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3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5亿人仍坚持用QQ 你是其中之一吗?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在很多用户看来,QQ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更是一个承载着青春记忆的社交平台。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2024年了,你还在用QQ吗?如今,微信、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软件遍地开花。就在人们觉得这个诞生25年的聊天软件已经成为历史时,“仍有5亿人坚持用QQ”冲上了热搜。根据月狐数据2023年12月的统计,QQ月活跃账户数比微博和知乎加在一起还要多,达到5.9亿,完美诠释了什么才叫“姜还是老的辣”。

对于90后和00后QQ用户来说, 他们或许已经尝试过其他社交软件,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了QQ,有人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也有人是为了逃离工作。在他们看来,QQ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更是一个承载着青春记忆和情感寄托的社交平台。

青年报记者 陈嘉音

[关键词]

“精神避难所”

“我最受不了微信语音,明明十几个字能说清楚的事情,发了很多条一分钟长的语音,这是在浪费别人的生命。但是谁能做到下班立马切断和工作的联系呢?”

“微信是工作,只有QQ才是跟网友打成一片的地方,QQ就是生活呀。”

“QQ响了是惊喜,微信响了是惊吓。”95后小汪每天都会登QQ和微信。但是面对两个软件,却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当她打开QQ能看到:喜欢的主播出周边产品了,粉丝群的小伙伴们正在热热闹闹相互拼单;周末游戏里的公会要打25人团本,现在正在报名中;手游群里有人晒单抽出了稀有角色;什么群里又有大佬在晒“黑科技”了……

而一听到微信尖锐的提示音响起,她的第一反应是:“吓死了!该交的报表我是不是忘记交了?”

有相同想法的不止她一个,百度搜索“一听到微信响”,下面自动跟上的就是“特别烦躁”和“紧张心慌”。

对于不少打工人而言,微信是与工作高强度绑定的,而QQ这个“静静从成长中消失”的聊天软件似乎没有那么强的“班味”。对此,小汪分享道,QQ基本上都是同好们的群聊或小窗。但在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她常用的联系工具还是微信。“我最受不了微信语音,明明十几个字能说清楚的事情,发了很多条一分钟长的语音,这是在浪费别人的生命。”

“但是谁能做到下班立马切断和工作的联系呢?”谈到这里,小汪叹了口气。的确,城市的高楼、街道和广场,在地铁的车厢和商场区的咖啡馆,在24小时的便利店和餐厅,到处都是办公的地方。我们用软件开会、布置任务、交流工作进度,就连下班和周末也不例外。而一个“含班量”少的社交软件,就成为了90后和00后们的“精神避难所”。

“微信是工作,只有QQ才是跟网友打成一片的地方,QQ就是生活呀。”网友十八德曼说道。根据月狐数据2023年12月的统计,QQ月活跃账户数比微博和知乎加在一起还要多,达到5.9亿。因为功能丰富,不少人对QQ的喜爱甚至多于微信。

当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开始越来越模糊,也难怪有人说,95后和90后使用QQ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二是为了逃离工作。

[关键词]

“爱整活”

“QQ传文件巨好用,比微信强多了。手机内存不够我都存相册里,好多年前的照片也能联网下载。”

“微信发消息必须加好友,QQ在一个群里直接就能发消息,不光是我一个人觉得就为了捎句话,还得申请好友通过很麻烦吧。”

“我就差一个了,你们出了什么月饼?”去年中秋节互动活动,QQ流行与好友互相发送烟花超级表情。只要照做,就可随机获得一款月饼标识,标识共有六种,引得不少人开始了疯狂的“集卡”行为。

00后网友“乌雀”就是其中之一,当他终于得到一款叫“所得皆所月”的月饼标识后,马上转到了群聊里“开晒”。对于00后来说,如今“花里胡哨”的QQ,就像是一个虚拟的迪士尼,充满了无尽的乐趣与惊喜。

这些丰富多样的功能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用户间的互动体验,也增加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魅力。根据相关调查显示,2023年中,QQ用户25岁以下年龄占比最多。

“聊天时可以定制头像边框和气泡,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字体、颜色。你喜欢就可以天天换,不想看也可以关掉,这点来说就很贴心。”对于“乌雀”来说,这种“选择性”令他满意。

对比QQ,微信算是达到了“简单实用”,可产品的功能性也有点差。QQ可以轻松上传1G以上的文件和视频,不会压缩照片像素,可以屏幕共享、远程协助,还能发起群课堂、群作业、线上批改……尽管近年来各种新型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但QQ凭借其稳定的服务、广泛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功能,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QQ传文件巨好用,比微信强多了,而且我现在发朋友圈同时也会发空间。”网友“新时代赛博人生”说,“手机内存不够我都存相册里,好多年前的照片也能联网下载。”

在某些方面,QQ也可以是“i人友好型”软件。“微信发消息必须加好友,QQ在一个群里直接就能发消息,不光是我一个人觉得就为了捎句话,还得申请好友通过很麻烦吧。”一位网友锐评。

[关键词]

“网络身份证”

“对于当时年轻的我们,QQ号就像我们在网络世界的身份证,自然不会忘。”“QQ上有我所有的同学朋友,微信不过是工作,QQ才是社交的主战场。”“如今我们用什么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户用什么、大众在用什么,生活早已被柴米油盐推着走,QQ记录了我的青春。”

作为中国互联网社交领域的先行者,QQ已经走过了25载春秋。自1999年首个版本的问世,至如今坐拥5亿月活跃用户的庞大规模,QQ不仅稳稳占据社交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承载着无数用户青春的美好回忆,成为他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对于当时年轻的我们,QQ号就像我们在网络世界的身份证,自然不会忘。”1988年出生的小李如今已经鲜少使用QQ,但是他依然还记得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也还记得第一次养的QQ宠物叫什么名字。

对于那些经历过“非主流时代”的90后、95后用户而言,QQ无疑成为他们数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流行的QQ秀到个性化的QQ空间,再到让人陶醉的QQ农场和可爱的QQ宠物,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应用,都深深烙印着无数用户的青春回忆。正是通过QQ,他们不仅构建了丰富的线上社交网络,更在其中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看到“仍有5亿人坚持用QQ”的热搜,网友“极地飞车手”有些不满:“‘坚持’这两个字也不知谁写的,我2008年开始用QQ,到上大学的时候所有工作群聊也都是QQ。QQ上有我所有的同学朋友,微信不过是工作,QQ才是社交的主战场。”他的留言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

众所周知,在曾经更加庞大的QQ用户中,越来越多的人将阵地转移到了微信。就像网友“暴走诶”感慨:“我QQ还算用得比较勤,很明显能感受到列表里很多人已经把这款软件弃了。读中学时放假,两小时不刷空间就能漏掉几十条说说,现在即使两天不刷空间也不会错过什么。”

1991年出生的网友“Lovelyting”感慨道:“每次登录QQ也是工作需要,我们用什么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户用什么、大众在用什么,生活早已被柴米油盐推着走,有人说QQ是社交,有人说微信才是社交,我觉得都不是,QQ记录了我的青春。”

无论是QQ带来的“刺激”体验,还是微信中的“无聊”时光,它们都是我们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注脚,共同书写着我们的成长与变迁。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