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3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建筑应该彰显城市的温度

“上海创意设计讲坛”举行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建筑智慧是一种巧拨千钧的力量,是将视觉艺术、工程技术和人文关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能力。”昨天在EKA·天物举行的第四期“上海创意设计讲坛”上,上海创协建筑与空间设计艺委会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院长李翔宁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认同。

此次“上海创意设计讲坛”由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办,围绕“建筑的智慧与温度”的主题展开。主办方希望通过对当代建筑中案例的分享和展望,反思当代文化的异化,以建筑的智慧重拾社会关怀的温度。

在他看来,当代建筑的美学和传统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美学相比,具有很多新的含义。“建筑要对公共空间的体验和增进人的交往有所贡献,也就是建筑的‘智慧’与‘温度’。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中国当代建筑快速发展,为全球建筑文化贡献了‘中国形象’。其中‘快速建造’‘批判的实用主义’等都是当代中国建筑重要的关键词。这也是当代中国建筑对世界建筑的重要贡献。”李翔宁表示,对于中国建筑设计而言,与整个城市发展的宏大的趋势相比,关注日常性的“草根文化”有时候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建筑应该倾向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彰显城市的温度。”

对于未来建筑,李翔宁表示,“生物多样性”是探讨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投射,“自然建造”是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筑的智慧之一,其实就是和自然的关系。”主持人林明杰则谈到:“建筑设计承载了复杂的人性的需求和社会矛盾,好的建筑师是‘造梦者’,是充满爱心、通达人性的,好的建筑设计有智慧、有温度,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