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需要根据每天的海况、风、天气因素,合理安排登陆。开冲锋艇送游客上到陆地上的各个登陆点,或到一个很漂亮的海湾,就不安排登陆了,改安排冲锋艇巡游,看冰山、鲸鱼。 飞越世界上最宽的海峡 2月,赵又廷、杨子姗主演的电影《南极之恋》大热,满地企鹅,极目白雪,多少观众看过后燃起了“此生一定要去一趟南极”的念头?然而,在Andie看来,电影里的画面,根本不足以描绘南极万分之一的美。 做自由职业的Andie平时会组一些潜水行程带队满世界“浪”,因此得以有机会接触到此次去南极的工作。是的,毛遂自荐给邮轮公司Antarctica XXI投简历,Andie以随行摄影师和登陆向导的身份与南极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根据2016年的数据,赴南极旅游的总人数中,中国游客的数量仅次于美国。最靠近南极的人类居住地在智利。从智利南端的合恩角到南极,中间隔了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德雷克海峡,被称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市面上的游南极行程基本上是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出发,往返于德雷克海峡的时间就占了四五天。而Andie所在的邮轮公司组织的航线,是全球第一个可直飞南极,再直接搭船的。 此生仅此一次的绝妙体验从船上就开始了。工作组的探险队员一共十二三人,来自世界上的不同国家,亦不乏地质学家、冰川学家、研究全球变暖的博导等学术大牛。不用担心什么都不懂,就连Andie自己,也在随船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船上只要有空余时间,就会安排各种讲座;每天行程结束,也会总结一下当天看到了哪些动物。如,在德雷克海峡有机会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海鸟——漂泊信天翁和皇家信天翁,翼展可达3.5米长。船的5楼顶层有个观景大厅,全是窗户,可以往外看风景。 通过讲座的同声翻译和景物讲解,我希望我自己包括大家,都像一个个南极的大使一样带着知识回去,而不只是拍拍照,登个陆,到此一游。” 特殊的12月和2月 Andie在船上的工作时间是12月和2月,这也和南极的特殊气候有关。南极的旅游季非常短,只有在11月中—3月中的夏季才能成行,其他时间都是寒冷的冬天。 就算从初夏到盛夏、晚夏,南极的季节性也非常分明,12月基本是极昼,2月的晚上十点已经会天黑,这就使得在南极的旅游,一季就像一年。 “12月初夏时,好几期船行中我们都找到了很大面积的牢固海冰(海面结冰)。船是破冰船,可以直接开到海冰里面。探险队员先下船,上岸探路,因为冰裂缝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探到裂隙,就会在那里插一面交叉标识的红旗,表示禁止越过)。到了2月,过利马水道时,就明显感觉海冰减少了。我们的工作就是根据南极每天的海况、风、天气因素,合理安排登陆。开冲锋艇送游客上到陆地上的各个登陆点,或到一个很漂亮的海湾,就不安排登陆了,改安排冲锋艇巡游,看冰山、鲸鱼。” 每个登陆点所能看到的自然、生物风光都是不同的。这对玩惯了潜水、水下摄影的Andie来说,是另一番新天地。什么样的瞬间让你想要按下快门?Andie的回答是动物行为。“有一个恶趣味,”她说,“我在南极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拍到3种企鹅在拉粑粑的场景。企鹅拉粑粑非常有趣,是线状飙出来的,可以说是很难捕捉的刹那。” 更多的时候,Andie通过镜头,不自觉记录、见证了这些“小可爱”们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企鹅只有在夏天才上岸交配、下蛋、孵蛋,一开始是爸妈轮流孵,一个孵,一个外出捕食,并回来维护巢。巢是石头垒起来的,有的企鹅很懒,去偷别家的石头被骂,非常搞笑。圣诞节前后,小宝宝出生了,它们的毛还没有办法抵御夏天零度的温度,还是要躲在爸妈肚子下取暖。仍是一只企鹅保护孩子,另外一只出去吃,带了一肚子食物回来反刍给小宝宝。大概到了1月底,小宝宝身上的羽毛足够御寒了,可以跑了,胃口很大,需要父母都出去捕食才能喂饱。这时就很好笑,落单的小宝宝会成群结队组团,像幼儿园孩子聚集在一起。