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风尚志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餐桌上的魔术师

【文/杨力佳】

临近年末,各种聚会。所谓秀色可餐,没有什么比一张精美漂亮的餐桌与一桌精致可口的美食更受欢迎的了。如何让餐桌如同那些珍馐美味一样夺目且令人不可抗拒,还真是需要一些“魔法”呢!

从童装设计师到餐桌艺术家

这是瑞典花艺及餐桌艺术大师Catharina Lindeberg-Bernhardsson第一次来到上海,受“置爱”的邀请,开设大师工作坊。 

Catharina生长在一个素有“瑞典的托斯卡纳”美誉的漂亮小镇,虽然不是科班出生,但是凭借着对设计与艺术的天分与勤奋,她当年所设计的童装系列获得了瑞典服装协会颁发的冬季连体衣最佳设计大奖,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瑞典王室的许多孩子都穿着这个系列的连体衣,因此,她的设计被称为“皇家连体衣”。 

之后,Catharina举家搬迁到比利时,在那里,她发现了许多由鲜花、水果、蔬菜结合在一起制作的花束与装饰,一下子将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回到瑞典后,Catharina开了一家花店,从而打开了职业生涯的另外一个篇章:花艺和餐桌艺术。这在20年前的瑞典也完全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刚开始,人们邀请她用花束、花瓶来装饰餐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餐厅和酒店开始重视起餐桌艺术,邀请她为所有的餐桌进行整体布置以及授课培训。2012年,Catharina与斯德哥尔摩厨师团队领袖Jonas Franzen联手囊获了厨艺奥林匹克大赛的全部金牌。 

最美的餐桌是不拘一格

见到Catharina的早晨,她正坐在沙发上为大师工作坊备课,斜斜的阳光将这位北欧老太太的轮廓勾勒得更加分明,犹如一幅油画。优雅的气质并不妨碍她那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她破除了保守的装饰观念,大胆地去尝试用身边可以触及到的所有美好事物来布置餐桌。

Catharina经常会用新鲜的蔬菜、水果来代替常规的花朵,从西兰花到柠檬,从卷心菜到苹果……品类多种多样,甚至脑洞大开。她会把一卷草皮铺在桌子上,与它搭配的食物是春天鲜嫩的鸡肉和刚刚萌芽的蔬菜;她会把一个真正的鸟窝搬到桌子上,与它搭配的食物是复活节的饕餮大餐;她会把落叶铺满整张桌子,与它搭配的食物是秋天甜美的莓果和各种丰收的蔬菜……真是一部部关于餐桌的狂想曲! 

我一边欣赏着这些作品一边就在想,恐怕只有学会如何欣赏所有水果、蔬菜和植物的美感,才能够如此看似随性地运用手边现有之物,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吧。事实也的确如此。Catharina说:“有空就去树林里、海边或者花园里走走,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吧。”有一次,她在田间散步的时候,看见农夫们正在地里劳作,把那些发出种芽的土豆装在木头盒子里。这个在别人看来非常普通的东西,在她的眼里却有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美,当时她就想,必须用它来布置自己的餐桌。说到做到,Catharina马上去和一个农夫攀谈,农夫非常慷慨地装了一整盒土豆放进她的车里。当然,搭配这样用一盒土豆作为装饰的餐桌,用的肯定也得是有机食物。 

用能吃的食物来装饰餐桌

除了各种美,Catharina所布置的餐桌的有机与环保,也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可以从餐桌布置中挑选出一些东西直接吃掉。Catharina说,她经常会从厨房里挑选一些香草香料“种”在桌子上——当桌上满满都是香气的时候,不仅可以给食物增添风味,更可以为彼此还不太熟悉的客人之间增加交流的话题:请帮忙递一些罗勒好吗?这个菜加一点迷迭香会不会更加美味?这些都会是很自然的开场白。正因为这些布置都是可以吃的,所以,有机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土豆丰收的季节里,经常会有一些庆祝活动,自然少不了Catharina的大显身手。她用一个个小土豆来做名卡的底座,环保又可爱,贴心的她还为每一位宾客准备了一个小袋子,在宴席结束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土豆带回家吃掉。至于那些放在桌子中央作装饰的土豆们还可以回到土地里继续生长。

关于这个话题,Catharina的结束语也颇为俏皮:“如果把种有春天美丽花朵的苔藓铺上餐桌会怎样?再把一碗盖着苔藓的蘑菇汤端上桌,那才是真正的胜出。”

Qa 生活周刊×Catharina Lindeberg-Bernhardsson

Q:瑞典的餐桌布置风格区别于其他风格的特色是?

A:自然,简单。我们不太会选用那些金的、银的、blingbling的东西,布置餐桌的许多元素都是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得,因此会有比较强的季节性,富有变化,我们选择的花也都是鲜花而非人造花。

Q:在你心目中,好的餐桌布置是如何的?

A:餐桌布置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与主人、厨师充分沟通以后,为所有的就餐者提供的最佳体验。比如,在布置之前,我会先向厨师了解这顿饭都会吃一些什么食物,会用到哪些食材。因为,我会从厨房选取其中的一些元素放到餐桌布置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感,看的与吃的不是割裂的。对我来说,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如何把各种元素和色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丰富又不厚重。

Catharina Lindeberg-Bernhardsson陆续出过6本关于餐桌布置的著作,其中一本在瑞典热销的《四季餐桌》还被这次大师工作坊的主办方,“置爱”创办人曾焱冰翻译成中文,在国内正式发行。让我们从中取取经,看看随着时间的变换,不同季节的餐桌可以变幻出怎样的活色生香吧!

