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X星球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预见未来,就先把它创造出来

【文/张晓雯】

超级网综又出没!古有国家宝藏的丰厚底蕴,今有热血街舞的酷炫霸拽,最近,还能在综艺真人秀中先预演一下未来时代的黑科技。

赛制 属于机器人的人生故事

首播即热的《机器人争霸》主打“创新科技”这一新型综艺品类。此前,出品方爱奇艺已经开拓出《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等小众音乐、大众流行文化题材的引领之作,机器人格斗竞技的切入角度可以说再度刷新了综艺版图。在节目形式上,《机器人争霸》首先在全球范围内集结了三十多支超强战队,再邀请百名顶尖极客进行战队间的对垒。主线为源于西方的机器人格斗全球联赛,再加上节目自创的表现方式。“你能想象得到的这里面全都有,你想都不敢想的这里也有,甚至国际机器人格斗市场从未出现过的赛制,我们也全都发明出来了。”总监制陈伟介绍说。 

不仅是看机器人间格斗对抗,“剧情式真人秀”的概念更重在打造机器人与战队成员、明星之间的互动关系。整体赛制将以“讲故事”的方式表现,有种“机器人养成记”的感觉。在这样的背景下,观众不仅是观众,也是用户,共同见证机器人从出厂设置到拥有百般本事的进化。 

这波国内综艺的爆发潮不仅体现在从模仿海外走向高度自制,还体现在这些节目突破了单一的电视传播效果,而联动各项其他领域的资源带动风潮。如,《国家宝藏》不仅在节目里讲国宝的故事,还将视角关注到生活中修复文物的年轻文化复刻师及其作品,更别说各地的博物馆及其文创产品有多受瞩目了,文化艺术正在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及公共领域。再如,嘻哈歌手走下节目,通过嘻哈全球巡演、主题嘻哈店、潮牌授权开发等渠道,进一步释放嘻哈中正能量、年轻热血的一面。 

《机器人争霸》同样如此,制作方对IP产业链的成熟运营将使得节目结束后,继续以机器人为核心IP,推出全产业链整合计划,线下联赛、衍生授权、网剧、电影、游戏乃至实体乐园,“机器人效应”的文娱产业价值将被最大化。 

机器 科技还是情怀?

拆开一个机械,看看里面的线圈、螺丝,捣鼓捣鼓各个部件,与其说是男生的“破坏欲”,不如说是人类共有的好奇心。说起来,机器人综艺很早就有了。1997年,英国TNN电视台就曾发起《机器人大擂台》,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2003年停播后于2016年重新回归,目前已播出了九季。1999年,科学竞技类节目《博茨大战》在美国开赛,2000年进入电视转播,收视率极高,并覆盖了52个国家。

近几年在国内,科技元素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人工智能、VR、AR、全息投影等也不再陌生。从跨年晚会的高科技舞美,到大量渗透科技元素的《最强大脑》,再到《机智过人》 《我是未来》等以科技为主题的综艺,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作为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和行业趋势,在大众娱乐载体上亦有越来越多的展露和呈现。其中,《铁甲雄心》在一个长宽15米、高7米的战斗舱内,来自中外的48支队伍进行比赛,最终争夺格斗机器人之王。该节目投入达到了5000万元,主要用于战斗舱和参赛机器人的制造。参赛的机器人规格皆为110kg,冲击力极大。为此,机器人比赛的战斗舱使用了100吨高强度钢材以及25mm厚的全封闭防弹玻璃幕墙。《机器人争霸》的投入也丝毫不输,光战斗舱就重达230吨,10mm的地板,30mm的防弹玻璃,此外节目还搭建了维修舱。总监制陈伟这么形容机器人在现场的可能性:“机器人不是人类,稳定性比较弱,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烧了、坏了,如果没有两层厚的防弹玻璃,飞溅的零件打出来可以损坏一辆车。维修舱里有大型机床,但维修需要很多时间,并且是不可控的,每等待十分钟,都是未知的。”

这么看来,硬燃科技还是人文情怀才能让这类节目更好看?技术无疑是第一基石。对照现实,机器人不再是过去存在于图纸上对未来的畅想,而已真真切切地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武汉高校出现“炒菜机器人”、战胜棋手的“阿尔法狗”、各品牌推出的扫地机器人……就连《黑镜》中出现的代替亡故人和家属通话的AI,都被制造了出来。

人与机器人如何和平共处、科技带来的便利是否会阻碍沟通、放大人性缺陷等科技伦理范畴的议题,是更难解决和更难预见的。在《我是未来》中,除了以干货知识普及我国现有的科技水平,两两对抗的演讲更带到了对如上问题的讨论,如:假如有一个按钮,按下去能让全世界的人都长生不老,你会作何抉择?将主题上升到被科技元素左右的人生价值观,可以说是相当高级了。

明星 机械控的集体狂欢

能参与这类真人秀的明星是什么样的?《机器人争霸》里,入选明星的共同点是——机械控。

ID号叫“九亿少女的梦”的林更新,喜欢打游戏是出了名的,还参加过英雄联盟四周年表演赛。有人说他是游戏黑洞,水平菜,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的格斗心态,他是准备好了;Angelababy外表甜美可爱,其实也是个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女,会开黑打王者荣耀到凌晨2点,她笑称参加《机器人争霸》是自己第一次这么有感情地玩游戏;导演过《空天猎》的李晨对机械的喜爱和了解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场上,他以leader的姿态成了官方认证的“李教授”,可每当机器人上场,他就像看自己的孩子学步一样忐忑;而一向沉默寡言的盛一伦则在内向中爆发,用理智解析机器人格斗的知识;就连“声音大魔王”赵立新也加盟凑了一波热闹。但不管怎么说,当真正面对机器人实体时,明星和普通人一样,都是小白。“其实在节目中,这几位都不是明星,而是像大家说的那样,都只是机器人格斗界的新手。他们的视角就是观众的视角,他们的惊讶就是观众的惊讶,他们在学习的,同样也是观众们正在学习和感受到的。”陈伟表示。

在第一期节目中,开场就让四位明星团长展开了激烈的“四机混战”。比赛刚刚开始,林更新就因机器人故障申请退赛;李晨因自己的战队连败五场不断淘汰而几乎落泪;盛一伦则因连胜五场被冠以“胜五轮”的称号;Angelababy还遭林更新“举报”和李晨多次结盟,惨虐另两个队友。在之后的过程中,明星不是评委,也不是隔岸观火的旁观者,更不是隔靴搔痒的战队经理人,他们需要自己学习、修理机器人,自己操作机器人使其参与对打。他们会为了机器人的性能绞尽脑汁,也会为机器人格斗的胜负喜悦或悲伤,投入的感情成了剧情的起伏。 将采用《中国有嘻哈》式剪辑的《机器人争霸》,势必会放大真人秀的成分。人机故事,也会有那么多的跌宕笑泪吗?

在许多经典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会不会拥有情感和意识是永恒的话题。至少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在舞台上,看到素人为科技进步付出的拼搏和努力,看到智慧可以真切地改变人们生活的样貌,看到一个机器人会转弯了,也能掀起一股感动。

最想看到的是什么?肯定是Angelababy“钦点”的化妆机器人和洗头机器人了。未来,我们未来见。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