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党中央批准,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印发了《全国青联改革方案》,自此全国青联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上海是2015年第一批群团改革的试点省市,改革正逐步为上海青联带来源头“活力”——青联的政治引领力更强了,青联的会员团体更有代表性了,青联工作与普通青年更贴近了。 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在即。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国青联的指导下,“在这座梦想之城,青联始终着力联系服务青年,广大青年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上海市青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青联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新时代群团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以扎实的业绩和昂扬的状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4-05 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在即。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国青联的指导下,市青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新时代群团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以扎实的业绩和昂扬的状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强化政治引领 与青年共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报告厅里举行的上海青联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座谈会上,3位市青联委员中的二十大代表——上海机场(集团)虹桥机场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一科党支部书记吴娜、上海地铁虹桥火车站车站站长高煜、奥运会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冠军钟天使作“我在现场听报告”示范宣讲,她们结合个人奋斗故事,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这是上海青联开展理论学习的一个缩影。 “在上海这座光荣之城,市青联始终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各族各界青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上海市青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下活全市各级青联组织“上下一盘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夯实委员工作室阵地,打响青联思政学习品牌,推动学习宣传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上海青联着力破解政治引领单一化问题,积极构建包含“红色大寻访”“青联读书社”“青联大讲堂”“青年讲师团”和“我为青年做件事”的“4+1”理论学习实践体系,推动委员强化理论学习,定期交流分享,将委员政治引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5年来,累计开展学习活动逾300场,覆盖青年超过10万人次。 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市青联专门成立青联委员专项工作组,紧紧锚定目标任务,围绕三个“聚焦”引领全市各级委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落地落细、走深走实。先后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等活动,“上海青联”微信公众号开设“青联热议”“青联委员说”等专栏,推送理论学习文章50余篇,刊发热议21期,分享委员学习心得88余篇。 服务中心大局 凸显青年投身高质量发展贡献度 极翼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壮坚是一名创业者,来自“上海青联”微信公众号的推文《3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复工复产,等你来申请》给了他解决燃眉之急的希望。2020年,针对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团市委、市青联联合上海农商行开辟绿色通道,提供30亿元融资规模助力企业复产复工。 “刚开始,我还不太相信,这能借到钱?我就给上面留的农商行联系人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周一中午申请,周四一早浦东分行行长就到公司现场办公。“整个过程,让我觉得有些梦幻,我们之前也对接过几家银行,从申请到放款,至少两三个月时间。这次一周就完成所有手续,非常快。” 据了解,项目发布一周时间内共收到有效企业申请1051户。短短几天内,通过团组织和金融机构各方努力,完成授信15户、2.4亿元,充分体现了上海服务青年企业家和创业者的“速度”和“温度”。 5年来,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上海青联创新开展服务在线新经济企业“伙伴行动”,组织“大手牵小手”国企外企牵手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出“创投基金支持创新创业计划”“青年法律服务团”等服务项目,服务企业逾460家。在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开展“走进”系列活动,搭建区企经贸交流平台,累计推荐项目投资逾百亿元。依托“长三角青年企业家高峰论坛”等合作交流机制,助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在科技创新最前沿,上海青联充分发挥在创新引领、引才引智等方面的作用,深化“科技U35”“科技之光 青年讲堂”品牌,搭建常态化技术交流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引领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重大技术攻关和重点科技项目建设。 “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是团市委“青”字号品牌项目。十年来,大赛始终致力于挖掘、选拔、培育一批代表上海产业方向、创新创业引领导向的青年创业示范群体。从首届百名参赛者到如今一届约2000个项目报名,大赛累计吸引逾1.3万个创业企业、超过6万名青年在“创青春”舞台上展现创新智慧、释放创造潜能。 团结汇聚青年 拓展新时代青年爱国统一战线 上海青联自改革以来,各级青联组织持续增强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政治责任担当。 “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创办于1999年,吸引了三地各界青年代表、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著名专家学者献计献策,论坛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成为一年一度三地青年的头脑风暴。