情人节

材料

-两个心形干花泥模具,一个大的实心的,一个小的空心的(可以在花卉市场或网上购得)

-金色塔夫绸用作桌布(服装里料、面料商店可买到)

-绿色玫瑰花叶

-粗花艺铁丝

-红色玫瑰,最好是两种不同的色调

-橙色天鹅绒缎带

-白色玫瑰

-车厘子

-粉色薄纱丝带

-白色亚麻餐巾

-葡萄

-干花泥和球形花泥

-粉色玫瑰

-深红色康乃馨

布置餐桌

◆ 把干花泥放在水中浸泡。从平铺金色桌布开始,然后摆放好金边的餐瓷、刀叉、香槟杯和水杯。

◆ 现在开始装饰花泥。把绿色的玫瑰叶子层叠地码放到大的实心心形花泥周围。用一根折弯的花艺铁丝围住花泥,把玫瑰叶子一片一片穿到铁丝上,以便层叠地覆盖住心形花泥的四周。

◆ 修剪红玫瑰的花茎,保留约2厘米长。在心形花泥上插满红玫瑰,如果你选了两种色调的红玫瑰,请将它们混合插放。

◆ 最后,系上橙色天鹅绒缎带,用缎带盖住花艺铁丝穿插玫瑰叶子的痕迹。在心形花泥的顶端,用一小截铁丝固定住缎带。

◆ 把白色玫瑰插在小的空心心形花泥上,插放间距保持均匀。

◆ 现在开始用车厘子装饰餐桌。首先你需要在车厘子上插入一小截花艺铁丝,然后将车厘子围绕心形花泥全部插满。

◆ 最后扎上粉色薄纱丝带——把丝带打成一个蝴蝶结,留出长长的尾巴,用一截铁丝将打结的部分牢固地固定在心形的底端即可。

◆ 把白色亚麻餐巾折好,在每一个折好的餐巾上放一朵玫瑰和几颗葡萄。最后,撒一些玫瑰花瓣在桌面上,这个可爱的布置就完成了!

白色热红酒派对

材料

-细纱布面料(类似于蚊帐的面料,网上或家居杂货商店可购得)

-铝箔

-白苔藓

-干花泥

-白色孤挺花(鲜切花)

-插花用的木签子

-白色带球茎的风信子

-白色一品红

-白色雪球蜡烛

-光线纯净的圣诞LED灯串(使用电池)

-肉桂棒

-榛果

-干柠檬片和橙子片

-小树枝(建议使用落叶松枝)

-玻璃杯

-热红酒杯

布置餐桌

◆ 将纱网平铺在餐桌上。在纱网中间部分覆盖上铝箔,然后把白苔藓铺在上面。

◆ 在桌子的一角布置一组静物摆设。 

◆ 按照以下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来插放鲜花。 

◆ 把带球茎的风信子和白色一品红“栽”入苔藓,白色雪球蜡烛也用同样的方式摆放好。 

◆ 接下来,把电池驱动的圣诞LED灯串装饰在桌子上,选用那种光线单纯干净的。整个餐桌因为有了灯光而变得格外梦幻。

◆ 肉桂棒、榛果、干柠檬片和橙子片撒放在桌子四处。 

◆ 用小树枝沿着整个布置的四周围出一个“框”。 

◆ 最后将玻璃杯和热红酒杯放到苔藓中。

初夏的晚餐

材料

-沙漠色桌布和餐巾布

-两块球形花泥

-两根柱状蜡烛

-白色雏菊

-小铃兰花束

-麻绳

布置餐桌 

◆ 将桌布平铺到桌面上。 

◆ 花泥浸入水中,充分地吸收水分,这样才能承托住上面的蜡烛。取一根柱状蜡烛,轻轻地放在花泥上面,沿着蜡烛底部根据蜡烛大小做一圈标记。用刀沿着标记在花泥上挖出一个洞,把蜡烛放到洞里。以同样的方法准备另外一块球形花泥。 

◆ 修剪雏菊的花茎至3—4厘米,把修剪好的雏菊紧密地插入球形花泥,使花朵覆盖住整个花泥表面。在两个花球下面分别垫上两只盘子,以免水漏出。 

◆ 在每一束铃兰的花茎上缠绕麻绳。如果你布置的是晚宴的餐桌,那就可以把座位名卡系在麻绳的尾端。 

◆ 餐巾布简单折叠,把花束放在每块餐巾布上面。

秋天的自助餐

材料

-粗麻布,要足够大,能盖住整张桌子并且垂至地面

-干草(或者选用剑麻, 因为有些客人会对干草过敏)

-苹果

-番茄

-抱子甘蓝

-水萝卜

-紫甘蓝

-花椰菜

-洋葱、紫色和绿色菊苣、 (卷边)生菜

-红皮鸡蛋(建议选用有机蛋)

-羽衣甘蓝

-黑皮萝卜

-宝塔菜花

-四季豆

-向日葵

布置餐桌 

◆ 把粗麻布摊开在整个桌面上并垂到地面。在上面铺满干草或捡来的漂亮落叶。再或者,你也可以让粗麻布保持它的“本色”。 

◆ 把你选好的蔬菜和水果堆成堆来装饰桌面。堆成一堆堆的目的是方便客人从这些装饰中挑选自己喜欢的。 

◆ 把自助餐的食物摆放在这一堆堆的蔬菜和水果之间。如果是在室内,你也可以把盘子和餐具摆在桌上。 

◆ 如果有时间、有心情并有足够大的空间,那你可以在桌子的一角用蔬菜做一个静物装饰,思考一下如何能创造出一个漂亮的色彩组合。 

◆ 最后把向日葵摆放在餐台上,它会是一个亮点。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