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近日,一辆大型货车开进了嘉亭荟城市生活广场南里二层,而且一停就是一个多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货车,而是首次在这里展出的保时捷车模移动博物馆。此次的展览,通过400多辆车模,诠释了文化、历史和精神的传承,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驭梦而行”之旅。 在这座移动的博物馆里,参观者可以将品牌75年的跑车演变历程尽收眼底,一睹从费利·保时捷打造的传奇初代356“No.1” Roadster,跨越至代表品牌燃油车顶峰的新款911 GT3 RS;从上世纪50年代单一的银色赛车,到带有各种赞助商漂亮拉花的赛车……许多见所未见的概念车和各类为品牌服务的车辆,都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 体量如此之大,品类如此之全,它们的拥有者并不是机构,而是个人,那就是85后上海小伙周琪炜:“车模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就像这个小小车模展的主题:‘驭见方寸’的寓意,你可以通过掌心方寸之间的一个车模来了解一段历史。”说着,他带记者来到货车的车厢里面一一介绍起来,如数家珍。 只见,两排木头架子整整齐齐地贴在车厢的左右两侧,一辆辆车模被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一个个格子里,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所谓螺蛳壳里做道场,在靠近车头的部分,还摆放着几本介绍赛车历史的书籍和一件赛车服。 “这是你能通过模型看到的最老的保时捷了,它诞生于1900年,是天才工程师费迪南德·保时捷用自己发明的轮毂电机打造的一款纯电动车。”周琪炜指着一辆由前轴轮毂电机驱动的Lohner-Porsche Electromobile电动车车模说道,“你看,前轴两个分别输出2.5马力的轮毂电机能让这辆电动车以最高37公里的时速行驶,革命性的工程设计在1900年巴黎世博会一夜成名。现在,保时捷通过纯电动跑车Taycan和更多的纯电车型续写着当年的初心。” 据介绍,这辆车模只有在奥地利的一家非常小众的专门收藏关于费迪南德·保时捷历史的私人博物馆中才能买到,周琪炜一看价格要250多欧元,一时没舍得买。但从踏上回国的航班起,这个车模迷就开始后悔了,现在展出的这辆车模是后来通过代购渠道获得的。这一次的经历,也让他更加珍惜每一次与心仪车模的邂逅,虽然车模的价格都不菲,但是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每次去到一个地方,拜访当地的博物馆成为他最重要的行程,甚至还会在当地买一个行李箱,就为了装下自己新收集到的车模。 在这辆车模的隔壁,记者发现了一辆手工制造356车身钣金的白蜡木模型,显得尤为特别,难道保时捷还造过木头车吗?面对记者的疑惑,周琪炜笑着回答:“当然没有,至少356没有。”原来,在奥地利格明德,工人以纯手工方式打造最早的那批356,这个全尺寸的白蜡木框就是当时用来敲打356车身用的模具。“与其说是‘模具’,不如用‘模型’来形容这个框架更恰当。即使是最熟练的工匠也需要耗费至少90个小时,才能打造出一款完美无瑕的356车身。”周琪炜补充道。这套来自汉斯—彼得—保时捷“梦工厂”博物馆的模型套装很好地展示了木质模型与真车的关联。 周琪炜告诉记者,这次展出的车模只是他所有藏品中的一部分,11年来,他以每年100辆的速度从世界各国的各种途径收集自己的心头好。 记者发现,这些车模大多数都被保养得很好,干干净净,呈现出原有的色彩和涂装,但是有一辆是一个例外,全身脏兮兮的,特别“碍眼”。原来,这正是周琪炜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特地打造出来的特殊效果,它有自己的专业叫法:“完赛版”或者“脏版”。 这类车模主要是通过特殊的制作手法呈现出赛车经历过比赛历程后,车身或被排气管的尾气熏黑,或沾满灰尘和轮胎橡胶,甚至因为赛道事故而“挂彩”的状态。就如同保时捷会“封存”冠军赛车的比赛痕迹一样,这些车模以真实的比赛状态,铭刻了冠军的荣耀。“你现在看到的这辆2017年勒芒24小时全场冠军、2号919 Hybrid赛车,我就是参考了当年赛车完赛后的多角度照片,将车身上那些灰尘和橡胶痕迹尽可能地通过模型涂装工具来还原,最为传神的是比赛完成后轮胎上沾满的‘胎屎’,也就是掉落在赛道上的轮胎橡胶颗粒,通过一个极具创意的手法还原了出来。”周琪炜说道。 当记者问到周琪炜平日里收车模的标准时,他表示,基本上能收则收。另外,他也会去查找一些相关资料,比如这辆赛车的成绩、这个车型的意义,以及背后的其他故事,有了了解后,便会去寻找它的模型,然后将其收入囊中。 采访临近结束,周琪炜告诉记者,由于车模的数量实在庞大,藏品都被寄放在各处,对于今后的计划,希望可以有一个更舒展的空间做一个更全面的展览,将汽车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