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青春建功中国式现代化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版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摇篮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顾俊杰。

    罗宇晨。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去年,22岁的世赛冠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青年教师顾俊杰破格享受副教授待遇,成为全校享受这一待遇最年轻的教师。从2021年留校迄今,顾俊杰已经培养出多名青年才俊。他带教的学生罗宇晨,在去年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夺冠。

这些年,上海版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上海鲁班”蝉联世赛冠军

顾俊杰被誉为“上海鲁班”,是世赛金牌获得者,也是“毕昇工坊”“中文+技能”云上课堂的精英讲师团讲师。去年,22岁的顾俊杰荣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小时候,顾俊杰看着当车床技术工的爸爸把一个个毛坯圆柱体车成很漂亮的活件,觉得特别神奇。秉持子承父业的想法,顾俊杰来到上海版专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就读。

为冲击世界职业大赛桂冠,顾俊杰刻苦训练。当遇到技术瓶颈,他首先会选择复盘,当遇到自己复盘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他会和教练、专家团队找解决方案。

时间回到2022年,北京时间10月16日,在瑞士阿劳,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比赛现场传来喜讯:代表中国参赛、来自上海版专的顾俊杰获得该项目金牌。这是我国在世赛舞台上获得的首个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冠军。

中国印刷业一直致力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我国印刷业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充分发挥国内、国际技能大赛的作用,推动职教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不断促使职业教育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互适配、相得益彰。

从2012年开始,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承担世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参赛选手选拔和集训组织工作,上海版专派出参赛选手,2013年首战即获世界奖牌。上海版专凭借悠久的印刷类专业办学历史、优渥的师资力量和强劲的软硬件实力,成为第43、44、45、46届世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牵头集训基地,让世赛中国集训基地连续在此落地、生根、开花。

带出弟子勇夺全国冠军

2023年9月16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开幕,这是我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大赛上,上海版专派送的选手罗宇晨,凭借精湛的技艺,在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上拔得头筹,获得金牌。

2002年出生的罗宇晨,其带教老师就是顾俊杰。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两人的岁数却只差了一岁。

“顾老师是世赛冠军,别看他只比我大一岁,但他教学很严谨。我向他提问后,他会飞快地演示给我看,但若同一个问题重复提问的话,他会让我思考。训练时对我们要求也比较严。”罗宇晨说。

2022年,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罗宇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技能学习之路。

去年3月份开始,罗宇晨就和其他5名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的同学一起参加集训。罗宇晨透露说,和其他几位同学比自己属于外行。但好在从小喜欢拆修玩具,他的动手能力较强,平时训练的时候又格外刻苦。

回忆集训的经历,罗宇晨用了一个字“苦”,“每天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实训,老师下班后不允许我们独自操作机器。我就回到宿舍自己总结,练习模拟软件,做印刷机故障的排除题目,每天的训练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

作为应届毕业生,这两天,罗宇晨面试了一家包装印刷厂。他非常看好印刷行业的前景,“很多人一想到印刷就想到书、杂志,但其实商品包装印刷应用也很广泛。这个产业未来会蓬勃发展。”

青春使命

筑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斌表示,世赛已成为上海版专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一方面,通过国际比赛可以了解到国外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先进技术标准,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对学校内涵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层层选拔建立长效机制,在此过程中利用鲜活的典型,从学天边到学身边,培养学生崇尚技能的兴趣和专业素养,营造勤奋学习、争做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正如世界技能组织首席执行官大卫·霍伊考察访问上海版专期间所叹:“世界技能大赛的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这所学校师生的血液里。”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版专已走过70年光辉历程,为我国出版印刷传媒业培养了7万多名高层次技术骨干和行业高级管理人才。自建校以来,上海版专始终坚持以职业教育为己任,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艺术眼光和创新意识的出版印刷传媒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目标,自觉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创新打造“大赛引领、全真训练、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融通”的人才培养“版专模式”,成为出版印刷传媒高技能人才培育的有效途径。筑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校内培训选拔、大赛历练等方式培养出一批批出版印刷传媒高技能型人才,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于办学全过程。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