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不是在机场刷一波穿搭就能高居热搜榜的流量明星,还常常安静地“躲”起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而这种日子却成了很多人向往的生活。
王珞丹:每一步都全力以赴,犹如夏花般绚烂
出道至今,王珞丹在一如既往的淡然之下,她是具有高辨识度的“签名式”我行我素。不断学习各种手工艺,还热衷于乐器、摄影和滑板,也能用一曲轻吟实实在在地醉了全场。不得不说,王珞丹是个实在又接地气的女星,用属于自己的精彩描绘着人生的长宽高。
镜头下,她是《奋斗》中敢爱敢恨的米莱,是《后会无期》中忧郁迷人的苏米,是睿智兰心的尊贵皇后卫子夫,是勇敢破风的骑手黄诗瑶……现实生活中,王珞丹也总是在展现不同的面貌,但始终表里如一、初心不改,她似乎从来不畏惧各种改变和突破。除了演员的本职工作,王珞丹还支持公益活动跨界设计珠宝、挑战主持人、走秀当模特……平日里的爱好也很广泛:电子琴、陶艺、拼LEGO、做创意水果餐等等,如果不当女明星,她或许会成为一个手作达人。
去年,王珞丹在三里屯街头“卖唱”的视频在网上传开,才让很多人知道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其实,王珞丹会玩的乐器也很多,她在机场都背着口风琴,更是通晓大提琴、架子鼓、箱鼓、钢琴、吉他、口风琴六种乐器。“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用心经营,让生活精致,不勉强,才惬意。”就像她曾在综艺《拜托了冰箱》中透露,自己也是北漂一族,至今仍在北京租房住。王珞丹解释了自己的租房原因,她认为,不管是租房也好,还是自己买的房子也罢,只要有家人的地方就是真正的家,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
别人都在健身,王珞丹却学“95后”、“00后”玩起了滑板。最近,王珞丹接连几天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滑板视频,影片中的她“脚底生风”穿梭于城市之间,真是和天天自拍刷屏的小花旦大相径庭。其实,王珞丹从2014年就开始玩滑板,常常练到自己脚上伤痕累累,从需要别人帮忙搀扶才能站稳到一个人踩着滑板在街头飞驰,看得出来不是三分钟热度的玩票。
为了自己心中那个浪漫的梦,王珞丹还学起了花艺。制作的第一束作品“一箭穿心”,和她本人一样,看起来简单随性又不失灵气。“我喜欢素净雅致的花草,它们总是有一股灵香,坚定沉静,非常美好。”对于王珞丹来说,插花能帮助自己放松和沉淀,“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身处喧嚣繁华之中,我一直记得,用执着的初心,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采访当天,她穿着“中国限量款”ECCO SHAPE型塑系列,和大家分享她每尝试一件新事物和每走出新一步时的相同感受:“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每一步舒适行走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动人魅力,自信地走出下一步,收获不一样的风景,成就更好的自己。”她说,“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用心经营,让生活精致,不勉强,才惬意。”这也是王珞丹一路走来,每一次尝试都全力以赴的原因。她用一种颇为倔强的态度,选择着自己心中所爱,哪怕是一件衣服,抑或是一双鞋,“我喜欢有内涵、有故事的单品,因为它们能够造就经典,历久弥新,让我走得漂亮和自信,走出最‘王珞丹’的样子。”
“就像花艺一样,很多事看似简单,实则讲究。只有走出下一步,才能真切地领悟到其中的‘禅意’,在亲手造就的风景中展现属于自己的意境。”正如王珞丹所说,每次新鲜的尝试,每次勇敢地走出下一步,都如夏花般绚烂。她觉得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跨越出人生的宽度。
艾玛·沃森:嫁给王子做公主,不如自己当女王
艾玛·沃森从十岁开始扮演《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赫敏,随着电影角色不断成长,在银幕之外,她的人生也同样精彩。全球最美女性、 最具时尚感的女性、布朗大学女学霸……她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女神,而对艾玛·沃森而言,这却仅仅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已。
艾玛不只是专注在演艺圈发展,她热衷于结交和娱乐圈无关却有趣的人,并希望自己也能追随更多样化的兴趣,“我喜欢一些完全跟电影事业无关的事情,我想要追寻其他不同的事。”艾玛差点就没有签约演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最后三部,因为她觉得她的电影事业已经影响了其他兴趣爱好的发展。
艾玛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她热爱运动,上大学时,就加入了舞蹈队和曲棍球队,她还取得了瑜伽教师证照,更是通过认证的冥想导师。运动让她有积极、健康的人生心态,而阅读又让她保持丰富、自信、平静的内心。
