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创意志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不能单面解读的设计

【文/周琳琳】

15岁,傅丹阳跟随姐姐的步伐远赴英伦留学。说是跟随步伐,也不尽然,因为当她来到英国,姐姐委托了一位同学对她照顾后,就先回国了。在此之前,傅丹阳对英国的印象都来源于姐姐。在此之后,傅丹阳逐渐开启了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中学的课程里除了9门基本课程,还要选3门兴趣课程,比如经济、设计、绘画。这让年幼的傅丹阳意识到:认真考虑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决定未来从事什么行业的时刻已经来临。凭着直觉,她选择了自己从未接触过的设计课程。直到现在,她依然记得第一节设计课的情景:老师告诉大家这节课要做过山车,接着分发给学生纸和胶水,也表示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可是,老师并没有继续告诉学生们,过山车要怎么做,要符合哪些要求。很快,大家在一片兴奋里完成了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过山车。老师逐一点评,也是逐一赞美。“老师不会说做得丑或者不实际,而是会说学生们都很有想法。‘你理解的过山车是这样,那它就是对的。’这句话,这堂课,让我觉得设计是非常有趣的。”就这样,傅丹阳一路选择了设计,直到本科和研究生学业。

研究生期间,她遇见了志同道合的好友潘静子。两人一同回国,创立了品牌DEFRONT,准备从共同的兴趣爱好“喝茶”入手。在设计之前,她们首先进行的程序是调研。“当我们拿到命题的时候,我们不会想象最后的成品是怎样的。因为调研的结果往往都是出乎意料的,包括出乎本人意料。每个设计师都不应该,也不需要去预设产品。”她们发现自己公司的设计师在进行调研时,其结果往往是个人导向型的。他们仿佛早就知道结果会如何,才反过来进行调研,数据也都是自己预想到的。“他们是在通过调研证明自己是对的,而非清晰地了解调研的意义和作用。”

在充分进行调研后,她们发现茶本身对于温度是很有要求的,便产生了“重塑传统的茶道流程”的理念和想法。比如绿茶就不适宜直接用沸水冲泡,而应该用70摄氏度左右的水,否则就会损害茶叶和口感。于是,她们在茶器里加入了温度计。原本,她们还打算加入时间控制的装置,但最后并未落实。其一,相较于温度,时间是较易控制的因素;其二,泡茶时长属于个人喜好,每个人对茶的浓淡有不同的要求;其三,她们认为产品不应过于复杂。

“过于复杂的产品,可能会影响使用体验。”注重体验设计是傅丹阳和潘静子在完成共同设计时同样的思路。当下,许多产品标榜“智能化”,比如运用芯片达到既可恒温、又可控温的杯子。在她们眼中,这些功能不过是售卖的噱头和提价的理由。她们并非否定与时俱进的功能设计,而是认为增添的功能需要做到“只对产品应当承担的功能进行提升”。

因此,她们没有在产品中加入芯片,就是为了不加入琐碎的功能。这样的产品具有“反智能”特性,但又不缺少用户本身的体验。她们认为真正的体验是使用者能感受到的体验,而不是多余的、累赘的体验,这样才能击中使用者。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