在2023年举办的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上,围绕“中国科技创新与青年机遇”这一主题,三地企业家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创新创业等热点话题。“在先导行业中,三地青年的就业信息存在不对称的情况,而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打通了这点。”上海市青企协会员、仟寻移动招聘创始人兼CEO王向导说道。 在这座开放之城,上海青联始终着力团结汇聚青年,新时代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和海外交流工作得到有效拓展。在增强港澳台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方面,上海青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定期举办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承办“港澳青年看祖国”上海站活动,开展上海港澳青年政务训练营,这些活动覆盖了超过2000名来自三地的青年。 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市外企青年人才协会、市青年创业协会等青联团体会员联系基础上,市青联着力破解组织覆盖不健全问题,2023年新增吸纳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市律协青工委、市网络作协、市电竞协会等4家新阶层青年集聚的社会组织作为青联团体会员,切实优化团体会员结构。同时推动各区青联进一步培育、吸纳覆盖新阶层优秀青年的社会团体,2023年区青联平均会员团体数从4.8家增长到7家。 为切实汇聚青年人心,拓展新时代青年爱国统一战线,上海青联建立上海创新创业青年骨干库、留学归国青年和海外侨胞青年骨干库,对重点群体中的新阶层青年代表及时发掘关注、重点培养吸纳。截至目前,累计入库新阶层青年人数近1000人,市青联委员中新阶层青年占比已达到35%。连续四届举荐青年参加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累计推荐50余人。组织新阶层青年代表参加长三角青年企业家高峰论坛、两岸青年企业家(上海)交流活动、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为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力量。联合举办网络代表人士理论研修班,推荐知名网络作家、新媒体工作者参加培训。 联系服务青年 提升广大青年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兴领域从业青年群体人数逐步上升。青联委员石景宇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一大部分青年务工人员租住在“群租房”中,私自架设管线以及缺乏系统管理的现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他提交了《关于加快建设青年宿舍,给青年务工人员一个体面的“家”》的提案,建议因地制宜地建造“青年宿舍”,提升青年的城市归属感。 青联健全委员密切联系青年制度,广泛开展“青联思享汇”,汇聚青年智慧,广纳青年之言。成立提案和建议工作委员会,落实“一界别一年一提案”机制,面向市青联委员和各会员团体开展青年统战工作重点调研课题申报工作,推动专题调研成果转化为提案、社情民意、人民建议等,累计提出提案建议403份。依托委员工作室阵地,常态化开展“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70余场。 “在这座梦想之城,青联始终着力联系服务青年,广大青年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上海市青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许多青联委员都深感,“青联委员”这个身份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称谓,更是一份为期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责任”。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充分感受党的温暖,上海青联推出“万名困难青少年帮扶计划”,为全市1.8万余名困难青少年发放助学金932万元,开展“服务千村”400余次,在429个“希望小屋”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1100余次,公益捐赠超1.5亿元。为引领更多青年参与基层治理,推出《上海各级青联委员及团体会员常态化社区报到工作制度》,组建资源筹集、志愿服务、应急突击、社区治理、智力支撑等队伍。2023年,上海青联发起上海青联社区代配药专项志愿行动,组织全市委员化身“配药侠”,累计帮助超过2万个家庭。 推进深化改革、从严治会 让上海青联清新形象更加鲜亮 上海青联扎实贯彻落实《新时代深化全国青联改革实施方案》,2023年印发《新时代深化上海青联改革行动方案》,加强组织建设、持续深化改革。 自改革以来,在革新委员结构、增强政治功能、规范运行机制、整顿组织风气等方面努力探索,不断增强委员政治底色,强化作用发挥。 在严明委员标准上,上海青联突出质量优先。全市各级青联换届、增补工作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在坚持“提审分离”的前提下,前移关口,与公安、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联动开展人选资格前置审核,对“问题人选”实行一票否决制,把委员的政治性、先进性、代表性放在首位。 在革新委员结构上,上海青联突出重点群体。委员中党政工作者、企业负责人的比例大幅下降,一线劳动者、科技青年人才等比例不断攀升。 上海青年联合会的委员主要是由各会员团体推荐并经过严格的组织考察程序而产生。这些由会员团体推荐的青联委员具有显著的“群体代表性”,他们往往代表着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例如,37岁的“量子鬼才”陆朝阳代表着数万青年科研人员;彩虹合唱团艺术总监金承志则代表了一大批声乐领域的音乐爱好者;前国足运动员孙吉是全民体育和校园足球的积极推广者;而快递小哥柴闪闪则是上海快递员和外来务工青年的“代言人”。同时,由于有在会员团体中的表现作为基础,会员团体推荐的青联委员在履职上能更快地进入角色。 在规范运行机制上,青联出台了《上海市青联委员履职手册》《上海市青联团体会员工作实用手册》作为工作标准,以青联委员履职小程序为考核手段。制度建设突出“严管厚爱”,形成《会员团体管理》《直接联系青年工作》《常态化下基层》《提案建议工作》等制度,量化履职作业,把“软任务”变成“硬要求”,同时鼓励、表彰履职突出委员。各级青联也不断创新委员履职和激励机制,比如,浦东青联推出“委员轮值制”,由委员轮值组织活动;徐汇青联开展“满意在徐汇”走访,让青联委员深入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嘉定青联联合全区直属团组织共建青年社团,夯实社团基础。 在管理服务方面注重“跨界整合”,依托政协团青界别,联手建设委员工作室,进一步扩大委员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的联系面。通过建立界别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不断拓展界别工作空间,让每一位委员都有组织依托、有联络渠道、有平台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