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23年05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存款利率进入“2时代”

理财型保险、固收类基金被热推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多家银行存款利率进入“2时代”,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回暖。资料图

转眼已到孟夏,银行存款降息潮再度来袭,记者翻阅国有银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App,存款挂牌利率九成步入“2时代”。专家建议稳健型投资派转换思路,通过加大理财型保险、固收类基金等金融产品的配置,或可抵消一部分存款利率下行对整体收益的影响。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存款利率陆续破三

银行理财回暖

打开银行官网,市民崔阿姨望着存款利率发愁:三个月存款,年利率1.85%;六个月存款,年利率2.05%;一年期存款,年利率2.2%;二年期存款,年利率2.65%。“能买到的存单年利率都低于3%,5月国债也没买到,哪能办?”

崔阿姨的养老金代发卡是上海银行,出于稳健考虑,她习惯将闲余资金用于购买大额存单、储蓄国债,但她诧异地发现,该行年利率相对较高的三年期大额存单下架多时,购买门槛较低的“心意存”三年期品种也“消失”多日。

记者翻看多家银行App,发现这并非个案,国有大行的存款挂牌年利率多数“破3”;比如交通银行App显示目前没有大额存单产品在售,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年利率低于3%;建设银行App显示目前该行定期存款,三年期存单年利率为3%,其余期限存款包括五年期产品,年利率均低于3%;浙商银行已将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由3.25%调整到2.90%;少数股份制银行存单利率稍高,比如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在其公众号宣传,该行三年期存款年利率最高可达3.4%,但有一定购买门槛。

利率接连下行,存款搬家现象已隐现。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减约4900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13个月的多增。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开始回暖,广发证券依据普益标准覆盖行业情况估算,2023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在4月实现年内首次回升,较3月末增加1.2万亿元至26.2万亿元。安信证券研报则显示,今年4月,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自2022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回升。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得以修复,不少投资者申购理财产品的热情在升温。可崔阿姨坚持保守理财,她儿子告知其某股份制银行App上的三年期存款利息相对较高,且仍有额度,崔阿姨赶紧奔至该行开户,并将到期存款转存至该行。

理财型保险、低风险理财

渐成存款“平替”

在利率水平逐渐走低的背景下,大额存单为何仍被追捧。

“今年以来,股市没有明显回暖迹象,经济复苏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期内老百姓的风险偏好转变的概率较低,购买存款的热情依然较高,而大额存单安全性高,利率高于普通定存利率,3年期大额存单尤其受欢迎,所以部分银行仍然会出现额度不足的情况。”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介绍,2022年前三个月季度,大额存单利率整体呈下行趋势,不过去年四季度以来,2年期以内利率有所反弹,未来长期利率可能仍有一定下行空间,但是降幅有限。

转眼2023年已快过半,除了大额存单、国债、低风险理财产品,稳健派青年投资者中长期投资还有哪些选择呢?记者采访多位理财专家,他们认为理财型保险、固收类基金依旧是首选推荐。

刘银平介绍常见的稳健型投资产品还包括理财型保险和债券基金,“理财型保险包括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优点是稳定,缺点是流动性差;债券基金有的是开放式,有的有一定封闭期,波动性要大一些,不过投资收益也可能更高。不存在哪一种产品更好。”

“对青年人来说,保险可以为他们构建起拼搏的‘安全垫’。”邮储银行上海分行人士建议通过配置健康险、意外险,防止个人因病致贫、因伤致贫,将不确定的巨额财务冲击,变为确定的小额保费支出。通过年金险、终身寿险提前布局未来的退休生活,确保退休后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保险,能够减少的青年人的后顾之忧。”

该人士认为基金产品伴随着不同的风险等级,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权益基金,这可能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回报。稳健偏好的客户可以适当配置债券型基金。无论何种基金产品类型,基金投资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此外,黄金是优化资产组合收益、对抗通货膨胀、分散投资风险的重要工具。黄金并不是短期内实现高投资回报的投资产品,而是能在一个相对长的经济周期里, 实现购买力保值,抵御通货膨胀对财富的侵蚀。“青年客户要结合自身的需求与风险承受能力,度身定制长远的财务规划,合理利用保险、基金、黄金等资产,将不同类别的资产搭配起来,形成资产配置组合,从而实现收益获取与风险对冲的效果。”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