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人民城市建设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昨天下午,第二届“上社青年讲师团”成立,六大专题课程菜单正式发布。一群“双轮驱动型”青年又将开启新里程,带着理论热度和思想深度奔赴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田间地头,在宣讲中历练,在奉献中成长。 “上社青年讲师团”立足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科学研究”双轮驱动特色,既发挥科研人员理论功底强的优势,又发挥社会科学院在决策咨询领域的独特优势,充分调动中青年科研人员的活力和能动性,开展宣讲。目前,六大专题已经形成,包括: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人民城市建设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和乡村振兴与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 授课方式上,讲师团主要采用“集体备课、预约授课”的形式,面向机关、研究所的各党、团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还重点向校外合作单位输出优质课程内容。授课内容上,针对不同授课群体,分为思政课程、主题党课和专业课程。 记者获悉,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上社青年讲师团”也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此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相关布展活动中,意外发现了一本《共产党宣言》,这也是全国第12本、上海第5本由陈望道先生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回顾发现过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借由这次发现,大家对于这本经典文献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次,在专题课程中,就有关于“上海早期红色文献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备课。 第二届上社青年讲师团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员李健介绍, “上社青年讲师团”成立于2020年6月,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领导,院党委宣传部、院团委、院青管中心等部门组织指导的中青年理论宣讲团体。通过成立“上社青年讲师团”,选拔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善于宣讲的优秀青年理论工作者,既是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员、落实市委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要举措,也是为社会科学院高端智库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和人才储备、为社会提供智库服务的有效途径。 从功能定位上,讲师团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传播者、引领者和践行者。讲师团以深入学习和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全面提升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能力水平为着力点,自觉承担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讲师团也是党和国家、上海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宣传队、“轻骑连”。让青年科研人员担当政策理论的宣传员,推动国家政策在广大群众中的进一步普及,深化群众对党的政策的理解,打通基层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讲师团也将是这群青年科研人员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贡献力量的专业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