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上一版   

 

2024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意大利作家沪上致敬马可波罗

文化使者不以山海为远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实习生 朱彬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实习生 朱彬

本报讯 马可波罗并不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欧洲人,但他无疑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无可比拟的地位,他的那部文化遗产《马可波罗游记》更是影响深远。意大利作家费德里克·兰皮尼昨天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这样说起他的这位老前辈。

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身处上海,回望自己的这位前辈当年的壮举,费德里克·兰皮尼是颇有感慨的。通过梳理古代地中海文明中古希腊至古罗马帝国时期的“中国形象”,费德里克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非常模糊,主要基于幻想和传说。相反,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远比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更深。

是谁造就并改变了这样的局面呢?兰皮尼说,古代中国人对西方如此了解,马可波罗是功不可没的。兰皮尼说,马可波罗后来写出了那部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图书在西方出版后,加深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也进一步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马可波罗就这样成为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使者。

马可波罗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对当时,也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哥伦布作为美洲大陆的发现者,也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忠实读者。这本书中介绍的地理和技术知识似乎对哥伦布的航海活动颇有启发。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可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从远东带到意大利的地理和技术知识。”兰皮尼说。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