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3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80位“女主人”组建乡村联盟

“她力量”助崇明民宿走向世界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国珊珊

    乡村民宿女主人联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受访者供图

目前,崇明登记备案的乡村民宿总量已达千余家,一千多家民宿有一千多个故事。崇明区成立的乡村民宿女主人联盟,让80位崇明精品民宿女主人汇聚在一起,为崇明民宿产业发展注入了一股“她力量”。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国珊珊

拓展“民宿+”吸引年轻群体

每一座民宿,都带着主人的个性。位于长兴镇潘石村的大田民宿,由三位80后小季、小曹和小邵打造运营。她们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工作后在城市快节奏的步伐里却愈发地想要回归儿时的纯净和自然,于是她们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开始了“民宿之旅”。

悠悠晚风,河水清清。傍晚,游客王欣欣吃过晚饭来到大田民宿旁的橘子咖啡馆,点了一杯网红咖啡“橘子特调拿铁”。“之前看到网上很多评论,对这里的咖啡赞不绝口,我就想来品尝一下这款特调咖啡,感觉非常不错。”王欣欣告诉记者。

这款网红咖啡的出现,得益于乡村民宿女主人联盟的“咖啡飘香”项目。目前,中国咖啡消费市场主力军以年轻群体为主,他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也是崇明民宿的目标受众之一,传统的西方咖啡饮品已无法满足年轻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咖啡也需要不断创新。看到这一机遇,乡村民宿女主人联盟依托上海市妇女儿童家庭公益服务创新项目,邀请上海特励咖啡女性社会组织咖啡师以点带面开展培训8场次,培训180多人次,助力民宿女主人打造崇明“本土化”的咖啡产品。

讲起自家的咖啡,大田民宿女主人之一的小邵十分自豪,“长兴岛盛产柑橘,咖啡师教我们把这个元素融合进去,特调出了这款柑橘风味的咖啡。很多游客前来打卡,专为喝上一杯橘子特调拿铁咖啡。”她表示,咖啡馆现在平均每天可售出150杯咖啡,会为民宿引流。小邵说,依托联盟的各项培训和考察学习活动,民宿女主人之间经常交流经营心得,让她们在事业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上结伴而行。

成为大学生暑期实习好去处

乡村民宿女主人联盟也为众多大学生牵线,为她们的暑期实习指引了方向。去年6月,区妇联联合上外贤达学院,开展了贤达湾“小海鸥”飞翔“民宿管家”暑期招募活动,28位女大学生同11家民宿最终达成实习意向。

上外贤达学院大三学生小饶在新河镇五星级民宿“拾花”度过了忙碌的暑期实习生活,58天的“民宿管家”工作经历让她难忘。提起女主人周勤,小饶忍不住向记者感叹:“周姐真牛啊,她还把崇明土布推介到了法国!”

周勤热衷于崇明本土文化的挖掘,为了保护崇明土布纺织技艺,在她创办的拾花、陌上舍民宿和玄奥乡村艺术酒店内,崇明土布元素随处可见,用尽一切心思将这项非遗文化介绍给广大游客。

“暑期实习让我对民宿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今后的职业方向也有了目标。我从周姐身上也学到了不少本领。”小饶告诉记者。

学习她、成为她,这种女性榜样力量也在周勤女儿的身上得到了延续。1998年出生的周雨昕,留学归国后成为周勤最可靠的“左膀右臂”,她组织了一支由5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年轻大学毕业生组成的民宿酒店管理团队,正用新想法和新理念,为崇明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她力量”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崇明区两会期间,区政协委员、绿华镇“桔苑”民宿的女主人陆慧慧,提交了一份《布草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提案,里面提到崇明布草洗涤公司分布不均、性价比低、不规范等问题,这也正是不少民宿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乡村民宿女主人联盟为我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大家经常一起探讨民宿发展中的一些经验和问题。”陆慧慧说,正是姐妹们的集思广益和出谋划策为她的政协提案提供了思路。

如今,乡村民宿已从“野蛮生长”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崇明民宿如何提档升级,实现精品化、集群化、产业化,引发业界新的思考,乡村民宿女主人联盟的女主人们也正在研究如何打造新媒体平台,整合民宿和文旅资源,探索“民宿+”融合新业态,在打造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崇明样板”,推动乡村振兴之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