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23年12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读栗亮《江水清清到我家》 海飞:在长江的味道中

海飞

□海飞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从高原到平原,奔流万里,跨越中国三大阶梯。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但它却远比另外两条河更加福泽后世。可以说,长江是世界上有价值的黄金航运水道,缔造了中国经济发达、文化繁盛的三大城市群。当中华民族的先民决定把家安在滨水之畔时,他们是否会想到,日后长江会成为孕育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承载中华民族共同文化记忆的母亲河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我们国家最大的“绿水”正是长江,因此,保护长江,保护母亲河,便成为新时代中国生态保护的主旋律之一。令人振奋的是,十年禁渔、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禁航限航、持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严格措施的出台,都在向我们传递着党和政府保护长江的决心。

人们常说,伟大的时代应该有伟大的作品;我以为,在创作出伟大作品之前,应先有追求伟大题材的勇气。长江的生态变化无疑是这个时代值得我们大力书写的伟大题材。最近,我很欣喜地读到一部以长江生态治理为背景,书写渔家少年生活转变的高质量长篇儿童小说——《江水清清到我家》。作者是生于长江畔、长于长江畔的安徽马鞍山籍作家栗亮。通过这部聚焦长江东岸薛家洼生态变迁的作品,栗亮不仅回应了长江保护这一重大的时代议题,更用纯真澄澈的童眸,透视出在转型的阵痛之中,普通人是如何从小我利益中成长、蜕变为心怀家国的全过程。

这部作品谱写出了一曲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童年之歌。所以,听编辑介绍,本书出版后,入选“中国好书”2023年1-2月推荐榜、“中国好书”六一专榜、《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好书品读月度童书榜单、探照灯童书榜、百道好书榜、2023“桂冠童书”百强书目等专业图书榜单推荐,引起读者和业界专家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关注重大节点塑造典型人物

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我们的土地并非继承于祖先,而是向子孙后代借来的。”仅一句话,就说透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我曾在西北地区工作过25年,对环境保护与脱贫致富之间的关系深有体会。过去,环境污染不仅导致了新的贫困,更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了威胁。新时代以来,随着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天正变得更蓝,水正变得更清。

儿童文学创作和童书出版中,现实主义题材应该成为最受关注的方面。儿童文学应该如何书写我们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如何对时代画卷进行艺术表达? 这是给当下儿童文学提出的重大命题。长江的生态建设是全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栗亮抓住了从过去走向未来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用儿童文学创作回应了这一时代议题,因而《江水清清到我家》无疑也是儿童文学主题创作。

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作品展现了变革中的震荡。爷爷许水生这个鲜明的倔老头形象是全书的重要人物。许水生是在长江上穿梭了大半辈子的老渔民,坚守以船为家、捕鱼为生的人生信条,坚决不肯上岸生活。而这样一个固执的老人,最后为何转变观念,选择上岸开始新的生活,成为全书的主线。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群负责生态环保的工作人员耐心、细心和“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这是爷爷上岸的外因,但只起到推动作用;我们也看到了爷爷因为住家船失火给镇上带来了损失而感到愧疚,这是某种程度的内因,但又不是主要原因;最后,我们看到,即便是久经风霜、在江上打鱼的爷爷也渐渐意识到,要是再不停止捕鱼,再不上岸,就连最细的网眼也网不到鱼了。到那时就只剩没有生命、死气沉沉的长江了,那么像他这样依赖长江生活的渔民,既无法自处,恐怕也无颜面对子孙后代。

通过渔家女孩许船船和爷爷许水生之间的互动,以小切口,同时又能被儿童理解的方式,《江水清清到我家》映衬出了革故鼎新中的阵痛。但阵痛终将过去,爷爷的转变告诉读者,就连“老顽固”都知道了如何才能真正地守护薛家洼,守护长江,那么所有滨水而居的人更会肩负起自己的使命,让长江得到更好的治理,让它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以小故事展现大主题

现实主义题材儿童小说的创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这类小说要有儿童文学的轻盈、活泼,这需要作者有极强的构思故事和把握人物、情节的艺术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想要写出厚重的现实性,故事发生的背景就必须表现得极致“真实”,营造出一种当下生活的现场感,这对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现实主义的底色要如何营造? 我想,仅靠风景描写、环境描写显然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立足于小故事、小人物讲大故事、大主题。

