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家、工作室、展览馆、露天电影院,甚至是民宿都装进一间房子里,需要几个步骤?一个零装修经验的小姑娘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来打造这个多元复合空间,最终却建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dream house,也过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 没有装修经验的她,用四个月在放空 25岁的孜然君,她的生活态度和外表看上去一样帅气。三年前,她还在上海的广告公司里没日没夜地加班,当她发现自己工作力不从心,生活繁复而机械时,她毅然决然地辞职去鼓浪屿的一间民宿当义工。 原本只是给自己一年的假期来放松和调整,谁知道,在这个阳光充沛、绿水青山的小岛上过惯了出尘离世的悠哉日子,就再也回不去原来的生活了。 “厦门的氛围更生活化,在这里感觉什么都可以慢慢来,慢慢来也可以做得很好,如果你在北京和上海,慢下来真的不太可能。”而在这里,孜然君可以花上四五个月来放空,装修进度没有半点进展,别人看着奢侈,她只不过是因为坚定了要将房子改造成自己想要生活的样子,才小心翼翼不敢轻易下手。 要知道租下一间300平方米的毛坯房,对于零经验的孜然君来说,当下的脑子是一片空白的。最初只是因为离开原先工作的民宿,要找个住处,随口问了中介,就被带到了这间毛坯房,因为夜色太深,因为临时起意,孜然君其实并不完全清楚她拍板签下5年合同的这间房子究竟是什么构造,究竟有多大。直到签完合同,房东问她要不要再看看房子,她这才知道这间复式的楼上还有个偌大的露台,另外一边竟还有两层,完全是惊喜到傻眼。 她在放空的那几个月里,其实并不是在浪费光阴,只是完全没有学过设计的孜然君,从研究如何布置水电线路开始,一点一点自学。毫不夸张地说,孜然君完全是凭借多年翻阅家具杂志积累来的经验,一步一步按照梦想中的模样打造自己的新家。她甚至从未给房间画过一张设计图,所有的设计方案都储存在孜然君的脑子里。即便如此,孜然君对房子的装修风格也非常明确,“虽然只是在我脑子里的想象,但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第一步要拆窗户,全部换成黑色的窗框,然后墙面是白色的,地面要水泥浇灌的……” 房子虽大,但格局不佳,一楼的100平方米被隔出了3室2厅,孜然君的第一反应是要把所有墙拆掉,可真要拆时发现,全是钢筋水泥墙。 所以,最开始要破坏房子的原始结构,是最花心思的部分。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孜然君问房东要来了原始图纸,直接给拆成了2室1厅,再砸掉几个飘窗,全换成落地窗,空间就变得更通透了……就这样开始,陆续装修了一整年,亲力亲为的孜然君可以说是操碎了心。甚至,有不少家具还是孜然君自己改造完成的。比如一楼的玄关处,就摆放着孜然君自己用仓垫板改造的置物架,她还自己刷漆,并组装上了方便移动的滚轮。 “施工队永远希望用最省力的方式来操作,所以你必须什么都懂,让他们觉得糊弄不了你才行。”比如,浇水泥地面,要做到颜色均匀,又不想刷漆,施工师傅只会说做不到,孜然君就得自己去查资料,问朋友,最后发现,水泥里面加金刚砂就能让颜色很好看,她再去教师傅们怎么做,一步一步带着师傅按照她的想法去完成。 家的感觉是散落各处的细心装扮 除了整体空间的重构,孜然君也非常用心地在细节上花心思。“既是工作室也是家,别人住到这里来,我希望他们也能有一种家的感觉。”所以,她的软装充满了她对家的理解。 她说,所有的软装都不是一次性到位的,都是靠自己日积月累的收集,比如她喜欢复古的旧物,平时就很注重于物色合眼缘的宝贝。比如,陶瓷黄铜复古开关是她两年前在杭州一家旧物店买的;客厅里有一把墨绿色的摇椅,是孜然君花了两个月时间特别定制的颜色;而旁边的小书架则淘自北京华贸三楼的一个家居店…… 孜然君喜欢旅行,还常常会带回来一些好玩有趣的摆件来装点各处小空间,“有着两副面孔”的陶瓷人偶,以孜然君喜欢的“哭丧脸”被摆在从旧货店里淘来的书柜里;鲜红的餐桌上放着一个来自巴塞罗那某个设计工作室出品的创意人脸花瓶,现在已经成了“网红”;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的地球仪,再加上一个宇航员模型的摆件组合,在角落一隅自成一派,莫名显得有趣又不失格调…… 对孜然君来说,厨房是整个空间里非常重要的一块区域,也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空间。她说自己是“吃货”一枚,连名字“孜然君”都是因为自己太喜欢孜然口味,渐渐地朋友都习惯了用“孜然君”来称呼她。虽然是吃货,但可贵的是,孜然君还有一手好厨艺,她经常组织聚餐,为朋友们大显身手。