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青春建功中国式现代化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临港创业 在临港扎根 在临港逐梦

年轻的城也是年轻人的城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进博会临港展示区志愿者。

潮起滴水湖,青年向未来。青年是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赢得青年,就能赢得城市发展的未来。如何吸引年轻人来到临港、留在临港、扎根临港?临港新片区不断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新途径、新方式,助力打造让年轻人钟爱的“年轻的城”。搭建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平台,让年轻人在临港热血筑梦;提供丰富的青年活动和大学生实习机会,增加青年和城市的黏性;推出多样化的婚恋暖心服务,吸引年轻人在临港成家立业……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新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助力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和创新链形成闭环,正是创新大赛的意义所在。在临港这座“未来之城”,临港团工委以赛为媒,举办“上海·临港杯”人工智能全球创新大赛暨港澳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赛事面向内地及港澳在校大学生,以企业出题、高校参与的形式进行,由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学者担任评委与导师,围绕“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全球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其他赛道”等三个内容方向,进行作品征集,选拔优秀创新产品与服务,拓展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场景,在行业技术前沿领域展示风采。

思维碰撞,智慧迸发。在大赛中,广大青年学子热情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也通过大赛进一步了解临港新片区,积极参与到临港科技创新的热潮中来,展现青春才智,实现人生价值。

近年来,临港新片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创平台和各类专业孵化器,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临港新片区团工委邀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首批14所高校一同开展“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共建签约仪式,让更多的青年通过高校了解临港新片区这一“开放”“创新”的国家战略承载地,实现高校与地区、人才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此外,积极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通过与复旦临港产业化创新平台合作,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常态化场景,提供延续性支持,助力更多的创新创业团队实现梦想。北京大学临港国际科创中心入选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实验室,推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技金融注活水高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如何将订单、支付、物流数据整合并有效应用,为临港新片区的航运物流、跨境电商、国际金融等多个行业提供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新动能? 临港团工委牵头成立临港新片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压力测试青年建功联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压力测试组建青年联盟,探索制定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助力金融创新发展。

服务贸易和科技金融这些颇受年轻人青睐的产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临港工作。围绕科技金融这一行业热点,临港团工委通过组织“走进园区”系列活动,开展青年分享交流会,为新兴金融助力前沿产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此外,结合青年实地调研,临港团工委组织多场高校学生看临港活动,让临港新片区内的企业青年能够更深入了解临港的发展,让新片区外的青年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临港,共同助力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证,也是中国特色金融事业建设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促进临港新片区团组织间的沟通交流,持续引领广大青年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工作等“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奋进攻坚,临港团工委不断强化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青”字头品牌建设。以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产业促进中心青年文明号为例,自2020年成立以来,主要承担培育打造上海金融第三极“滴水湖金融湾”的重任,在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建设目标的指引下,产业促进中心青年聚力“跨境”和“离岸”功能培育;通过搭建产业研究、新兴金融、离岸贸易、高端国际航运、涉外法律等功能平台,以生态式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先后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22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提升人才归属感解决社交和婚恋难题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临港新片区打造人才强磁场,多层次、多维度、多方面提升人才的获得感、满足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如何帮助青年人才拓展婚恋交友空间,帮助青年人才解决在社交、婚恋等方面的困难? 临港团工委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把温暖传递给青年。围绕青年交友,打造相亲交友品牌活动。临港团工委举办临港青年爱情节暨520集体婚典活动,组织面向新片区52对不同行业新人的集体婚礼活动。

在参与集体婚礼的新人中,既有夫妻双方都在临港工作的,也有一方在临港工作,另一方因为看好临港新片区未来前景,计划来临港发展的。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临港,留在临港,扎根临港。谈及参加临港集体婚礼的感受,一位参与婚礼的临港高校老师告诉记者,“我和妻子是2021年结婚,不过之前因为各种情况,婚礼一直推迟。这次的集体婚礼不仅圆了我们的婚礼梦,而且非常有仪式感和氛围感。”这位老师的妻子告诉记者,“我很看好临港新片区的规划和发展前景,等我博士毕业后,我计划在临港新片区工作。这里环境也很美,我打算让我父母也来临港。”

