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抱的安徽省六安市大化坪镇十分宁静,大山深处有一所干净整洁的乡村小学,这里是2007年由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出资援建的霍山县青枫岭东方希望小学,现在是六安市青枫岭村教学点。走进教室,里面坐着3名小学生,他们或读书或唱歌或绘画,而老师不见其形只闻其声,仔细找寻,原来老师的声音来自大屏,那是数百里之外的华东师范大学志愿者老师,对于这种隔屏授课方式,孩子们丝毫不觉有异,而上海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也已陪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走过一年多的时光。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志愿者认真备课 每节网课都全力以赴 “第一步,我们画出拇指姑娘的脸部轮廓和面部五官,拇指姑娘的眼睛是闭起来的,嘴巴在微笑,鼻子是圆形的……”美术课上,范子龙老师的声音从屏幕中传来,三个学生边听边作画,不一会一个个漂亮的拇指姑娘跃然纸上。 这里正在进行的是上海—六安“希望网校”的一节美术网课。三名学生围坐一起,令原本就没有坐满学生的教室显得有些空旷。小范老师不因为学生少,而对教学质量有丝毫懈怠:“我们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非常重视这个项目,常带领我们(志愿者)筹划备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每堂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 范子龙,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是一名研一生。她是上海—六安“希望网校”第一批志愿者教师,前后在3所学校授课,现在授课对象主要是六安市青枫岭村教学点的学生,平均每周上两节课。去年6月,她利用上海青基会和爱心企业提供的线下支教机会专程走访过这所学校。“青枫岭村教学点所在村落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人烟稀少。村里稍有条件的人家都将孩子送到了镇上就读。留在村里读书的孩子或来自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范子龙心疼地介绍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他们将面临失学。 即将下课之际,一个孩子一边快速涂写什么,一边嚷嚷:“老师,等一等!”小范好奇地问:“你在写什么呀?”孩子对着屏幕高高地举起画:“给您的惊喜!”原来她在画上写了句:“范老师天天开心!”这让小范开心不已。“我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不好,我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不是虚言,希望小学的孩子需要更多呵护与鼓励,总有一天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亭亭玉立。” 不一样的课堂同样的精彩 网络教学,老师在这头,学生在那头,不一样的课堂拥有同样的精彩。与青枫岭村教学点相似的一幕,也发生在大别山深处的天堂寨镇后畈小学。 “辽阔草原,美丽山冈,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灿,挂在蓝天上,有个少年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学生们看着歌谱,婉转清亮的歌声飘扬出山谷,数百公里之外的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琴房内,老师钟思晴的手指落到琴键,音乐如泉水般涌出,她盯着屏幕聆听学生的歌声。 一些偏远地区师资不充沛,比如天堂寨镇后畈小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音乐、美术等课程都是由主课老师兼任,让孩子跟着音乐哼唱,让孩子跟着图书描绘,就是上课主要形式,直到“希望网校”项目提供了专业的老师。 “我去年9月开始‘线上’支教,我的学生有非常好的乐感,上课积极性与接受能力都非常高,比如《萱草花》《夜空中最亮的星》,还有最近很火的《小美满》,稍加点拨,教一遍他们就会了,他们学《草原牧歌》,一边听音乐一边拿笔挥动,仿佛拿笔作皮鞭准备驱赶骏马。”钟思晴对自己的学生有满满自豪感。 对于钟同学的线上支教志愿活动,家人、同学和支教的学校都给予了极大支持。“每次线上教学都很流畅,没有出现过设备故障的情况,在学习歌曲时,我会让对接的老师将谱子打印出来,然后进行教学。”钟思晴说。 去年10月下旬,钟同学前往安徽六安学校实地支教。孩子们看到屏幕里的老师来到讲台前,特别激动。上课时,坐得格外端正,课后,层层围住钟同学要签名和电话号码,殷切地询问老师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一个小朋友给钟同学写了纸条:“上面写着我是照亮他们的一束光,祝我学业顺利,身体健康。”钟同学说:“其实学生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 多方携手 提供寓教于乐好网课 “老师是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引导者,更是带领莘莘学子通往精神世界的引路人。现在我们希望网校的支教志愿者有45名。”上海青基会上海-六安“希望网校”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2023年2月,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和共青团六安市委员会的共同协调下,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上海市希望工程和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大华公益基金会共同在革命老区安徽六安发起了品牌公益项目“希望网校”,一年多来,该项目已在六安市7个区县16所小学推广。课程种类从最初4门增加到了6门,分别是英语、美术、音乐、朗诵、科普、法治,共开设班级46个,总课时量约1000课时。 “希望网校确实为我们学校填补了一些课程的缺失,目前我们四年级对接的是一堂朗诵课,六年级对接的是一堂英语课,两节课下来,我觉得上海这边的高校志愿者老师非常负责,备课很充分,而且与同学们的互动很多。”六安希望网校的实施学校老师表示,这种直播教学的互动性与以前录播模式的网课纯粹的灌输不同,同学的反馈老师可以立即接收到,并与同学迅速交流、指导,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教学的质量。 调试线上教学设备、解锁直播授课的N种方法、交流激励学生的经验……在六安希望网校的交流群里,相隔百里的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上好网课的若干种小妙招。 目前,上海-六安希望网校的授课老师(志愿者)来自上海的4所高校,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美术和朗诵课程,华东政法大学的普法课程,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课程,上海师范大学的音乐和科普课程,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就这样通过网络一点点汇入到六安。今年,在上海团市委、上海市合作交流办等各方的支持和指导下,将继续扎根教学一线,努力拓宽项目覆盖面,同时通过实地支教、六安师生看上海等形式丰富项目内容,用更多思考、更多沟通、更多耐心,托起希望小学、乡村小学孩子们更美好的童年。让公益的力量穿越山海,播撒新时代的希望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