而企鹅的天敌是贼鸥,它们一飞过来,成群的小企鹅就开始向同一个方向跑,以量取胜,保护自己。” 采访Andie的时候,她刚结束南极的行程回国一周,调侃说“非常不习惯”:“之前天天看冰雪,回到广州天天看人。收拾带过去的装备时,心想现在开始打包下一季的行李会不会太早。很想赶快再回去,也已经说好了今年会再去。赚不赚钱我不看重,这个经历那么难得,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这确实是这个故事中最可贵的地方,Andie以爱好为职业,以“享乐”为终身浪漫,以一颗看世界的心,慢慢接近所有她想去的角落。 Andie的南极游记 ·去南极工作的探险队员都必须通过IAATO(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的网上考试。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该协会的成员国共同制定了严格的南极旅游行为准则。如,IAATO把能来南极的船(邮轮)按乘客人数分成3类,每类都有规定的航线和登陆地点。考题很细,虽不至于要求背诵,但要了解,100道多选题当时花了我8小时去查阅。 ·就算是游客,在南极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共同保护南极不被破坏。注意事项有:1.见到野生动物,至少保持5米距离,哺乳、换毛期的动物特别敏感,要保持15米距离;2.靠近野生动物时一定要动作缓慢,不能有挥动双手等太大的动作,以免惊吓到动物;3.不能在岸上吃东西、上厕所;4.不能随意丢垃圾或任何东西;5.不要碰任何东西,走路时见到绿色的植物也要尽量避开。因为南极天气寒冷,地上的苔藓都生长缓慢。尽量踩在石头上。 ·在载客的十几人小螺旋桨飞机上,我本想戴上耳机看美剧,后来发现不如看窗外风景。下了飞机上船后,我就不下船了,工作强度非常大,送各个批次的游客之间几乎没有空档。而且由于特殊的气候,南极这边的飞行窗口要是允许,是需要随时从智利起飞的,miss掉的话,下次飞可能是3天后。随时待命,通宵工作都是常态。 ·Polar plunge是整个行程中我觉得非常有趣的一项活动。有兴趣、身体状况允许的人可以试一下这种极地跳水——绑上安全绳,到冲锋艇登陆的地方,在两度的水温中跳一下就拽上来。一上来就给你递伏特加,回去洗澡。而探险队内部的传统是第一次上船工作的人必须跳一次,我说我是随船摄影师要拍照,以各种理由试图躲掉。因为我玩潜水,知道很冷。到了最后一期船,大队长却还惦记着这件事,说我再不跳就赶出探险队。那天没安排我从船上往下跳,而是去火山口,说沙滩那边有地热。但其实海那么大,热的部分只是水边几厘米。Polar plunge跟一般的跳水不一样,跑很远,水才到我膝盖,头不下水还不算,我硬着头皮扎下去,回到岸边的那一刻是非常奇特的感觉,全身都麻。 Qa 生活周刊×Andie Q:除了企鹅,还拍摄到了什么极地动物? A:拍到海豹、鲸鱼、南极鸟类。以海豹为例,在南极能看到的海豹比较常见的有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和毛皮海豹(fur seal,也有人叫南极海狗)。探险队中在南极工作过六七年(季度)的队长对此很兴奋,因为毛皮海豹在两百年前就被人类几乎灭绝性地捕杀了,以取它们的毛皮。他在这边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在海滩上大规模地见到毛皮海豹出现,可见这种珍稀动物的数量在慢慢恢复。 Q:去南极需要带什么装备或做什么样的行前准备,和大家分享一下。 A:我这次很傻,去之前还在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北边度假,第一次去又很没经验。因为我专注潜水,其他任何运动如滑雪都没玩,欠缺知识。后来才知道我特地买的太阳眼镜到了南极也不能用,要用雪镜,因为风会从侧边吹过来,眼睛会流泪。买了手套,又被别人说:“你没有第二副手套吗?那手套上午湿了下午怎么办?”赶快在智利买第二副。离开广州的时候托运行李只有13kg,还需更周到的准备。 Q:分享一下你到处游历、探险的生活观。 A:我2009年开始玩潜水,当时在一家咨询公司上班,休的是德国年假,一年26天。但根本不够用,每次潜完就开始数还剩下多少天的假。201 1年4月我辞职专心玩潜水,那份工作也依旧保持着兼职的状态,时间上我可以掌控得比较自在。我自己的公众号就叫“Andie看世界”,是我很想要传递的价值观,想用自己的爱好,联结起不同的朋友和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