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沙龙香中吸收了太多的养分。它足以变成一种积淀。因此不会为外在很多短暂的东西所动,不会轻易地质疑自己。颂元说,这是所有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带给人的最终极的目的。
与沙龙香的不期而遇
昔日北大的学霸,曾是令人艳羡的咨询公司高级白领,却因为偶然间与“沙龙香”的邂逅,成就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之旅。人生的种种际遇,恰似偶然,却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本文的主人公颂元,资深香评人、香水收藏家,香气博览创始人。她未曾想过,多年以后,沙龙香竟成为她现在的职业起点。十几年来,其沙龙香水藏品已超1200瓶,她的北京工作室俨然是一个小型的艺术香水博物馆。她与沙龙香的渊源要从2006年的法国求学经历说起。当时,班上有一位同学的父亲是调香师。一个周末,颂元受邀去对方家参观调香室。
调香室不大,20平方米左右,但足以让颂元震撼。墙上陈列着这位调香师的作品,中间的一张调香桌上,分层摆放着500多个玻璃瓶,里面盛放着500多种香料。在这里,颂元发现很多香料与自己平时用的香水味道完全不同。有些气味不香,甚至还很难闻。
“原来香料不都是香的。”看到颂元惊奇的目光,同学的父亲告诉她:“香料的气味,就像不同性格的人一样,非常鲜明,这就需要调香师用妙手调出适合的香味。”
在颂元的请求下,同学的父亲当场教颂元调香。当试过上百种香料,体会到增一分、减一分味道立马大不同的精妙后,“不安分”的颂元对香料、调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后,她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调香,并成为香评人,为时尚和专业期刊撰写专栏。不管是出差还是旅行,每到一个城市,颂元就会打听这座城市有没有调香匠人,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然而商业香水,它们迎合大众、缺少变化的特征多少让颂元有些失望。在她心里,香水应该富于个性,有意境,给人无穷的遐想。
2010年8月,颂元应邀参加巴黎香水展览会。在展览现场,一架展台上陈列着的一款名为“极致无花果”的香水引起了颂元的注意,它盛放在一个六角形的瓶子里。颂元走上前去,只闻了一下,精神为之一振,一股香味直入心底,她从来没有闻到过这么独特而醉人的香水。“闻到的那一刻,我满心惊喜,感慨调香师竟有这样无尽的小宇宙。”详细了解后颂元才知道,这一款香水属于“沙龙香”,是由无花果的果子、树叶、树干混合制成。
正是这次展览会,让颂元领略了“沙龙香”的魅力,这以后,她开始关注“沙龙香”。不仅香味独特,很多调香师同时是哲学家、摄影师等,他们会把自己的思考、经历和灵感呈现在香水中。
好的沙龙香具备三要素
沙龙香(Artistic Perfume)实际上是一种艺术香。它最主要的功能,是表达调香师的艺术思想。它会用到比较珍贵的香材,只有这样的香料才能表达调香师与众不同的情绪。所以一般沙龙香要比商业香贵一些,用一些商业香用不起的香材。所谓用不起,就是可能它的成本结构不支持它用这么稀有的、珍贵的香材。
颂元说:“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艺术创作过程,就像画画的颜料一样,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一种艺术理念。”
成为香评人,让颂元对沙龙香的认识有了更高的眼界和格局。拜访调香师是香评人必备的专业素养。“香评人最大的功能或者说长处,是建立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到各地去走访不同风格的调香师,我认为是一种建立审美体系的基础或者说见识。”
站在专业香评人的角度,颂元说到了自己的香味审美体系。“中国的香评人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评判香水的标准,我的标准,相对来说比较偏艺术化。”
颂元认为一个好的沙龙香,需具备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调香师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个东西要在香水被创造出来之前就想好,定位好。她会看它表达的层次,因为人的思想也好,思维也好,也是有不同层面的,她觉得最高等级的思考肯定是关于哲学的,还有就是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宗教的,另外还会有一些即兴表达。
第二个评判的标准,是你用什么样的物质堆砌起来,去表达你的思想,这就涉及到你的香料、原材料,整个呈现出来的东西是精致的,还是粗糙的?
