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青年

上一版   

 

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提起“中国式现代化”高中生们都想到了什么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高中思政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

“这堂课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在了解的过程中,我们不但知道了它的过去、现在的发展,也对未来有所展望。老师还让我们自己扩写、自己设计作业,这不仅能让我们掌握知识,也让我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能让我们自主地去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和我们的关联。”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本报讯 提到“中国式现代化”,你会想到哪些关键词? 昨天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一(7)班的一堂思政课上,同学们给出的答案让授课教师付君欣喜——除了“创新”“共同富裕”“中国智慧”等共性答案,还有“国际赛制中的中国裁判”“中国奇谈”等非常个性的回答。

付君老师的这堂展示课,是在华东师大一附中举行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教学研讨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探索推动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研训一体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当天上午,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研训一体项目团队代表、各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和教师代表以及市教师教育学院(市教委教研室)相关学科教研员、学科教师等聚集一堂,围绕“指向‘教考一致’的教学问题设计”进行了教学研讨。

研讨活动中,华东师大一附中思政课特级、正高级教师陈明青带领团队中的王元秋、付君、易丹娜、戚敏婕、张淑云等老师进行了教学研讨。陈明青表示,新高考改革考试命题已经不再是知识导向而转化为素养导向,而教学指向的也是素养导向,所以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团队中的老师们从一线教学的实践出发,立足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从课程育人的视角,为指向“教考一致”的教学问题设计持续推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付君老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的现场展示课上,学生们对课前学习单上的一个个关键词进行了阐述。“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我的关键词是‘国际赛制中的中国裁判’。我注意到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不仅派出了很多运动员参加比赛,还派出了很多官员和裁判,这意味着中国在这些体育赛事中,不仅仅是参与比赛,还参与了裁判任务。”一位同学回答说,从参与比赛到参与裁判规则的制定,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课堂上,付君老师利用封闭性与开放性、情境性、综合性等多类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蕴,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这堂课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在了解的过程中,我们不但知道了它的过去、现在的发展,也对未来有所展望。”高一(7)班张艺馨同学说,通过这堂课,她和同学们找了很多不同维度的案例,也让自己从不同方面了解了中国式现代化,“老师还让我们自己扩写、自己设计作业,这不仅能让我们掌握知识,也让我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能让我们自主地去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和我们的关联。”

姜泊含同学也坦言,这堂思政课是对自己思想的坚定和提升,“平常的政治课更多的是理解和学习,付老师这堂课更多的是参与和体会,这种参与和体会的过程,非常激发我们的思维活性。”

在对教研活动点评时,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纪明泽表示,问题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抓手,而有逻辑结构、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是实施有效提问的根本保证。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通过教、学、评一致的问题设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