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X星球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在用摇滚呐喊一曲中国风

【文/蔡娴】

越来越多的年轻音乐人开始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音乐相结合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坚实的精神内核,那就是“中国情怀”。 

谭维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为什么天空变成灰色,为什么大地没有绿色,为什么人心不是红色,为什么雪山成了黑色……”很多人曾在听了谭维维和陕西地方戏曲华阴老腔艺人跨界合作的《给你一点颜色》之后,被她那一嗓子所震撼,纷纷奔走相告,点赞到手酸。连崔健听了都激动不已:“真的是一个教科书级的中国摇滚乐,或者说是一个真正的民谣音乐与摇滚乐结合的最佳典范。” 

其实,从《高原之心》到《给你一点颜色》再到《幻梦》,谭维维十几年都在坚持做着同一件事,就是探索和实践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融合形式。“我觉得,这些可能被人遗忘,甚至没有传承的民间艺术,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这里面我们能发现更多的宝藏,那个是精神上的,不光是表现出来的一个旋律,或者是一个什么节奏、律动,它已经超乎了音乐。” 

从《我是歌手》中民族特色的《康定情歌》,到《蒙面歌王》中的《轮回》《映山红》,谭维维一次次将民族歌曲融入到流行乐的范畴,并将民族气息传承保留了下来。学习民歌出身的谭维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迷恋摇滚无法自拔,而如今她重新将大量的民歌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歌曲中,这样的表达方式让人能听到她对民歌的一份虔诚的热爱。 

在谭维维的音乐历程中,她一直在探索新的创作方向,但最初并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点,后来慢慢才有了做一些汉族文化、中原文化的念头。到参加《中国之星》时,她希望寻找一些充满摇滚气息的、中国民间的、更久远的音乐元素。因为自己当下听到的很多摇滚乐都是来自西方的,谭维维想做一个东西方摇滚乐碰撞的东西。“民族音乐我做得不少,蒙古族、藏族都尝试过,想去做更不被大家所熟知的音乐。”最开始她想到的是秦腔,因为自己一直很喜欢秦腔,而且在谭维维的印象里,秦腔是一个特别豪迈、流淌着摇滚精神的古老剧种。直到她看到了《白鹿原》里老腔唱段,内心很沸腾。 

“我通过华阴老腔的音符写出新旋律,词是我写的,曲是我哥哥写的,我们一起编曲,然后排练,磨啊磨啊。真的是冒险。”在谭维维看来,华阴老腔是个家族戏,只在一个村子里唱,并且与皮影结合,所以最初的流传不像秦腔那么广。而关于学术上华阴老腔是不是最早的东方摇滚,谭维维觉得还需要很漫长的一个过程去探讨,虽然她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去考证过这个事情,但老腔给她的感觉是有西北人的那种豪迈,并且不论从表现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摇滚的。“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摇滚乐。”不仅如此,她还将这种有力量的中国摇滚带到了更国际的舞台上。在“2017轩尼诗炫音之乐”全球音乐派对的现场,排在英国的新晋英伦流行女歌手Anne Marie后开唱的谭维维,就用一首悠远苍凉的《错过》霸气登台,高亢有力的摇滚风格令人过耳不忘。“目前全球前沿的音乐作品,都注重多元文化在音乐层面的碰撞融合。作为音乐人我一直在尝试将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融进摇滚、流行、电子曲风中,确保两者既有相对独立的气质,又能和谐共融。”谭维维分享道。当晚,她还陆续带来《无问》与《谭某某》两首风格迥异的作品,多重音乐风格融合碰撞,充满大胆的创新精神,为现场掀起又一波音浪高潮。 

在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被人遗忘的时候,坚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谭维维,不断尝试跟现代音乐的融合表现形式,走这条可能吃力不讨好的艺术之路,或许力量单薄,但仍坚守初心,令人感动敬佩。 

华晨宇:九零后的中国风,裂变无限可能

学习古典音乐出身的华晨宇,钢琴、长笛、贝斯、吉他、架子鼓……样样精通,在“粉丝”眼中,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创作才子。和谭维维一样,参加创新型音乐节目给华晨宇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参加第一季《天籁之战》时,华晨宇改编出了《我的滑板鞋》《齐天大圣》等众多刷新大家音乐体验的歌曲,这些歌曲都表现出了他作为新生代华语歌手,大气而前卫的音乐理念、深厚的音乐功底与极高的音乐感染力。难怪在YouTube上中国歌曲海外播放量前50名中,华晨宇不仅入围了十数首,他的《我的滑板鞋》和《齐天大圣》更是占据第一名和第三名。

