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修颜值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9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与敏感肌和解

【文/李连幸】

立秋过了,别看一会儿台风预警,一会儿高温预警,秋风可是说来就来。号称自己是“敏感肌”人,你们的“换季必敏感症”又要发“作”了。今年,有办法和“它”和解吗?

勤保湿,才是治标又治本

两颊经常红红的,涂了化妆品有刺痛感;皮肤表面粗糙、脱皮,但不想“油光光”的T区仍然出油很厉害。

从什么护肤品都用,到不敢乱用产品,涂抹后总是浮在脸上不渗透;脸上莫名其妙地长一些小疹子,痘痘不像痘痘、粉刺不像粉刺……这些都是所谓的“换季敏感”症状。

换季常见的引发皮肤敏感的问题,多源于气温变化、 湿度变化、 空气质量变化,而这些问题都与皮肤“保湿”相关。所谓的敏感泛红、角质层薄、护肤有刺痛感等问题,在排除使用了劣质化妆品等因素外,就是皮肤缺水,且蓄水功能紊乱所致。面膜敷得勤快的人多,是“治标”;而关心为何“蓄水功能紊乱”的人甚少,即不“治本”。再好、再贵的产品,什么“修护霜”“精华油”,在这个时候也是“病急乱投医”,收效甚微。

难道敏感肌在换季时就要放弃抗老、美白,只能选保湿了吗?调理皮肤回到健康的保湿机能状态,与使用其他功效护肤品不矛盾。作为基础护肤,温和的洁面、具有针对性的水乳就完全可以调节肌肤状态了。功效性较强的精华、面霜,爱用啥用啥。

调整皮肤“保湿机能”是关键

皮肤跟心肝脾肺肾一样,都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它从来都不是必须依靠外界才能有什么保湿能力、抵御能力的。只不过有时候“感冒”了,或者环境太恶劣了,需要来点帮助。但是,作为傲娇的人类的器官,总是更倾向于你给它补充点原本就有的东西,让它恢复“平衡”。

为人所熟知的“透明质酸”这个成分,别说皮肤里有,身体里都充满了它,一定是受欢迎的。但外界补充的透明质酸毕竟来源跟人体自有成分不同啊,想要让它能更好地在肌肤内部发挥作用,就要依靠现代高科技,针对皮肤独特的结构,把不同分子大小的透明质酸以特殊的形式给“送”进去,保湿功效才能最好发挥啊!

简单“水乳”护肤,至关重要

基础保湿中,化妆水和乳液的使用至关重要。这个重要性,在日系护肤保养中的“先乳后水”概念里体现得非常到位。先通过乳液来滋润干燥、不健康的肌肤,补足了水分,修护了自我屏障机能,皮肤才能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渗透性和功效都较强的化妆水、精华液。 

但不是任何乳液都能进行“先乳后水”这种操作,只有拥有专门技术的产品才能进行“先乳后水”。也就是说,如果品牌没有特别强调,就说明并没有进行“先乳后水”的设计,还是要按照“从薄到厚”的一般顺序来使用。 

有些乳液“先乳后水”的特殊设计,对干燥、敏感肌的屏障修护有很强的针对性,但非敏感肌使用也能让护肤效果1+1>2。首先,非敏感肌,不代表皮肤角质层已经非常健康了,仍然有缺水、保湿能力差的问题,只不过还没有反应到“敏感”这个程度。角质细胞缺水,直接会影响到后续护肤品功效的发挥,让你1000块的精华、面霜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先乳后水”的乳液能做到调节皮肤角质回复健康状态,为肌肤补足应有的机能,无论任何年龄、任何肌肤困扰,都可以由它来做“打底”。 

链接Link

敏感肌小常识

1.砖墙结构:角质细胞的砖墙结构,说的是皮肤最外面那层,就是决定了所谓“锁水力”“透明感”“细腻纹理”的角质层,里面的细胞与细胞之间呈现“砖”和“墙”的结构——砖墙需要什么?当然是水泥,抖个包袱——神经酰胺就是存在于角质细胞之间的“水泥”。这玩意儿能确保皮肤的完整性、正常的水合作用,以及维持皮肤的屏障功能。但这个“很重要”的东西,却总是跟人类开玩笑,它随着年龄会越来越少的,所以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就是干、痒。

2.天然保湿因子:给敏感肌或干燥肌肤使用的护肤产品里,最多用到的就是“皮肤里面自己原本有的成分”,诸如各种游离脂肪酸、胆固醇,还有存在于角质层内能与水结合的一些低分子量物质,比如氨基酸、乳酸盐、尿酸、钠、钾、钙、镁、糖等等,这些被统称为“天然保湿因子”。它们能帮助皮肤自己吸收水分,维持良好的保湿机能,还能“智能”地调节角质的代谢。但天气一旦变干,或者过度清洁,以及紫外线和年龄增长都会导致它在皮肤内的含量减少。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