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元宵节格外热闹,以豫园为重心,各个街道的重要路段都张灯结彩。现代的灯彩、兔灯等大多已经用尼龙化纤等织物取代传统宣纸或绢布,颜色亮丽,经得起风吹雨打,更加实际耐用,而且价格低廉,非常适于大量的使用。这与许多看灯者手中拿的彩色纸拉花相得益彰,花花绿绿地装点出元宵“闹”的气氛。 这些彩色纸拉花用的还是传统做法,用纸张为原材料,以多层粘接,做出如同六边形蜂窝的结构,再将这一叠粘好的纸裁剪出不同的边缘造型。这就成了大家手中球形、花型等形状的纸拉花灯。 由于采用蜂窝结构的排列方式,它在自身重量非常轻的情况下,能提供极高的支撑强度,这一优势使其在产品及室内装修领域运用非常广。就像宜家家具的多层板、小茶几的台面等等,都是用蜂窝纸芯,表面附着装饰板制成的。很多门板也是以这样的做法,既能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又能保持相对坚固。 然而,蜂窝纸芯最为迷人之处,是这种结构可以支持二维形态向三维造型转变,而带来巨大的视觉变化,以及互动的丰富体验。 日本设计师吉冈德仁在2001年运用蜂窝纸原理设计了一把名为“蜂蜜流行”的椅子,这在当时非常轰动。这把椅子展示了蜂窝纸从一叠二维纸变为一张三维椅子的过程。二维时简洁的轮廓,与三维椅子柔和而有机的曲面造型,以及椅子表面蜂窝结构切面展现的密集渐变的肌理,形成了巨大的视觉语言的变化。同时纸张给人的柔软的认知在椅子上变为了有力的支撑与柔软的座面,也给人带来惊喜。这把椅子可以说是概念设计的佳作,更是引领了蜂窝纸设计的一轮新风。 随即,来自中国的十八纸和加拿大的MOLO都推出了蜂窝纸的产品。十八纸多以牛皮纸类具有原木质感的材料,塑造产品朴实亲切的质感。MOLO在材料上运用了杜邦的特卫强材料,比起普通纸张,它具有防水透光的性能,并将蜂窝纸的产品设计拓展到室外和商业上。 来自日本的共荣设计推出的书本灯也是巧妙运用蜂窝纸的设计,同时将光的元素带入产品,让光线变化在蜂窝纸结构的映衬下更富于节奏之美。 近来在国际国内、线上线下都大为走红的蜂窝纸的雕塑,是北京艺术家李洪波的创意作品。他将石膏与白色蜂窝纸联系在一起,在蜂窝纸的载体上雕刻出经典石膏像,进行艺术的传达沟通。蜂窝纸雕塑显示出石膏的质感,其结构还具有延展性,为传统的静态雕塑带来了与观众互动的机会,有趣且新颖。雕塑作品被拉开后带来的超现实的风格,也回应了现代人诙谐的审美趣味。 作者:莫娇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家居设计研究室主任 2014年度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 末什家具 设计师;东西设计 合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