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遇见,理想生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尚江湖上演的苏绣惊变

【文/冷梅 图/受访者提供】

实际上东方的苏绣,可以算上是最顶尖的蕾丝。我们也在验证用苏绣可以设计出比蕾丝更精致的手工,因为技艺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是用诗意的感受去呈现设计主体。

苏绣与婚纱融合创新

兰玉的名字在中国的婚纱设计圈极具影响力。她在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凭借着为罗海琼、胡可、董璇、谢娜等10个明星打造的LANYU高级定制婚纱,让自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设计师。而在红毯礼服上,霍思燕亮相柏林电影节的玫红礼服、黄圣依亮相威尼斯电影节的“天珠装”、张梓琳戛纳电影节“深V透视蕾丝装”等更是让她蜚声中外,成为中国本土成长最迅速、最具影响力的八五后婚纱礼服设计师之一。 

兰玉的家族与苏绣极富渊源。母亲在苏州有着自己的苏绣工坊,也是家族里的第四代苏绣传人。清末刺绣大师沈寿将苏绣应用于人物作画,被西方博物馆收藏,渐渐西方社会也认识了东方有一种以针作画的方式,叫作苏绣。兰玉母亲家传的绣坊,并不是浓墨重彩的刺绣,反而更类似于宋画中的楼台小巷,清雅古典,充满了人文气息。 

兰玉从事设计很多年之后,才陪母亲重新回到苏州绣坊。当时,在她的概念里,苏绣就是苏绣,想象中它只有最传统的表现形式。反而因为国外留学的背景,渐渐拓宽了思路,让中国最传统的苏绣和当下的婚纱设计实现了融合创新。 

起初,中国传统元素还没有成为设计领域的潮流风向标,早期在婚纱设计中,兰玉更多使用的是蕾丝工艺。蕾丝是舶来品,婚纱设计本身也是从西方引入中国。品牌LANYU的logo被设计成蕾丝花型,蕾丝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教堂里的花窗图案,源自圣经,象征着真爱。而品牌店内精心地摆放着一幅巨大的艺术品,是母亲亲手用苏绣制成的。 

也是某一天,兰玉突然想到:“实际上东方的苏绣,可以算上是最顶尖的蕾丝。西方的蕾丝,最早也都是手工编织,我们也在验证用苏绣可以设计出比蕾丝更精致的手工。”蕾丝与苏绣的结合,传达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让西方人接受东方审美

母亲的兰氏绣坊,其风格色调非常古典。 这种审美一直也影响着兰玉的设计风格。LANYU的婚纱礼服,更偏向于清新淡雅,很少有浓墨重彩的色彩对撞。它不过分依附于潮流颜色的流变,更趋向于自己的审美和用色体系。像使用在丝绒上的石蓝绿色,深沉而素雅,这个石蓝绿色就是她们自己用石粉磨出的颜色。石代表了一种朦朦胧胧带点儿灰调子的颜色,同时加了蓝绿色。直到现在,兰玉的作品仍然使用母亲绣坊里一些传统的着色、锁色方式。早年,手工苏绣,都是依靠经验由绣娘自己调色、锁色、印染。

2013年兰玉将家传苏绣和设计带到巴黎,2014年走进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周。同年7月,她还协助母亲在巴黎大皇宫举行了一次苏绣的艺术展,在当地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

“法国人更多惊叹于中国传统苏绣的技艺,也仅仅是技艺层面。”在兰玉看来,中国传统苏绣的美,还没有完全呈现出来。这也正是兰玉决定在35岁之后需要深耕的方向。

兰玉协助母亲,陆陆续续将苏绣作品签约给了巴黎的画廊收藏,母亲通过配色和绣法的创新,希望将中国传统的苏绣手工艺和审美观输出到国外。 

中国古典的审美其实在国外的生存空间非常小,兰玉并不希望它只能被束之高阁,只是被博物馆收藏:“因为这样对大众的审美观产生不了太大的效应。除非它能放在蒙娜丽莎的旁边,这几乎也不可能。我反而希望它可以走入更多欧洲的中产阶级家庭,让更多西方人接受中国的东方审美。”每当兰玉为外国人介绍苏绣时,她总是这样评价:它是世界上最棒的、最精细的手工技艺,没有之一。 

