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制品是中国传统生活中常见的家居用品,竹篮、竹匾、竹扇等老物件,样样凝聚着匠人的心手智慧。匠心知竹,用刀劈出竹篾,经纬编织形成器物,最后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整个过程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镂空竹编的图形之美和数理之美,通过光照射放大形成光影阑珊处,细腻迷人。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邀请荷兰设计师和东阳竹编传承人共同研发竹编灯具系列,一盏竹灯,一片温暖澄澈。 竹编之美是可以跨越国界和跨越文化的。2016年PACC特邀两位荷兰设计师来到上海进行驻地创新,为中国非遗竹艺注入当代设计力量。在当时的文化部、教育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竹艺研修班课堂中,来自浙江东阳的竹编技艺打动了设计师Erik Mantel和Yvonne Lauryssen,其细腻生动的立体造型和丰富多元的竹编图案成为他们创作新产品的灵感来源。 于是在PACC的策划下,东阳竹编传承人何红兵和两位设计师牵手开始研发竹灯设计,为的是让光影放大竹编之美。经过两周紧锣密鼓的研发,团队完成了竹灯系列2016版,包括圆形、椭圆形、花朵形等竹编灯具,图形上完全展现了竹编的秩序美和规律美,造型上则充满国际范和当代感。在2016年上海设计周竹灯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但作为一件成熟的产品来看,其细节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7年PACC再次邀请两位荷兰设计师来到中国,继续牵手竹编传承人何红兵进行第二次深度研发,同时上海美术学院的三位创新设计研究生加入研发团队。经过两周,在竹灯造型、色彩、装配方面改良完善,终于推出2017版本竹灯系列,又名为甜甜圈版的竹灯系列,适合多角度观看并极具变化,色彩上则推出了适合家居空间的多系列配色方案。 2017版竹灯采用柔和的LED灯带环绕形成光源,通过灵活的组合拼接方式,形成吊灯、壁灯、落地灯、台灯等多种形式,造型时尚简约,适合家居中营造舒缓浪漫的氛围。 每一盏竹灯中都有一个小世界,里面透彻敞亮,外面光影扑朔。月光下的疏朗树影,竹灯下的温暖笑容,都是都市人最深的眷恋。在今天,传统技艺给生活所带来的美好,是人们学会敬天爱人的起点。 作者:章莉莉 公共艺术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运营总监 致力于推动非遗手工艺、现代设计、当代艺术之间的跨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