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市民生活将有哪些新改善?2024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昨天发布,共安排10方面、34项。主要特点是“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普惠共享、更加注重补齐短板、更加注重功能提升。与2023年相比,项目总数增加2项,新增项目为17项,新增项目数量为近三年最多。 01 新增4000张养老床位、800张困难重度残疾人养护床位,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新增30个社区长者食堂; 新增30个乡村长者照护之家; 打造60条敬老爱老服务公交线路。 02 开办50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150个小学生爱心寒托班; 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7000个社区托育“宝宝屋”托额; 打造100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 为300户困境未成年人家庭进行“追光小屋”居室微改造。 03 新增筹措供应3万张以上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 建成35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 新增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4.5万人次; 建设改善1000间生产一线职工工间休息室。 04 完成100个公交站台适老化改造; 完成12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 更新投运400辆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 为50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05 为50万户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更换燃具连接软管和调压器; 建设150个社区微型消防站; 为8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智能水表安全监测服务。 06 建设50家开展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30家社区护理中心、15家社区康复中心; 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 07 新建30个社区市民健身中心; 新建改建60条市民健身步道; 新建改建150片市民运动球场; 新建改建600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 60个市民(职工)健身驿站; 新建改建60座口袋公园; 新增30座城市公园24小时开放。 08 新增1万个公共(含专用)充电桩、20个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完成1万个存量充电桩智能化替代; 完成1500个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 推出100家早餐工程示范点; 升级改造80家标准化菜市场。 09 完成2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 完成10万户乡村“美丽庭院”建设。 10 建设完善并规范运作353个“三所(派出所、律所、司法所)联动”纠纷调解室。 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普惠共享。注重实事项目的精准性、覆盖面,在市民一直关心的养老、托幼、安居、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延续和新增了一批需求大、反响好的项目,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二是更加注重补齐短板。安排了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事项目,着力补齐城市公共安全、“老小旧远”等短板弱项。同时紧贴市民需求,首次将广受关注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纳入今年实事项目。三是更加注重功能提升。在推进硬件类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功能导入类项目建设,持续增加设施资源,提升服务能级。今年34个项目中偏功能提升的有16项,为近三年最多。 本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