第三个层面则是表达的有效性。比如说,没有闻过这款香水的人,如果给你一支沙龙香,能不能迅速get到调香师这个点,能不能大概地描绘出它的画面或者场景。
致味寻访之路
走过这么多城市,看到这么多风格的调香师,其中有两位是颂元特别欣赏的。一位是呆在巴黎的日本籍调香师新间美也。浪漫之都巴黎,自由创作之地。所以一般法国的调香师,风格比较古灵精怪。但新间美也调的香味很特别,充满了幸福感。
“当你去欣赏她的作品,永远会找到一种线索,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并不特立独行。但从某一个味道或者元素上,她又能给你惊喜。”
新间美也的很多作品,比如“月”就很特别,日本人爱竹,她所营造的“月”糅合了竹的元素,就比欧洲调香师营造的“月”质感细腻很多。她手下的月变成了竹林上朦胧的月,还加入了一种来自日本的独特香精,犹如轻轻浅浅的风吹过。其实这源于母国对她的影响,“和风”“禅意”,所以从她身上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像“雪”这个作品,她把北海道的薰衣草和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糅合在一起,北海道的薰衣草非常粉嫩感、拥有女性化的气味,而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是粗犷的,非常男性化。两者混合,东西合璧,形成轻盈又稳固的气味。它跟单纯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完全不一样。新间美也已不是完完全全的和风,亦保留了很多巴黎人的自由、开阔,带一点粗犷的风格。
另外,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翡冷翠之香也让颂元记忆深刻。“其实香水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它依靠的是把固体香料变成液体香料的蒸馏技术,这个技术最先传到欧洲,从意大利传到法国,所以其实相比法国,意大利才是香水的鼻祖。意大利最先发展起来的地方就是佛罗伦萨,所以佛罗伦萨保留了很多特别古朴、特别原始的制香风格。”
颂元说,现在去佛罗伦萨,其实它的古法制香体系最完善。从香料的种植,到香精的萃取、香气生产,可能不超过十种香味,简简单单的气味叠加,带给普通市民这样一个风格。在佛罗伦萨保留的体系是非常完整的。“我们去拜访佛罗伦萨调香师时,更多的是看他们从历史当中吸取了什么。调香师深入发掘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的古书,学习先人们是用什么样的香料生产香水的,然后去复刻那个年代人们的用香习惯。”
复刻那个年代的香味,其实就是复刻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
Qa 颂元
Q: 你是学金融的,是什么原因让你从商科转行,学科背景是否让你对香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A:我认为金融的背景,恰恰是我的优势吧。因为我现在同时也在做香水产业,运营香气博览这个平台。商科的背景让我可以用逻辑的方式去梳理整个产业的发展脉络。包括我现在想做什么,包括资本可以推动什么。所以从另一个层面上,我更像是沙龙香在中国的布道者。
Q: 你觉得调香师和香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A:如果我们把沙龙香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来看的话,其实它颠覆了之前所有市面上的香水。调香师和香水之间是一个创作与被创作的关系,也就是说我先有一个理念或者一个故事,然后把我的思考用鼻子、用嗅觉的方式传达给我的受众。香水是调香师表达的一种介质。而我们回到商业香,调香师和香水之间应该是一种生产关系。你观察所有感官的时候,你会发现嗅觉没有任何艺术创作的门类。但其实不是没有,是大众体会不到,调香就是一种有关嗅觉的艺术创作。
Q: 就像作家是用笔来表达世界,调香师是用香的味道去表达?
A:对,香就是他们的笔、他们的画。这个是调香师的工作方式,那作为我们香评人怎么去深度地挖掘和理解香水背后的思考,让这种思考能通过作品非常完整地表达出来。
Q: 像你说的,每一种香味都有故事,这个故事灵感的来源也可能会借助其他的艺术门类,比如看一个画展、听一首歌,是吧?
A:对。应该说能够创作出好的沙龙香水的调香师首先是个艺术家,否则是没有办法创作的。每一种香味都承载了一个故事,只要它是一个合格的沙龙香,背后一定先有思考,有一个要表达的主题。香水也可以和历史结合在一起,我有一个特别喜欢的英伦制香品牌Beaufort,它的创始人就一直在讲述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像其中一款香水叫“vi et armis肘踵之间”,代表进口和出口,出口的商品,像鸦片的味道、皮革的味道、伯爵茶的味道都可以从这个香水里闻到。同时进口的商品,比如丝绸、农牧原材料等,也在这个味道里,他们把这段历史做成了一支香水。很特别,它讲述了英国当时的贸易战略,英国在维多利亚、 大航海时代的对外扩张。沙龙香有时也可以承载社会观念。有一款香水叫“春日已到”,是巴黎的皇室沙龙香品牌OrizaL.Legrand的作品。它诞生于1920年。为什么叫“春日已到”呢,战争的时候人们遭受了很多创伤,法国的人民包括调香师本人,都是希望走出战争的阴霾,建设一个和平的、有希望的家园。所以当时这样一款香水,带给很多人完整的春天气氛——没有战争的春天。这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创作的作品。
Q: 像类似表达社会或者哲学层面的作品还有哪些?
A:巴黎先锋沙龙香品牌LiquidesImaginaires的作品Fortis堡垒之殇,讨论的就是哲学层面的议题。人与人之间最坏的关系是什么?调香师认为是“冷战争”。他做这款香水时,跑到法国南部古老的城堡,把城堡上面的灰扒下来,闻那个味道。城堡见证了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人们之间互相残杀的场景,所以他用这种灰的味道,去复刻人与人之间最差的关系。
Q: 研究沙龙香可以让你的心沉下来,向内去探求?
A:它会让你建立自信,从中吸收了太多的养分,它足以变成一种积淀。因此你不会为外在很多短暂的东西所动,不会轻易地质疑自己。我觉得这是所有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带给人的最终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