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招

通过自我学习跟上时代发展

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最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全国两会,两位来自沪上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直言,没有十全十美的好工作和一劳永逸的好专业,简单的固化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社会变化,能信赖的永远是综合能力的提升。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没有十全十美好工作和一劳永逸的好专业

大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能不能就业好,社会各界一直高度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认为,其实,本没有十全十美的好工作和一劳永逸的好专业。

每到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梅兵都会接到很多家长对于专业与未来就业问题的咨询。世界是发展的,学科专业也是在发展的,产业行业同样是在不断发展中。在梅兵看来,“没有十全十美的好工作和一劳永逸的好专业”,这样的观念必须树立。

怎么来选专业?梅兵认为,要知己知彼而不是人云亦云。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擅长是什么,将优点、长处和短板剖析清晰后再去做选择。在“知己”基础上再去研究一下专业方向、将来想进入的行业,看看自己是否与之匹配。有的学生完全不顾自身情况,单一看中所谓热门专业,未来就业工资高,但到了真正学习阶段,因为不喜欢没兴趣就有可能出现很难适应甚至是痛苦的现象。

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梅兵认为,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各部门一起努力来解决。就学校而言,短期上,要调整好在校大学生心态,加强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挖掘拓展寻找更多就业岗位,并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的“一对一帮扶”工作。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一直是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一块“晴雨表”。梅兵认为,长期上,要科学设置,除了动态调整专业之外,在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上,也要有所改革。“面向智能化的社会,在知识获取方面,已经没有原来那么重要的位置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应更重要。”

研究生教育适度前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对于大学生求职就业,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同样认为培养能力非常关键。“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飞快,如果只拥有简单的固化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虽然不同行业、专业的就业有差异,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永远是需要有的。”

印杰强调,特别是要有通过自我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能力,这可能是根本性的。在大学学习时,学生就应从自身长远发展的维度去思考,不要只是简单记住书本的知识。

就如何培养优秀人才,如何让高校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需求一致,印杰也一直有所思考。印杰说,在顶尖的研究型高校,本科生攻读研究生的比例很高,其实可以将研究生教育适度前移至大三、大四,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对于一些顶级的研究型高校,比如北大、清华、交大、复旦,包括上科大,大量的学生未来会开展创新,本科生读研的比例在上升。”印杰表示,大学生到了大三、大四阶段,通常上选修课较多,这些课程与研究生课程也有衔接。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优秀学生,不如在大三、大四阶段,就严格地参与部分研究生课题,在真实情景下开展研究,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有助益。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印杰指出,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与学术学位不同,专业学位的教育应注重产教融合,培养标准也应与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接轨。

如今,中国已经拥有规模庞大的工程硕士、博士群体,这些人是未来科技创新、企业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主力军,但是,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的培养还是沿用以前学术学位的标准,对学生考核还是以论文为主。这已经不太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科技成果转化对国家创新至关重要,要想办法把论文转化成生产力,学校要多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必要改变现行的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大学和高科技企业一起培养学生。”印杰说,现在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头部企业,技术力量已经非常强了,在人工智能这样的新兴领域,企业在技术应用上完全走在了大学前面。

正是如此,已经具备了产教融合的基础,大学应该把门打开,乐于让工程硕士、博士参与企业创新项目,“教授们不要都想着让学生留下来做课题,要让他们在学习期间就参与企业的工程创新和技术创新。”印杰认为,这对学生和企业都很有意义。

他建议,要实现产教融合,还要明确工程硕士、博士的培养目标,不能单纯以发表论文作为学生的考核依据,工程图纸、国际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创新成果,都可以作为毕业考核标准。“企业不一定需要SCI论文,但肯定会需要这些创新成果。”

印杰进一步谈到,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也应开发更多面向这些学生的实践课程,教学也不能简单上理论课,比如可以参与一些团队项目等,根据不同职业需求进行设计完善。通过产教融合,来自企业的导师指导学生如何应用,大学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前沿的学术思想、技术,帮助学生得到两方面的支持。“这些学生毕业后,企业就可以直接用,缩短企业重新培养人才的时间,而不是像如今招到岗位还得再花一两年时间培养,才能够让毕业生融入企业研发当中。”印杰说。

当然,高校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把好几道关:合作的企业必须要有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找的企业导师必须是企业的核心骨干,且有足够的时间来辅导;高校要对企业提供的项目进行把关,看该项目的创新性是否能达到学校的毕业标准等。

在昨晚上海代表团举行首场“云采访”活动中,印杰还分享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个让他印象至深的数据:一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二是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了14年,“这意味着,我们国家新增的劳动力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之后,如何提升大学的培养质量,就是今后必须重视的问题。”印杰说。

■03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