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验房,4月16日入住,上海淮剧团青年创作者夏锐体会到了“浦东速度”。“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创作空间。”笑容洋溢在这个95后小伙儿的脸上。昨日下午,上海文化人才之家浦东世博璟尚项目正式投入使用,130余名青年文化人才喜迁新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为入住人才代表颁发钥匙。该项目由市委宣传部和浦东新区共同打造,将提供250套房源。 青年报记者 郭颖 体验 交通便利配套齐全还可欣赏滨江美景 老家在贵阳的夏锐,三年前来到上海发展,刚开始跟人合租,诸多不便。“因为我要创作,需要用到乐器,晚上就会影响室友休息,所以有顾虑。”夏锐告诉青年报记者,所以他一看到单位发的“人才引进房”招租通知后,立刻便提交了申请。 夏锐这次租的房子有71平方米,两室两卫,家具家电齐全,拎包入住。“这里交通便利,只要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地铁站,半小时就可以抵达我们位于浦西威海路的单位,周边超市、餐饮、运动场所等各种设施都很齐全,居住环境跟以前比是一个天一个地。”夏锐说,原来租住的房子,租金压力也很大,现在享受补贴、使用公积金后,租金是他可以轻松承受的。 夏锐还养了两只猫,所以他选了朝南的房子,这样猫咪就可以经常晒晒太阳。说话间,猫咪仔仔欢快地漫步在客厅、阳台、卧室。“有了宽阔的居住环境,我现在通宵就可以把作品完成。” 大剧院艺术中心上海歌剧院合唱团男高音郑瑶用一曲高亢的《饮酒歌》庆祝大家入住。“我们单位明年即将入驻上海大歌剧院,距离这里只有4.5公里。”郑瑶已经开始憧憬自己一边骑车一边欣赏滨江美景的上班之路。 上海音乐厅管理有限公司的洪婧也是此番入住居民之一,她的楼上楼下还住着不少公司里的同事。“这里最让年轻人满意的是有健身房、游泳池,附近还有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方便看演唱会!” 服务 让上海的文化人才住有良居、居有心安 作家、记者、教师、音乐家、戏曲演员、美术馆员、博物馆员……浦东世博滨江的这座公寓楼,吸引了不同领域的文化人才相聚于此,成为楼上楼下的左邻右舍。 记者看到,公寓注重文化为核,走进内部,从楼道氛围,到内部装饰,从家电款式选取,小到细节布置,无不体现着文化元素的精致用心。公寓整体色彩以暖色调为主,材质上则钟情于木质和皮质的选择,加之绿植环绕的共享图书角、春意盎然的装饰画,让宁静和舒适在回家的瞬间便充盈心田。整个社区配套齐全,除了自带健身房、室内泳池、运动公园、社区泛客厅等公共配套,还有城方专业团队提供贴心周到的管家服务,让文化人才住有良居、居有心安。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 浦东世博璟尚项目选址世博地区,缘于此区域叠加的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新锐的未来气质。 该地区定位于集聚文体旅资源、敞开怀抱的“世界会客厅”——周边不仅有中华艺术宫、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世博展览馆、世博中心等世博会永久性保留场馆,也有上海宋城、东方体育中心、前滩31演艺中心等文体场馆,还有即将建成的上海大歌剧院、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到2025年,世博地区的展演观众座席数将突破6万个,文体设施建筑体量将突破115万平方米。 根据最新统计,浦东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已达0.278平方米,比5年前增长近三成,已超过全市“十四五”0.23平方米的目标。 “随着这一大批文体硬件设施的建成,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文化人才,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双轮驱动?如何才能更好激发文化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重大设施从建成到用好、从各自为战到集群绽放?”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公寓仅仅是一个小切口,目的是推动实现人与城、局部和全局、现在与未来的相互赋能,推动浦东从‘文化高地’升级为‘文化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为文化人才提供服务的“引领区文化人才服务联盟”正式成立。联盟首批成员覆盖喜马拉雅、阅文集团、东方艺术中心、保利国际影城、西西弗书店等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将一体推进标准、服务、产品相融通,以高服务标准、强资源共享、优特色服务的创新服务体系,确保文化人才服务好、体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