《临港新片区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试点建设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聚焦让青年在临港更好成长、更快发展,围绕“就业服务”“创新创业”“安居保障”“生活服务”“教育服务”“青年引领”等6个方面提出20项支持措施,着力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大力营造推动青年事业、爱情等各方面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此外,临港团工委常态化开展“临港佳缘”系列品牌相亲交友活动,全年举办活动20余场。为充分了解和回应临港青年的多方面需求,临港新片区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临港新片区青年工作联席会,在支持青年婚恋、住房、就业创业等方面形成各部门合力。

让青年人安居乐业推动青年和城区双向奔赴

如何推出满足青年人差异化需求的服务? 临港新片区不断拓展新方式、新途径,扩大青年“朋友圈”半径,将青年放在城市发展的“C位”。对于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搭建增长职场技能的平台;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周末趣味活动,留下专属于临港的独家记忆;对于年轻爸妈,提供多样化的亲子趣味活动,并开展爱心(寒)暑托班项目……

以临港新片区青年中心为阵地,全年开展500余场活动,面向青少年,开展手工香薰等DIY活动,打造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手课程,激发青少年的创意思维;面向青年,提供吉他音乐课等公益课程,丰富临港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造青年发展型社区。目前,青年中心的服务对象基本上覆盖了从儿童到青少年再到成年的全年龄层对象,着力打造成为青年发展型社区。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当越来越多青年“常驻”网络,临港新片区团工委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完善新媒体矩阵,打造优质内容品牌,让团组织触手可及。每周发布一期《临港新片区青年新闻联播》,每年拍摄制作《临港新片区青年网络春晚》。上海临港青年公众号和视频号作为宣传主要阵地,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和青年工作宣传等工作,凝聚服务青年的网络阵地。

从社区治理到深入感受国家战略,临港团工委开展面向大学生的品牌活动,帮助青年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临港团工委组织50名大学生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扬帆计划”参与和感受国家战略的建设氛围;临港英才训练营连续举办至第五期,为临港新片区各行业各领域青年搭建交流互鉴,了解临港的机会,累计培养优秀青年200人。开展社区青春行动计划,发挥临港五所高校集聚的优势,促成临港五所高校全部二级学院团委与临港地区全部居委会实现一一结对,为高校学子提供社会实践平台;组织开展“3·5学雷锋”青年净滩绘堤等校社合作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上海进博会临港展示区100名志愿者的组织工作。此外,为有效解决双职工家庭白天无人带娃的难题,临港团工委围绕托育需求,在园区、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爱心暑托班。

青春风采

立足岗位建功展现临港青年风采

临港团工委充分发挥“队、号、手、岗、赛、盟、团”七位一体建功育人体系,聚焦前沿产业、高端航运、营商环境等方面,全年共计组织6家单位开展市级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组织3家单位开展市级青年突击队创建、组织11家单位开展市级青年文明号创建,激发青年在岗位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以创建促学习,为青年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临港新片区各团组织、青年集体先后实地开展互学互访,展现临港不同岗位上的青年风采,共同分享在临港奋斗的青春故事和共同对于临港的美好期待。

上海临港产业区公司市重大产业项目青年突击队、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服务发展青年突击队、上海临港新片区集卡服务中心青年突击队等三家单位获评市级青年突击队。中建玖和华东区域玖里书香团队、临港产业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园区管理部、中建二局华东分公司书院社区项目部获评上海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滴水湖消防救援站团支部获评上海市基层典型团组织。还有许多青年集体和个人持续书写在临港的奋斗故事……

各行各业的青年在临港新片区与年轻的城一起踔厉奋发,奔涌向前。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