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生活周刊×张顾瀚 Q:在跟儿子互动的过程中,启发了你对木艺教育的想法,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如何与儿子互动的?你们经常一起玩木头么? A:平时一有时间,我就会跟儿子一起玩木头。在游戏中与儿子进行互动时,肯定会先对他进行指导。因为小孩子玩游戏,是天性使然,并不会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而我对他的指导,会基于游戏,传达一种规则。比如在玩乐高时,我会告诉他,基础模块是哪几个,如何去找基础模块,在找到基础模块后,又应该如何去看三维的图纸。这样有条理地进行搭建,是最快的方式,也是游戏的规则。 Q:你觉得成为一个木艺师需要具备什么品质? A:木艺制作是一件需要强大专注力的事情,如果你无法沉入其中,那么肯定会选择放弃,专注和坚持有一个达不到,作品就做不出来。其实不只是木艺,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没有耐心,不够专注,不能坚持,那么注定一事无成。 Q:您开始做木艺时,家里人是什么样的想法? A:刚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他们其实并不是特别能理解我在做什么。我也没有过多地进行解释,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喜欢靠事实说话的人,我希望一切都可以用时间来验证。现在家人已经完全能够理解我当初的选择了,他们会说我的转型是对的,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提升,对社会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尝试。 Q:从你的经历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人,那么这种思维方式是如何培养的? A:我的跨界思维可能跟我从事过的许多行业有关。在做品牌营销时,为了把一个产品推销出去,我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寻找它的卖点,这锻炼了我的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做设计师时,面对一个普普通通的杯子,我会有意识地对它进行改造,比如在表面进行绘画,甚至把它放满一堵墙变成一件墙饰艺术品;而早期的程序员经历,又让我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理性缜密的规划,当这些思维都融会贯通后,我自然就会拥有很多不同于常人的想法。 Q:对于已经设置木艺实验室的学校,孩子的反应是怎么样的?接受度和喜爱度如何? A:已经设置木艺实验室的学校,孩子们对这门课程的反应是很热烈的。首先这门课程非常新鲜有趣,这就激发了孩子们的上课兴趣。其次,在这门课上,孩子们可以自己亲手完成一些小的木艺制品,这会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这门课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与其他专业课劳逸结合,所以还是很受欢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