如果有住客在,每天孜然君都会亲自为他们制作美味又养眼的早餐,“之前有住客带着父母一家四口来投宿,我还帮他们做了一顿家庭晚餐。” 此外,孜然君在民宿做义工的时候就因为自制的谷物大受欢迎,而创立了自己的谷物品牌YepGranola。如今,二楼的“好脾气工作室”就是孜然君的作坊,据说,每当烤箱开始工作的时候,整个房间都充满了迷人的香味。除此之外,孜然君的工作室还逐步开始研发一些生活、家居相关的小物,比如香氛等生活方式类的产品。 这个家的无限可能都是“孜然味”的 房子很大,可能性也就多了。 房子里共有三间卧室,除了孜然君自己的主卧之外,多出来的两间就被她挪出来做了民宿。一间风格明快,床上的吊灯是法国的小鸟灯格外俏皮惹眼,木地板则铺成了好看的鱼骨纹;另一间房则是黑白风格,简洁大方,装饰品达利的帽架成了整间屋子的点睛之笔,因此这间房也直接用“达利的帽架”来命名。孜然君常常会遇到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住客,他们对孜然君的设计津津乐道,孜然君也愿意与他们分享心得。有趣的是,有一个住客甚至在这里住了五天都没踏出过门,不放过屋子里的任何一个细节慢慢研究。 有人认为,孜然君的家就像一个美术馆,走到哪里都有画。孜然君说,房子的装饰中,最重要的就是画,哪怕是毛坯房,放进一幅画以后,整个空间感觉就不一样了。她还把二楼的公共空间利用起来,时常举办一些自己喜欢的展览,以摄影和画作为主。 因为是自己的工作室,孜然君说自己的出发点很主观,没有什么门槛和要求,唯一的衡量标准是,要赢得自己的欢心,所以这里办过的展览、活动都是“孜然味”的。她曾为身边有一个从没学过画画的朋友举办过画展,据孜然君介绍,这位朋友每天都坚持画画,画了100幅画,孜然君觉得画得很有个人特色,就着手帮忙办展,她希望自己的空间能为身边多才多艺的朋友提供展示的平台。 展览区还有一个常驻的“问题博物馆”,会根据每次展览的主题进行变化,孜然君会根据展览来搜集一些问题贴在上面,而来观展的人就可以回复他们的答案,“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答案之外的答案,原来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天差地别的脑洞,给自己带来新的启发。” 自从有了这个有趣的新家,孜然君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随着有趣的朋友越来越多,她的脑洞也越来越大,她不断地在丰富这个多元化的空间,却不曾想过要扩张,“我是个特别知足的人,不太想要开分店,我喜欢自己能住在里面,自己去经营和照顾到这个空间,如果我有两三个这样的空间,就等于要不断把自己分成两三个去照顾它们。” “顺其自然”是孜然君的处事法则,“知足常乐”是她的生活态度,她说自己是一个不太爱设定目标的人,“对我来说,生活应该是充满着各种未知,我也不知道哪一个契机会改变既定的轨道,不知道明天会做什么。”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固执的人,坚信自己的想法并且会坚持下去。 她很喜欢日本电影《幸福的面包》中的一段话:“我想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偶尔散步遛狗,吃吃想吃的东西,烤烤面包,希望能将自己感受到的充实感传递给来到这里的客人……这边的生活每天都有不同,不只是美丽那么简单。”这就像是对孜然君理想生活的完美解读,幸运的是,这就是她的当下。 Qa 生活周刊×孜然君 Q:在你看来,旅行和民宿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A:最开始觉得,民宿只是旅行中提供住宿的地方。等我身处于这个行业的时候,发现其实不是,民宿可能是你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或者等你回到自己生活的城市,你对这个城市的所有念想可能是因为这个民宿带给你的。某种程度来说,民宿可能就代表了一个城市,如果你对那家民宿的印象不是太好,可能连带你对那座城市的印象也不会好。 Q:如果自己出去旅行,会选择怎样的民宿? A:旅行最大的目的就是放松,所以,舒适是最重要的。我也喜欢有房主一起生活的民宿,现在国内大多数的民宿,房主都是不在房子里生活的,等于变相成了一种出租房,有点可惜。 Q: 5年的租期,如果房东收回了,会觉得可惜吗? A:当然能给我续租是最好的,但就算真的回收了也不可惜,毕竟我已经把这件事做成了,我可以打造出这样一个空间就已经是不亏的事了。 Q:会担心自己被快节奏的生活落下吗? A:我认可所有的生活方式,没有对错没有好坏,而我会选择一个让自己更舒服的方式。所以,慢慢来没有什么不好,现在的生活就是我曾经的理想,已经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