《江水清清到我家》讲述了长江治理的中国故事,但栗亮在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展开大故事,而是通过讲述孩子们的小故事来表现长江边的生活。作品中,渔家女孩许船船与外省男孩马小龙的成长故事是每个孩子都乐于阅读的。许船船从最初的不愿意上岸,到后来在当地政府、学校的帮助下入学读书,并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成为班级图书管理员。马小龙在许船船的影响下,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慢慢走出,逐渐融入到集体中,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孩子。书中还有顽皮的孩子们在面对非法采砂船时组成了“英雄联盟”的故事,这些成长的小故事吸引着读者感受、理解和认识长江岸边的生活样态,以及生态环境对于每个人的影响。

作品中还塑造了一系列小人物:经常被爷爷许水生拒绝的当地生态综合整治工作组的刘组长,温柔又乐于助人的林老师,为江豚的生存环境而担忧的老专家等。有了他们,薛家洼的生活变得具有烟火气、生命力。

作者用一个个小人物,撑起了薛家洼生态综合治理的“蜕变决心”。因为有了决心,才有了行动,才有了一次又一次不怕拒绝的规劝,即使被冷脸以对,也无怨无悔。可以说,这些人物虽然是基层工作人员,但他们却是整个中国变革背后的人民力量。在真实的世界里,儿童是无法治理环境的,真正去落实保护长江政策的,是他们身边的成年人。所以,巧妙完成这些角色的塑造,也是对儿童文学作家现实主义书写的考验。

在长江味道中融入科学叙述

作为一部描写长江的儿童文学作品,长江是怎样的,长江里有什么,这些无疑都是孩子们关心的问题。

在这部作品中,栗亮用带有长江味道、水边味道的语言,表现出他对文学中的生活质感极唯真唯美的追求。书中对住家船上的生活描绘具体可感,特别是许船船与爷爷许水生的日常用度、吃食都有细致描写。对各种长江鱼类的生活状态,作者更是如数家珍,比如写野江鮰的特点是“琥珀背,白肚皮”;写江豚时,则很精准地描写为“这大鱼有约一个孩子身量大小,长着圆圆的大脑袋、小小的眼睛和两只粗短的‘胳膊’,没有背鳍,扑扑拍打水面的尾部看起来挺像鱼尾巴,但又肥嘟嘟的不是那么像。”书中还写了许船船在月下所见的江豚景象,在灵动中展现长江之美。”

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栗亮的观察也非常细腻。比如在综合整治前,他写到江豚因为找不到食物开始吃黄颡鱼:“江豚是不吃黄颡鱼的,因为它有很锋利的倒刺,吞咽的时候容易刮伤喉咙。这头江豚的喉咙里有好几道清晰的划痕,看来,它不是第一次吃黄颡鱼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那时长江环境持续恶化,食物越来越少,江豚饥不择食了。”而综合整治之后,江豚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在修整后的薛家洼步道,人们可以观望到江豚跃出水面。实际上,这一描述并不是作者浪漫主义的想象,而是来自真实的生态变化。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改变了岸上人民的生活,更改善了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

通过这些既有文学色彩又有科学叙述的细节,一本儿童文学作品纵向变得十分立体,横向变得宽广丰富,可信度也大幅增强,从而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表现波澜壮阔的时代篇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读完整部作品,我们会对薛家洼的绿色未来和美好生活充满自信,也会对马鞍山这座钢铁之城展开另一重浪漫的想象。我想,这就是对“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这句誓言最好的回答。

《江水清清到我家》,栗亮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

栗亮: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等奖项。出版有长篇小说《江水清清到我家》《江流北去》《渡江少年》《小岗村孩子的春夏秋冬》《阿树》,系列冒险小说《来自明朝的女孩》等作品。

海飞:历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中国少年报社社长,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兼总编辑。著有《黑戈壁》《孔雀石》《曾经西部》《童书海论》《童媒观察》《童书大时代》《童读大时代》《书是甜的》《国粹戏剧图画书系列》等著作。是我国“童书”概念的引入者,“童媒”概念、“童读”概念的创始者,中国国际童书展的倡导者。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韬奋出版奖,宋庆龄樟树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成就奖等奖项。

07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