进入商场后,进入不同的专柜前,则需要再次扫描场所码。

记者看到,陆续进入的市民基本都能积极配合主动扫码。“刚开始觉得有些麻烦,遇上赶时间的时候觉得特别烦。”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不过现在习惯了,毕竟是为了大家安全,防疫人人有责。

除了“场所码”,有些商超还配备了“数字哨兵”。在嘉里中心在所有进出口处放置了场所码,而在另一侧放置“数字哨兵”。进出市民既可扫描“场所码”也可使用“数字哨兵”,自动完成场所登记。为了“不漏一人”,每个进出口有专门的保安进行监督,扫码、亮码后方可通行。同样,本市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工作人员对扫描“场所码”的检查同样非常严格。在1号线淮海中路地铁站门口,记者看到,凡是要进入地铁站,就必须扫码进行登记。记者询问能否出示随申码通行,安保人员表示必须扫场所码后才可通过。而在其他几个地铁站情况类似,均被要求扫“场所码”才可入内。

“对自己负责,对大家负责”

“场所码”“数字哨兵”为本市实施扫码通行措施、促进高效健康核验、开展精准流调溯源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旦发生疫情,可据此快速追溯相关人员活动轨迹、及时查找密接人员,便于相关部门快速开展流调,精准排查,以及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为避免疫情扩散争取宝贵时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出租车司机的疫情防控意识同样越来越严。一名强生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如果不能扫描场所码,原则上可以拒绝载客。如果遇到手机没电的乘客,他们可以提供快充充电线。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已经意识到“场所码”“数字哨兵”的重要性。和年轻人一样,老年人们也开始逐渐适应了扫码的“节奏”。在港汇广场门口,60多岁的王阿姨带着5岁的孙子,扫码入内:“只要去公共场所,我一定认真扫‘场所码’。我已经养成习惯了,用起来也非常熟练了。扫码很重要,对自己负责,也对大家负责”。

截至8月9日,全市各类场所主体已申领“场所码”271万个、布设“数字哨兵”94314台。

目前,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警惕,上海正加强“场所码”“数字哨兵”运行监管。不过,记者发现,尽管一些大型商超落实“数字哨兵”“场所码”的应用、查验比较严格,但路边的一些杂货店等场所则很容易成为“扫码盲区”。

与此同时,在一些商场内部,尽管不少店铺门口张贴了“场所码”,很多市民在进入店铺时并不能做到主动扫码。而有少数店铺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人员人数不够,没办法要求顾客逐一扫码入内。

[提醒]

●进入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时,市民应当主动扫“场所码”,并向场所现场工作人员展示扫码结果,或者通过“数字哨兵”扫码核验健康信息。

●对扫码通行存在困难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现场工作人员应主动提供帮助。

●让“应贴尽贴、应扫尽扫”成为我们防疫的良好习惯!积极亮码、主动扫码,做到“凡到必扫、逢到必检”,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众人合力,守住公共卫生防火墙,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社会各个部门也呼吁,公众要进一步按各类场所防疫要求,不但主动配合测温、亮码、扫码,而且都来监督这一行为。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呼吁:让“场所码”和“数字哨兵”成为守卫家园的抗疫利器!使用“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可快速展示“随申码”和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提高通行和场所登记管理效率,使疫情防控更精准,广大市民应积极配合。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