“中国古代的皇室,拥有自己的江宁织造府,织造的技法和手艺精湛程度以及体量是任何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只是我们的传统工艺,没有得到及时的革新,中国新的消费升级也是这几年才发展出来的,我们的品位和需求出现了断层。而当下,我们正在各个层面上,例如刺绣、编织、竹编等中国传统工艺实现全面复兴,让我们重拾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我很想尽我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与设计的不解之缘 

苏绣世家的背景,是不是影响了她的职业选择?然而,早些年的求学经历中,母亲是强烈反对她学设计的。总是伏案工作,同时又异常琐碎。母亲被刺绣框定了一辈子,反而并不想女儿也步她的后尘。 

母亲执拗地为她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路径,送她去学习古典芭蕾,希望今后女儿可以为人师表。在母亲的敦促下,兰玉学了10年的古典芭蕾。上大学之前,兰玉放弃了舞蹈专业。她很清楚舞蹈艺术也是独木舟,想突出重围成为佼佼者不易。内心深处,兰玉更崇尚宋代文人的生活。 

跨界的知识储备,反而在多年以后塑造了兰玉独特的设计方式。音乐和舞蹈,更讲究节奏感,而在设计界面,依然也讲究节奏。它让兰玉更懂得衔接的重要性,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转换,亦如设计中身体线条一拍一节的衔接,依然需要行云流水。这就等同于设计师用画笔在身体上舞蹈,节奏感极为重要。 

2017年9月,兰玉跨界携手2017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纽约站,以南京秦淮河、夫子庙为灵感,打造限定单品,融合了秦淮风情、南京云锦、金箔工艺的10件“秦淮河”主题时装,成为纽约时装周秀场一抹典雅精致的东方风情。

其中一件作品,采用《红楼梦》里中国传统的肚兜和项圈设计,后身露背,腰间是金色的花蕊。这件礼服灵感来源于杜牧的诗:“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秦淮河上的烟波缥缈。整个礼服的颜色呈现紫灰色的渐变,是兰玉亲自镀色手染。成色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是用诗意的感受去呈现设计主体,而礼服腰间的金色,是用金箔制成的,也是南京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

兰玉独特的设计灵感,加之后来维密天使何穗在某活动上的穿着演绎,这件礼服在时装圈刷屏,进了微博热搜榜前三。这也是第一次一件衣服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这几种配色,其实完全不搭,而是因为南京这座城市的整体色调,反而跳出了一件服饰的审美。

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好奇去问兰玉,你究竟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设计师?她自己也很纠结。 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义自己,当然对于初衷而言,她更想单纯做一名设计师,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她被推到了“企业家”的位置上,就要对所有员工负责。前些日子,在纽约时装周上,兰玉特地请教了全美排名第一的帕森斯设计学院前院长Simon Collins,他的回答很精辟:“其实,在时装设计领域,只有0.01%的人是天才,而另外99.99%的人都是生意人。虽然你怀有设计的梦想,但你不是天才。你不能单纯用你的思想去卖钱,所以只能做生意。”兰玉当下心领神会,不再为此而感到纠结,也知道以后该如何回答类似的询问。“这恰恰是一个人了解自己最好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是谁,这一点太重要了。”

传承文脉的使命

每年九、十月份,兰玉都会去西藏,去贵州,去了解当地文化和手工艺。也会在唐卡的配色中,借鉴设计灵感。“这些手艺人用画笔勾勒了虔诚的信仰,他们的创作体系和苏绣很不一样,唐卡的手艺人画笔里描摹的是信仰,而苏绣绣娘的针线里的却是人间俗世。” 