去年,艾玛的一条推文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她和伦敦的公益组织发起“地铁上的书本”活动,带头在伦敦地铁里藏了100本名为《妈妈和我 我和妈妈》的书。让大家像玩游戏般去寻找,鼓励人们利用通勤时间读会儿书。书中还附有她亲手写的纸条,希望大家阅读完毕之后能把书放回地铁站,让更多人读到它们。在4年的时间里,艾玛已在地铁上“丢”了近2000本书。
为什么艾玛选择《妈妈和我 我和妈妈》这本书?这和艾玛自己创办的读书会所倡导的理念有关。众所周知,艾玛一直很关注女权主义运动,同时也是联合国妇女权能署的亲善大使,还发表过著名的He for She的演讲。此后,艾玛创办了自己的女权主义者读书会“Our Shared Shelf”,每个月她都会和会员一起读一本关于女权问题的书籍。而《妈妈和我 我和妈妈》正符合这样的主题。
艾玛一直努力在改变人们对女权主义的误解,她说,以为女权意味着“憎恨男人”的观念必须被改变,女权的意思是男人和女人拥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对于艾玛的观点,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是第一个把自己的名字加入男性支持者行列的人。
为了践行自己的观念,艾玛将自己很大一部分精力都付诸社会活动,让人差点忘了她还是个女明星。她的身体力行影响了不少人,比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这位以争取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闻名的巴基斯坦少女表示,自己第一次接触女权主义时,伴随而来的既有负面回应,也有正面回应。起初犹豫自己究竟是不是女权主义者?后来,她对艾玛说,“听了你的演讲以后,我才意识到,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没有任何错误的理由。”
如今,艾玛·沃森已经成了一个符号化的名字,这个名字代表着优雅、知性与美丽。难怪,当小道消息疯传哈里王子在追求艾玛时,她只用了一句“要成为公主,并不一定得嫁给王子”,就以最优雅也最霸气的方式终结了流言蜚语。
具惠善:是艺术家,更是生活家
去年,具惠善与安宰贤低调完婚,被称为是明星夫妇中的清流。两人从发布结婚声明就丝毫不按套路,几乎没有甜蜜的告白,更多的是“善良”、“平和”这类字眼,可见两人的性情。因为两人的姓氏合在一起是“安具夫妇”,而“安具”在韩语中是“眼球”的意思,于是有网友留言说:“这两个人在一起不光是‘净化眼球’,还能净化心灵,真是非常善良有爱的一对。”
婚后两人参加了《新婚日记》节目,展现了他们幸福平和的生活方式,更加让人羡慕。节目制作人在谈起制作契机时说:“当时去安宰贤家里吃饭,认识了具惠善。这对夫妇的生活方式让人感觉有趣而温暖,但只有我自己看到,感觉很可惜。我想向其他人展现这对夫妇的生活方式,给更多人的内心带去温暖。”
尤其是具惠善,在节目中意外地反转了女神形象,生火、做饭、修缮房子,家务活样样拿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随时会女汉子上身,一点都不矫情做作。对于真性情的具惠善,人们更熟悉她气质温和的一面——极具艺术天赋的才女。
虽然,具惠善是因为主演韩剧《花样男子》而走红,但她擅长的并不只是演员的角色。同年,她就出版了小说《探戈》,上线一周销量就突破了3万册,还受到了广泛好评,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有7.6。网友盛赞说“真挚的情感和细致的场景描写得太精彩了”、“好像又看到了青春躁动时的自己”、“还想看到后续”……重点是,这篇小说是她一边拍《花样男子》一边写的,真是大写的服气。她还身兼导演和编剧,第一部自编自导的短篇电影《快活好帮手》,就在釜山亚洲短片电影节和富川国际电影节等各类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后来,她又执导了长篇电影《妖术》、《桃树》、《女儿》、纪录片《许兰雪轩》和3D短篇电影《记忆的碎片》等。其中,《妖术》从剧本、导演、音乐监制,到拍摄海报都是亲力亲为,而《记忆的碎片》则在2012年受邀参加了戛纳电视节。
除此之外,具惠善的音乐造诣也很高。2009年,她自行创作了钢琴曲集《呼吸》,并与日本著名钢琴家、作曲家佐佐木功举办了Over the rainbow演奏会。对于具惠善的音乐,佐佐木功评价:“为具惠善的曲子编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有挑战性,是相当有意思的工作。”佐佐木功还称赞她:“具惠善就像是我的女儿一样,合作之后发现,她是个极其有自我想法的人。彼此聊了很多,印象很好。”
具惠善还是个绘画高手,举办过好多次个人画展。显然,已经不能单纯地用“艺人”或“才女”来称呼她了,她对生活和个人价值的追求远超圈内人。但她也很清楚,不能单纯地靠着浪漫和幻想来生活,所以她很感激自己的丈夫,为了让她有时间创作,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支持。
身处娱乐圈却不做娱乐者的演员,她们区别于其他女明星,总是以果敢坚毅的率性风格恰如其分地诠释出内心坚定而有力的人生态度。对于她们而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岁月有长度,愿生活精致,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