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外面的世界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8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釜山三原色

【文、图/桑榆】

    松岛海上缆车和天空步道

    世峰楼远眺

    青沙埔步道

    游艇码头

    甘川文化村

    甘川文化村

    白浅滩文化村

    白浅滩文化村

釜山印象,四个字,这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城市,一个碧海艳阳交织着人间烟火的活力之都。作为韩国第一大港口、第二大城市,它绮丽撩人的滨海之“蓝”、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意之“黄”、蓬勃火热的市集之“红”,构成了元气满满的釜山三原色。

滨海之“蓝”

位于韩国东南一隅,蜿蜒的海岸线环绕,碧海蓝天的釜山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海滨城市,但却丝毫也不“傲慢”。说它不“傲慢”,是指它的海岸线固然有摩登去处,但绝大多数不是圈给少数人的奢享之地,而是“亲民”得让人惊讶。无论是处处临海、观澜听风的幢幢民居,还是倚海造势、因地制宜的亲海步道,都透露出与海咫尺相守、相看两不厌的怡然之情。

釜山看海,和去别处赶海,有什么不同?不同在釜山有山。釜山,意思就是“釜状的山”,名字可以追溯到十世纪至十四世纪末的高丽王朝时期,整座城市傍山靠海,自然地理极富开掘的潜质,而釜山人也没有浪费这种潜质。所以,釜山看海,妙在远近高低的层叠之感。

远,可以踏足冬柏岛,驻足于釜山APEC世峰楼,远眺一片浩渺苍茫中逸出墨绿小岛的无边海景。近,有海云台海水浴场、广安里海水浴场,可畅快游水戏沙,或饱览十月烟花节的璀璨花火。高,莫过于乘坐全透明玻璃的松岛海上缆车,或是攀上360米长、像一条游龙伸进水里的松岛天空步道,让令人眩晕的玻璃地板来挑战你的胆量。低,那就找一条游艇直接下海劈浪吹风,一边是摩登城市荡漾着倒影,一边是澄澈海水漫延至天际。

让人得以360度轻松亲近海,是一种弥足有心的“釜山设计”。

创意之“黄”

设计是什么?一万种回答也不能穷尽答案。摆放在殿堂的设计是精粹,而发生在街头的设计则是感动。凡俗的市井街巷,加入一些通人情的公共设计,便妙趣横生,改变了地区生态,激活了区域经济。釜山的甘川文化村、白浅滩文化村,就是这样的所在。甘川文化村是一片阶梯式民居村落,是2009年韩国通过公共艺术进行城市再生而推行的“村落艺术”典型范例。历史上,这里是难民居留地,至今住在这里的还有许多生活条件并不乐观的普通人乃至弱势群体,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贫困的生活面貌,使这里一度是釜山闻名的落后地区。而今天,这里依然闻名,却闻名于公共艺术的介入,化腐朽为神奇改变了这个村落的生存景观。

遍布街巷的艺术彩绘、雕塑装置和色彩斑斓的错落村舍,艺术元素有机契入房屋修缮和街区改造,一种春风化雨的美在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中诞生了。在这个1亿韩币资助的项目启动初期,居民曾经对优先推行公共艺术并不接纳,他们把单纯改造营建公共设施等迫切需求摆在第一位,结果在整个项目持续推动的过程中,居民见识了公共艺术带来的神奇魔力,也欣然参与其中,“梦想中的马丘比丘”“美好迷路”“幸福翻番”“图章之旅”等创意的推行,使甘川文化村一跃成为釜山观光的明星。联想到上海正在兴起的城市更新运动,甘川文化村的运作范例,不失为一种他山之石。

同样,釜山还有不少通过创意改变生活形态、经济形态的小而美案例,比如将有30年历史的泳池改建成趣味盎然的GEMSTONE咖啡馆,把1963年的老机械厂房改造成书店和以传统韩国米酒酿制为特色的福顺都家餐厅等,把传统韩式茶馆融入现代生活的非非非堂,都是城市再生的美妙实践。

市集之“红” 

一个城市最活泼的灵魂,就存在于市集之中。要领略厚重的釜山,应该去国际市场,这是承载着釜山一段沉重历史、已经规模化了的大型跳蚤市场,由万物街、阿里郎街、旧货街等组成。街巷纵横,货摊鳞次,宛如迷宫,以为是老旧市场可想而知的杂沓、脏乱,走进去看到的却是意外的整饬、井然。守在一个个摊铺后面的普通面孔,就像他们堆叠的货架渗透着坚毅。 

要领略轻盈的釜山,则要去由五金店街变身、集结了30多家创意咖啡馆的田浦咖啡街,或春日樱花烂漫、充满艺术气息的迎月路,这都是釜山的最佳约会地。或者去新世界百货,其温泉乐园、溜冰场、空中花园里潮人如织,是一个青春版的釜山。 

说到市集,关于吃的市集最让人“回味”了。釜山有许多美食主题街,民乐洞集中了300多家生鱼片店,是韩国最大的生鱼片一条街;富平洞猪蹄一条街,以海蜇、蟹肉棒、黄瓜、猪蹄制作的美食闻名;还有富平洞罐头夜市,从18点到24点灯火通明,是釜山著名的美食“集中营”,不仅能品尝韩国美食,还能品尝异国风味;最让人惊叹的是约1.5公里的巨大水产市场札嘎其市场,你可以当场挑出活鱼,看摊主游刃有余地切成生鱼片,美味瞬间送达舌尖。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