2017年,华晨宇再度出战《天籁之战》第二季,又以一首《一人饮酒醉》的改编大放异彩。在歌曲的前半段,华晨宇如同佳人般慵懒抚琴清唱出红尘男女痴情相爱,而下一秒就身着铠甲斩断情丝征战沙场,但在功成名就之时,却独自醉于酒香而痴狂天下。

最后的吟唱,是将军醉生梦死之时看破的红尘绝响,是孤寂缥缈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整首歌从唱腔、旋律、台风到手势,全方位感染现场,原本的洗脑的老年迪斯科“喊麦”,被华晨宇唱出了国际范中国味。

其实,这首歌曲本身限制很多,华晨宇的改编可以说十分大胆,改编后的歌曲是集“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 迷幻摇滚、爱尔兰花腔吟唱等于一身的混搭“中国风”,把一首烂大街的旋律改编得大气优美,足见功力。此次惊艳的创作,也得益于华晨宇前段时间的“出国深造”。他人在美国却学了两个月的中国音乐,“我在国外其实最能学到的是‘五声调式’,也就是‘哆来咪嗖啦’,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中国的,因为这五个音你怎么唱都像是中国风的旋律。到国外才发现美国人也很爱,爵士乐都会用到,但是他们用出来就跟中国完全不一样。我可以用五声调式改出国际化,这是我现在一直在学的一个东西,非常神奇,我也觉得这个东西是可以拿回国用的。”

除了节目录制需求之外,华晨宇一直热衷于不同音乐风格的创作和探索,比如人声实验《癌》是华晨宇为癌症患者创作的一首无字歌,让人印象深刻。他通过烈马音的运用,用音乐描述痛苦。作为九零后的华晨宇,正用自己的方式让乐坛裂变出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Gai:中国人的嘻哈要有中国味

Gai来自四川,生活在重庆。本是一名地下歌手,在《中国有嘻哈》节目中他用带有川渝方言特色的说唱饶舌风格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Gai独特的中国风江湖气与说唱结合的音乐带有一种天然的魔力,似乎是在用世界的声音,讲中国的故事,这让人们迅速对Hiphop有了一种迷之亲切感。 从Gai的作品中可以了解,他没有随大流围绕着偏个人功利的主题,他的创作往往是围绕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所信奉的“人理常情,天理循环”的江湖道义。不仅有《重庆魂》《火锅底料》这些安利“重特兰大”给全世界的作品,更有《天干物燥》 《空城计》等中国风江湖流豪放派的说唱。

Gai会唱一些古风古韵的元素,比如“苦海”“天地”“牡丹亭”“白云青山”等等。这些元素在一众嘻哈歌手的“世界”歌词流里,很难得也很少见。西南官话与古诗韵律的结合也成就了他独树一帜的中国风嘻哈,而在这条孤独的路上,他将中国元素信手拈来,唱出了中国嘻哈的故事和态度。一首《虎山行》,中国风嘻哈意蕴十足,“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梦里花开牡丹亭,幻想成真歌舞升平。”他曾用这四句在热狗战队的《凡人歌》中,四两拨千斤,这四句更被封为节目播出以来“最美四句歌词”,也奠定了自己的中国风说唱。Gai的rap歌词中有快意恩仇的江湖之气,有让人仿佛置身武侠小说的侠客意境。而《空城计》中“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百年阳寿殆尽,终究难逃黄土里躺”,又令人对人生况味产生一丝慨叹。

然而,方言演唱也饱受争议,有人吐槽他唱的是“山歌”,而hiphop的起源不就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美国穷人一种宣泄自己情感和愤怒的方式吗?演变到现在,如果每天和美国人一样唱“baby”“money”“party”……这才是水土不服。Gai也曾回应:“我是以川渝地方的方言文化为主,这也是中国本土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呢?”事实上,Gai和自己的兄弟们一直努力做的“中国嘻哈”,在他看来就是“中国人的东西一定要有中国味”。

“我觉得音乐性还是要跟民族、跟你来自哪里挂钩。就是来自哪里的人,你就唱哪儿的歌,你如果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就千万别唱那个地方的歌,很多东西是学不来的。”也许有人会说,Gai的歌词跟经典的中文诗词作品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的确,中文之美在此只是冰山一角,可是经典的中文诗词平时甚少有人听,有人唱。Gai把它们带到说唱歌词里,变成脍炙人口的金句唱出来,也算是件喜大普奔的事。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