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这群青年立志成为城市生态守望者

近年来,上海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扎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努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中国典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生力军。

■03

在城市里,和貉、刺猬成邻居,与白鹭、雉鸡做朋友,这在以前似乎是天方夜谭,而如今,却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近年来,上海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扎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努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中国典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生力军。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了解貉是如何在城市生活的,而为了减少人和貉的冲突,我们也帮助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回收、控制猫粮投喂等措施。”

经过3年的努力,近日,由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发起的“貉口普查”项目取得初步调查结论并发布。在这上海首份“貉口普查”调查报告的背后,有一群一直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着努力的年轻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放正是其中之一。

野生动物那么多,为何是貉?“貉是本土野生动物,在城市化进程中,它们慢慢地适应了人类生活的环境,开始更加好奇地、勇敢地探索城市。2019年,我们团队在上海40个社区里发现了它们的踪影,觉得颇具代表性,于是将貉作为调查对象,看一看这样一种随着城市变化而一起变化的动物,会给城市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希望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探索和寻找野生动物在城市生活的解决方案。”王放介绍道,“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在上海的270个社区里发现有貉出没。2022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貉被列入二级重点保护名单。”

貉属于夜行动物,为了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熬夜成为了王放团队的家常便饭,晨昏颠倒的生活给这群年轻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不小的考验。“通过对貉的粪便的观察,我们发现,里面不但有外卖的盒子、包装纸,还有人类的食物。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貉是如何在城市生活的,而为了减少人和貉的冲突,我们也帮助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回收、控制猫粮投喂等措施。”王放说道。

就在前几天, “貉口普查”项目的三方代表还对2023年的工作计划进行探讨。在王放看来,这样集合了主管部门、科研人员和社会力量三方的管理机制的形成,对于进一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原来,“貉口普查”项目还是我国第一个在特大型城市以公民为参与主体的城市野生哺乳动物调查活动,通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集结了200多名公民科学家,将市民志愿者和城市野生动物的管理者、城市公园绿地管理者、科研人员、媒体人员有效连接起来,推动公众教育和科普工作。这一工作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案例加以推荐,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上被评为“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自2019年入职复旦大学以来,王放已经带过4个博士生、3个硕士生和5个本科生,有些已经毕业,他们学以致用,奔赴祖国各地继续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全身心地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让王放欣慰的是,他的“生物多样性”选修课还吸引了许多其他专业学生:“我这几天正好在写学期总结报告,发现选修课的学生里,除了本专业的,还有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学经济学的,学朝鲜语的……这种跨学科的学习,将对生物多样性工作的进一步延展起到积极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关注、支持、参与、推动,相信我们的生态将越来越好。”

“我们通过进一步丰富鸟类的食谱,吸引它们留下来。只有将栖息地的‘地基’建好了,处于食物链上游的猛禽、兽类才会被吸引过来,从而进一步丰富吴淞江鸟类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

2021年夏天,王宇迪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学习化工专业的她却成为了上海一家公益机构“勺嘴鹬在中国”的一名专职鸟类多样性监测员。原来,早在大学期间,她就加入到了由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宏伟所牵头的生物多样研究团队中,见证、参与了吴淞江鸟类栖息地各方面的蜕变,这些年来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巡查、观测、记录、统计、取样……让她一心投入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去。

当记者联系到王宏伟的时候,他刚从位于闵行区华漕镇的吴淞江鸟类栖息地收集好新一批红外线摄像机储存卡回来。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栖息地野趣和有序相结合,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据观测,2019年栖息地刚建成时,有记录的鸟类有32种,经过三年的建设目前鸟类记录已增加到10目28科55种。时隔一年,近日,监测团队再次拍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普通鵟的身影。它们的出现正是说明了栖息地及周边环境经过多年的修复和改造,越来越适合鸟类生存了。

“我们通过进一步丰富鸟类的食谱,吸引它们留下来。让我们非常开心的是,如今,像雉鸡以及戴胜等环境指示鸟类也在这里安了家。”王宏伟说道,“随着去年夏天3名学生的毕业,我们又新加入了5名学生,目前一共有12名学生在参与吴淞江鸟类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前几天,我们刚讨论了2023年的优化方案,以栖息地内种植的蛇莓为例,它是白头鹎、珠颈斑鸠等鸟类的常见食物,经过监测我们发现这一食源植物的数量略有下降,那么我们就要去找出原因并进行补种。只有将栖息地的‘地基’建好了,处于食物链上游的猛禽、兽类才会被吸引过来,从而进一步丰富吴淞江鸟类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将以上海市为调查区域,大范围监测上海传粉昆虫种类,调查不同植物与传粉昆虫的相互作用,为上海相关部门的生态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熟悉郭陶然的人都喜欢叫他“虫哥”,10年前,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他创立了“城市荒野工作室”,致力于开发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提供以生物多样性恢复为导向的生态修复方案与场地全流程施工与监管,以及基于修复场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自然教育活动拓展。为何叫“虫哥”?郭陶然表示,昆虫虽然小,但是对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植被还是其他动物。目前,相比鸟类和植物,上海本地昆虫相关的资料还很不全面,所以这几年,他和小伙伴们一直在收集相关的数据。

城市荒野工作室位于浦江郊野公园,这个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建于2019年,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目前共保育上海乡土植物300余种,乡土动物800余种。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到这支生态修复的团队中,他们大多毕业于名校的昆虫学、植物学、生态学……有的成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专员,有的成为了城市荒野全职自然讲师,带领青少年深入探索基地,通过严谨的科学教育体系和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让他们从尝试接触自然开始逐渐爱上自然。

去年夏天,由上海市林业总站指导,城市荒野工作室、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主办的上海传粉昆虫公民科学项目正式启动。“本次传粉昆虫监测将历时1年半的时间,我们将以上海市为调查区域,通过公民科学的形式,大范围监测上海传粉昆虫种类,调查不同植物与传粉昆虫的相互作用,筛选出有助于恢复传粉昆虫多样性的乡土蜜粉源植物,为上海相关部门的生态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郭陶然说道。据悉,目前,已有305名公共志愿者参与生命观察软件的传粉昆虫项目,他们已上传8700余幅生态照片,记录了上海地区约16个区,3500余次传粉昆虫访花数据。

郭陶然透露,如今,一些城市景观逐渐开始考虑使用乡土植物,恢复城市的生物多样性,2022年,他们已经为上海玻璃博物馆、上生新所完成了几块传粉昆虫栖息地的打造:“城市空间有限,相对于鸟类、哺乳动物,传粉昆虫对于场地面积的要求不那么高,哪怕只有一小块空地,一个屋顶平台,也可以。今年,我们还会继续这方面的工作,构建城市传粉监测网络,城市生态修复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