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做Citywalk,书店是专业的。上海书城日前联合青马文化与上海城市考古等专业机构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城市印记与文学回响”的Citywalk,吸引了大批读者来积极参与。据了解,这是上海书城第一次尝试做Citywalk,书店的天然属性也给这场活动注入了不少专业色彩。 这是一场重新认识上海的一次城市漫步。读者在“城市考古”联合创始人、上海史研究者陈寒松的带领下,从静安寺常德公寓出发,途经平安大戏院旧址、南京西路、美琪大戏院、重华新村,伴随生动讲解和实地探查,近三个小时的漫步结束在热闹的黄河路凤阳路口。路口东北角的苔圣园,如今是《繁花》剧迷打卡“至真园”的热门点,而西北角安静矗立着的长江公寓(旧名卡尔登公寓)则是作家张爱玲1952年赴香港前在上海最后居住过的地方。 这是一条精心设计的路线。如果说《繁花》里的黄河路代表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那么常德公寓、平安大戏院旧址等地就代表了更早的上海。而这些地方全都指向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未来。它们清晰地告诉读者,上海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在结束实地城市漫步之后,读者又来到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一场与Citywalk配套的讲座正在等待着他们。城市文化与电影研究学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汤惟杰副教授以文本与胶片两种介质的张爱玲作品为线索,带领大家重新感知上海,感受这座城市在真实与想象维度中的不同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重装开业的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也是《海上花》故事的发生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也是上海书城第一次尝试城市漫步活动,而“Citywalk+讲座”的模式显然也是一次重要的创新。不少读者反映,这种模式既有实地的体验,又有理论上的提升,让城市漫步更为立体化,也让他们收获更丰。对于上海书城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们会推出更多成系列的城市漫步活动。 目前上海做城市漫步的机构很多,但是由书店参与策划城市漫步,上海书城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书店做Citywalk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书店本就是阅读的重地,而Citywalk的实质正是“城市阅读”,这是一场阅读的碰撞;另一方面,书店有大量文学和历史人文方面的图书,所以更适合做文学或历史主题的Citywalk。再者,书店有很多的作者资源,他们对这座城市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这也使得“Citywalk+讲座”的模式成为可能,大幅提升了城市漫步活动的文化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