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创意志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这一条“念念不忘”的鱼

【文/魏然】

    2017上海新锐首饰设计大赛异创大奖(学生组)

    设计者:刘恩佐 

“生活就应像那水中的游鱼,静时虚怀若谷,动时热情迸发……”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大三学生刘恩佐用他对生活的这番理解作为设计理念,创作了首饰作品《念念有鱼》。它的造型流畅,材质选取大胆创新,红色的鱼身与银色的鱼尾相勾连的外形设计令人印象深刻,而柔软鲜艳的绣丝与刚硬的金属相结合的创意又很特别。该作品在今年上海新锐首饰设计大赛近200件入围的实物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学生组的异创大奖。

可能是因为大一一进校就去参军的经历,让刘恩佐的性格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加沉稳和阳光。“当兵真的很苦,但是当兵的经历却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生活。”他喜欢观察日常中的小美好,路边绽放的小花,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散落的剪影,甚至是洒水车穿过马路洒下的彩虹,都能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才能让他从日常中不断汲取创作的灵感。当他构思这次比赛的设计时,脑海里总是不断地回想起家里鱼儿的闲适,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刘恩佐说:“它们不断地出现在我脑海里,打断我的其他想法,灵光一闪,我就确定这次的设计就用它们了。”刘恩佐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专业的负责老师龚世俊。“龚老师一下就被我的想法吸引了,并且立刻在首饰的体积大小和外形的表现力上提出了一针见血的建议”,刘恩佐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在后续的创作过程中,一遇到问题我就会找龚老师讨论,龚老师会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给予我很多的启发。”

谈到踏实勤奋又有些天赋的刘恩佐,龚老师的印象是他在学校是一个非常认真、上进的同学。“学生能够想出好的创意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当天下午我就陪他一起对创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包括对作品材质的选择和首饰衔接上的一些细节问题,我们都进行了长时间的试验。”言语中能够听出龚老师对自己的学生获得异创大奖也是非常高兴的。

珠宝首饰这个行业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光彩华丽,所以即使学生得到这个大奖并不容易,龚老师也不忘不断地鞭策他们,因为这只是他们在首饰设计领域万里长征路的开始。如果将来作为一门事业,龚老师觉得学生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龚老师觉得年轻人想要在珠宝首饰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应该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自我的理论修养和扎实的工艺技术手段。而对于未来设计师的培养,龚老师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上。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要怎么做,并且以此为导引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兴趣是入门,而坚持才能成功。 

通过这次的大赛,刘恩佐更加坚定了在珠宝设计专业不断走下去的决心,既然做出了选择,他就希望自己做一条“念念不忘的鱼”,一生都和珠宝设计“死磕到底”,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回响,“游”到一片更广阔的海洋。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