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情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妖娆记

爱之弃

【文/于是】

我相信,判定爱是否忠贞、是否强烈,终极指标不是看两人共同获得了什么,而是共同放弃了什么。

三十六岁,他们完成了婚后第一期计划,买下第一套房,亲自设计,完全按照两人的需求。

三十九岁,他们双双考取驾照,买下一辆车。

四十九岁,他们计划在海边买一套度假房,小巧,精简,只求每天能晨泳,赏完日落就休息。

因为他们没有孩子,这样的计划显得非常自如,而且必须如此。计划能使生活有盼头,不慌张,他们从相爱最初到现在,始终坚信共同计划是幸福生活的合理保障。

说起来,他们至今仍在坚守的长期计划是婚前就约定好的:坚决不要孩子。在漫长的生育期内,坚守这一点并不容易。父母旁敲侧击,朋友连哄带骗……若没有高强度、高度统一的集体意志力和执行力,稍有疏忽,孩子就会呱呱坠地。

他们像所有最普遍的平凡人那样,作为夫妻,共同经历了财务、事业、感情、家属的生老病死、旅途中的意外……诸多坎坷,但他们要一路等到生育期的彻底终结,才能问心无愧地说:两个人之间,最难的不是共同求取,而是共同放弃。和积攒财富不同,放弃需要更大的决心。

和酝酿梦想不同,放弃需要更大的自制和宽容。具体来说,他放弃的不仅是自己历来不向往的父爱,还有她澎湃的母爱;她放弃的也不只是自己潜在的爱和能力,还有争强好胜的人特有的骄傲。而在婚姻的共同体中,唯一必须共同放弃的就是孩子,如同唯一必须共同拥有的也是孩子。

他们没有像某些早期丁克,过着过着就改弦易辙,投奔到了一家三口的幸福模板中。他们也没有像某些貌合神离的花心夫妇,在家庭之外留下风流情种。他们也没有像很多爱心爆棚的资优人士认养了一堆干儿子干女儿。他们的长期计划无视时代的流转、荷尔蒙的起落、爱恨情仇的波折,就像对自己实行独裁的暴君,用绝对的意志抵抗一切质疑,再用爱人的爱与顺从为彼此盖棺定论。

放弃的宾语,看来只是“孩子”二字,其实还拖带着遗憾、孤独或更多潜台词。但拥有的宾语,也可能是这样的构成。没有什么被放弃时能保证纯粹,他们早有觉悟。

放弃的主语,看来只是他和她两人,其实还牵连着两家人的亲朋好友。但拥有的主语,也必然是这样的构成。没有什么被拥有时只属于他们两人,他们也早已明了。

他们也许早知道坚定执行计划的艰苦,也许并不知道——年轻时贪图自由,绝对自信,并不能精准地料想到晚年的境遇——准确地说,他们是在一步步执行的途中慢慢领会个中的五味杂陈,并逐一击破犹豫和质疑。是这样缓慢推进,退一步再前进两步的漫长征战。

在人生大战中,他们如此希望尽早扼杀生老病死的潜在危险,确实令人钦佩。但我还是觉得,最令人赞许的,终究是他们共同放弃的决心。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