绣娘们平时除了需要修炼刺绣的手艺之外,也会练练毛笔字。兰玉说,刺绣需要运气,而练字和吐纳有很大的关系。刺绣亦如练字,也讲究吐纳的气韵。屏住气息,全神贯注和刺绣进行交流时,作品呈现的张力则完全不同。因为年龄资历不同,织法上一些绣娘的手艺可能未必精湛,但是作品一定是有着灵气在的,刺绣画面栩栩如生,就感觉那鸟儿要从衣服上跳出来一般。 

其实,就苏绣而言,兰玉很清楚自己和母亲之间的差别:“母亲算是家族里可以考证的苏绣第四代传人,但是我不能叫作第五代传人。”CCTV拍摄纪录片《家传》时,曾在母亲的绣坊里拍摄了很久,兰玉问母亲:“为什么我就是绣不出来你所呈现的样子?”从技法上,兰玉也会一百多种针法,上大三的时候,还师从过“京绣”传人。从某种角度上说,她绣出来的花儿和蝴蝶也很生动精巧。但是怎么看,都没有母亲绣的有灵气。 

当时,母亲是这样回答她的:“因为你根本没有沉下心来。”所以,一直到现在,母亲都没有把苏绣传给兰玉,她还够不上第五代传人的资格。还记得2014年,母亲在巴黎大皇宫做完苏绣艺术展,两个人坐在大皇宫门前,母亲闭着嘴,什么话都没说,但眼中却噙着泪花。兰玉很能理解母亲的心情,那种百感交集无法用言语去表达。 

兰玉认为,作为一位女性,尤其是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你最重要的责任不光是要把美的东西卖掉赚钱,你还要去帮助那些和你一样的人。这两年,兰玉一直筹划要在山村里建造女童学校,来为山村女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学校还教授手工刺绣,让她们拥有一技之长,让她们获得就业机会。 

兰玉说:“人的幸福感一定来自于付出,而不是获得。人生中,除了赚钱之外,还有很多责任。当你去为社会做贡献时,并不需要是‘首富’。你先去爱那些你能够爱的人,帮助那些你一伸手就能帮助到的人。你应该欣然接受上天的安排,扮演好你的角色。”

Qa 生活周刊×兰玉

Q:当时你设计的婚纱已经很有名了,为何还会去参加国际时装周?

A:2013年准备进军国外的时候,也有人问过我,为什么要走出去?去国外意味着需要更大的投入,花更多的钱,但不一定会有更大的收益。搞不好你就玩砸了。当时,我的回答出自我的真心:时装也是一个江湖,你是想在一个小圈子里玩,还是去武林大会上玩?在我看来,法国高定周就是武林大会,去那里我可以学得更多,你的对手也不一样。你在那里,面对的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设计师。这种自我价值感,不是金钱所能给到的。

Q:你身兼了众多角色,企业家、设计师、母亲苏绣文化传承的经纪人、收藏家,同时还在乡村建女童学校,做公益、参加演讲,成为社会活动家;而在自己的小家里,你是女儿,是妻子,还是拥有一个女儿的年轻妈妈。你如何权衡这些身份的转换?

A:这就涉及一个非常核心的要点,你人生的主线是什么?我们女性更愿意把这条主线形容成一种你所喜欢的感觉:就是你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对男性而言,这条主线更多是说他的价值观或世界观,是他的终极梦想。而你人生的主线,最终决定了你的选择。这就回到我对未来梦想的设定上。其实,目前以我企业的大小,我的年龄阅历,是不该这么早就跳出来承担这些社会角色的,包括每年抽出大量时间去各地考察中国的非遗手工艺,深入山村兴建女童学校等等。对我来说,确实有点早了,我还太年轻了。也许,更多的原因是我们的梦想不一样。我其实更愿意成为像奥黛丽·赫本或者特蕾莎修女这样的人。我希望人生的线条,它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未来,我希望我做的事业,是能够给别人带来希望的。我觉得女性所理解的美好世界,就是我们能帮助到身边的人。男性企业家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改变,而女性企业家则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爱。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