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设计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水泥逆袭

【文/莫娇】

曾几何时,水泥是工地、基础建设或毛坯房中的常规材料,近来却华丽转身,成为COOL和IN的空间设计元素,受到诸多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青睐。它以亚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家居、家具及创意产品的新宠;以中性的色彩、朴实的质感和自然的肌理诉说着原始与力度的美。

水泥十分有趣,它是一种胶凝材料,类似果冻。果冻的胶化是因为有食用级明胶,水泥胶化则是因为有水和硅酸钙原纤维。水泥粉末只要加水就会迅速把水吸收,然后颜色变深,但不会像其他加了水的石粉那样变成烂泥,而是产生一连串化学反应后变成可塑性浆体。这种可塑性浆体是半固体状的流质,在此状态下,水泥极易塑形。钙和硅酸分子溶解后,会形成极似有机分子的晶体结构,并且不断生长,化学反应也持续进行,使得水泥内部的状态不断改变。增生的原纤维相遇后会彼此交错, 形成键结,锁住更多水分, 直到从浆体状态变为坚硬的固体。这些原纤维不仅彼此键结, 还会抓住岩石与石块,水泥就这样成了混凝土,也可以抓住钢铁成为钢筋混凝土,同时具有抗压和抗拉两种性能,是最为坚固的建筑材料。

外滩的精品酒店——“水舍”曾经一度吸引了无数特地来观摩设计的住客。公共空间中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建筑中的水泥墙,斑驳的墙面不仅为空间带来了丰富的肌理,同时也带来了历史的感觉,营造出空间独特的个性。建筑设计师苏鹏在东大名路打造的Concrete Bar,也是以水泥为主要表现元素的。作为建筑设计师,他对水泥、混凝土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他潜心研发水泥制品,制作的水泥砖具有多种图案和立体机理,却又朴素低调,成为丰富空间并具有可读性的饰面。

在水泥的日用化道路上走得最早的,无疑是瑞士设计师威力·高尔。他在1954年设计了纤维加强水泥椅(Loop Chair)。这把户外用椅具有超现实的外观,好似一笔随意勾勒的速写。水泥在纤维的辅助下提高了抗拉的强度,使得椅子的造型得以实现。也因为大胆创意和技术的结合,成为瑞士国家级设计,被众多“粉丝”争相购买。

国内的文创品牌也有层出不穷的优秀水泥产品,无论是设计创意、形式美感,还是加工的质量都可圈可点。比如“几度灰”的水泥产品具有十足的立体几何造型,多面体运用在花盆或烛台中,为家居增添理性的装饰元素,六边形带有硬朗折面的墙砖,使得平淡的墙面显现出几分趣味。“泥想国”的产品,虽然只是桌面文具,但却将景观收入其中,成为点亮生活的微景观。“写山文创”的产品则以柔和的曲面见长,结合机械结构的台钟设计,美观实用,纸巾盒设计简洁、功能明了。

水泥在国内外的产品舞台上已成为众人瞩目的材料,它朴实的质感和千变万化的造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项产品领域,不断刷新人们对材料的审美和理解,成为基建材料逆袭的成功案例。

作者:莫娇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家居设计研究室主任

2014年度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

末什家具 设计师;东西设计 合伙人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