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开幕

名家名剧名角“润”色江南岸

青年报记者 冷梅

4月23日,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演艺大世界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上海黄浦文旅集团发起、联合沪苏浙皖十一家演艺集团和高校共同举办的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暨演艺大世界高峰对话正式开启。

伴随高峰论坛,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也宣告正式开幕。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将于今年4-7月举办,以“润”为主题,通过八部优秀作品集中展演中华名人、名家、名角剧目,展现长三角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展现了当代戏剧艺术的创新与活力,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青年报记者 冷梅

演艺大世界打造演艺核心示范区

行至第三届,2024年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将首次在浙江开设分会场,进一步加深城市间文化交流的维度,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互动。同时,本届戏剧节还将开设“演艺大世界首期演艺管理高级研修班”,黄浦文旅集团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流行音乐舞蹈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深化产教融合,合力培育优秀艺术管理人才。

在“演艺大世界长三角城市戏剧节高峰对话”中,相关业内人士共同探讨如何聚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共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演艺大世界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王玉峰率先解读了“演艺大世界”的品牌内涵,它包含了演艺品牌和演艺街区两个维度展开。演艺大世界立足于区位优势,形成了演艺业态与其他文旅业态、文化街区深度融合的新发展态势。目前,除了传统剧院,演艺大世界覆盖的演艺新空间已达到了89个。未来,也将以演艺街区建设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有剧可看、有友可聚、有物可购、有景可赏的“四有”演艺核心示范区。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东亮、演艺大世界艺委会委员、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滕俊杰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其创新转化及创造性发展”这一主题发表演讲,共同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演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激发演艺创新活力,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演艺大世界未来的发展道路献计献策,共同推动演艺大世界的繁荣发展。

“润”色长三角地域文化新图景

“润”寓意长三角地区文化共生,润泽一方水土。第三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首次设立了浙江分会场,强化了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旨在让每个长三角城市都成为展现鲜明个性的“主角”。由黄浦文旅集团出品的话剧《孟小冬》在开幕演出后,将前往浙江分会场,为观众提供了跨区域观演的机会。而浙江演艺集团为沪上观众特别推出了为期一周的“浙江演艺集团演出周”,集中上演话剧《思凡·陆小曼》、杂技《七彩宝莲灯》、舞剧《风起大陈》三部作品,展现浙江丰富的文化艺术面貌。

增设分会场是本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的一大创新举措,进一步加深了城市间文化交流的维度,加强了区域间的文化互动,扩展了文化影响力的“朋友圈”。

开幕式上,首期演艺管理高级研修班正式签约开班,黄浦文旅集团与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流行音乐舞蹈学院代表在现场观众见证下,进行了开班仪式暨合作院校签约仪式,象征着长三角区域内高等教育机构与演艺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本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汇聚了来自沪苏浙皖四地的杰出剧目,表达文化名人独特的风格和个性,以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历史的深远意义。由黄浦文旅集团出品的话剧《孟小冬》作为本届展演的开幕大戏,当晚在中国大戏院隆重登场,同时迎来该剧的首发首演。越剧《追鱼》、锡剧《苏东坡》、新版庐剧《梁祝》、音乐剧《有一天》、话剧《思凡·陆小曼》、音乐会《良辰美景》以及魔术谍战剧《明家大小姐》也将在整个展演季中陆续登场。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