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设计场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8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中“筑”留意

【文/冷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山的怀里,竹的海里,悠闲地躺在露台的木地板上。风从山巅的竹海拂过,一路绕过竹梢头,越近门廊,如丝似绢的温度渐渐抚平了心头所有的烦扰。那种远离都市的久违宁静,顿时让心也随了身体平躺下来。 来到山中小筑,你才发现:山致远,心幽静……

沿着进莫干山的那条路开过去,快到尽头时,有两条路分支开来,往左边是筏头,右边是费家园。这一段路被誉为最美骑行路,刚刚还是热闹的小镇,这会儿却是宁静祥和的山景。四下被山林所环抱,幽幽竹海,宛如尘世之外的逍遥之地。

山中小筑的每个房间都有阳台,每张床都面对山景,从位于三楼的景观房探出身去,人被自然所包裹,互为彼此,成就了身心的愉悦。躺在床上,整个人就陷入了柔情蜜意。木质家居,不突兀的自然陈设,你能够体会到的是,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浑然天成,绝没有刻意的奢华,有的只是人与自然的连接,通过阳台和露台,成为都市生活的外延。当视线望过落地窗,总感觉自己浮在了竹端,飘离了尘世纷扰。

在莫干山,带泳池的客栈极少见,而小筑主人却考虑到了夏天人们对于水的偏爱,细心设计了这样一个被竹林环抱的室外泳池,畅游戏水,无上清凉。泳池的碧波荡漾和身边的破旧土坯茅屋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然而这种反差在山中小筑,却丝毫不显得突兀,又仿佛自成混搭的山野趣味。

小筑的餐厅设计也很自然,保存了当地的砖木结构,内部的摆设却很考究,结合当地的山珍野味,把你的胃也带离了城市纷扰。这两栋独立的别墅建筑楼上,都设置了开阔的露台。视野所及,山脉巍峨,绿意沁脾。夜上浓妆,站在视野开阔的露台上,满眼星空与你为伴,好一个“心远地自偏”的意境。

Qa 生活周刊×老七(郑相巍)

山中小筑设计师

Q:在莫干山的竹林间构建一个山中小筑,当时创建的初衷是什么?

A:最初的时候只是想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找一处宅院,可以周末过一下田园牧歌样的生活,当第一次顺着小道来到村里的尽头,偌大的一片竹林瞬间吸引了我们,也许是缘分,恰好里面的三处院落都空置着,恰好和房东们一拍即合,所以也就有了山中小筑的今天。

Q:山中小筑的主要设计理念?

A:我们居住在城市,虽然便利舒适,但是不能泯灭我们由来已久向往清风明月的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所以在设计营建山中小筑时,我们没有过多去改变周围的环境,房屋还在原来的位置上、石坎还是原来的石坎,山径依旧,沟渠依旧,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整理和修缮。山中小筑的房间里略有质感的墙面,房间里的旧木屋架,实木的家具,天然材质的床品,推开窗,满窗的绿意,清风吹拂,竹枝摇曳,所有的一切,要让身临其间的人感到静怡和轻松,领略江南山居的意境。

Q:莫干山的洋家乐自成体系,它对中国的民宿生态带来哪些影响?

A:莫干山因上古神话里铸剑干将莫邪而得名,民国时期,因铁路的修建,吸引了上海的洋人和民国的官僚在山上营建别墅,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山野之趣趋之若鹜的证明。新时代了,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之后,自然而然大家开始重拾千年的理想。民宿的发展也就顺势而为了。莫干山因为之前的盛名,可以背靠大树:相对比较集中的民宿群落,所有民宿集中在环山大约10公里范围以内;南北东西兼顾的交通优势,所以在最初的发展中取得了优势,此外,一些带入理念和身体力行的外国人,如高天成、司徒夫;政府和旅游部门前瞻的品牌意识,德清旅游部门注册了洋家乐的品牌。所有这一切汇集了莫干山民宿的今天,但是要发展和保持优势,依然任重而道远。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