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颜色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术派曾研究过“色彩潜意识影响”,近年来流行的“九宫人格”也与颜色的选择息息相关。那么,女生最爱的那支唇膏到底反映当下怎样的心理呢? 区分自我认识和社会印象 “唇色”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两种关联,即唇膏颜色对自己的心理影响,和让别人看见后对你形成的全新印象。前者是“自我认识”,后者是“社会印象”。以前在选择唇膏颜色的时候,通常会用“保守”“大胆”这些词汇来形容,比如非常受欢迎的哑光裸色、奶茶色这些颜色,有人认为是“怎么用都不会出错”,其实反映的就是一种“只要不出错就好”的自我认识。而有些女生敢于大胆尝试饱和度非常高的“正红色”“玫红色”“酒红色”,甚至是其他一些更具突破性的流行色,这些选择与人从小到大的经历、教育、履历都息息相关,既可能是“一直以来都那么自信”,也可能是“想挑战一下自己”。所以,嘴唇的颜色其实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很多面、很多没有说出来的想法。 带妆测冷暖,心情决定唇色 怎样才能在琳琅满目的唇膏里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唇膏?首先,千万别素颜选唇膏,至少得涂个粉底液,才能看出自己究竟适合什么颜色。其次,区别自己肌肤的冷暖色调。先要对自己妆后的皮肤有个基本认识,是暖色还是冷色?如果妆后你的皮肤还是有点偏黄,或者说你不喜欢底妆太白、妆感太重的话,那可以选择暖色调的唇膏。还有一种判别方法是照镜子看眼珠的颜色,偏黄就是暖色调、偏蓝就是冷色调。但也要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才最准确。 然后,在众多唇膏中,区分出“最喜欢”和“最适合”的。所谓最喜欢,可能是从各个地方听来、看来的流行色,然后从中根据冷暖色调的区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两支。一般唇膏颜色中,粉色系偏冷,橙色系偏暖,但如果你实在分不清楚,也可以向专柜柜姐求助。 最后,在嘴唇上试用这两支唇膏,对比效果,最最喜欢的就诞生了。当然也可以两支都收入囊中,根据每天的心情来使用。 选唇膏先做“心理测试” 日本有化妆品品牌与千叶大学研究院工学研究室的合作企业“BBSTONE”一同开发的一套“皮肤测试×心理测试”科技,通过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来给消费者不同场景下唇色选择的推荐。这套科技叫作——“TEN PICTURES”分析法,在肤色×血色感的基础上,将人的潜在喜好进行数值化测量的IAT分析法融入进去,让测试者在10张图片中快速作出选择,最终得出你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可能是象征酷感十足的猫头鹰、代表优雅端庄的孔雀,指代健康自然的海鸥,又或者是甜美可人的金丝雀。根据测试者卡片所显示的信息,最终会匹配到4种命定唇膏色号,对应受测试者在工作、约会、户外、Party的不同需求,在生活里的每一环节,都能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Qa 生活周刊×李连幸 Q:哑光和光感唇,应该怎么选? A:在唇膏中,有哑光和光泽度很高的不同质地可以选择,这只是两种不同的流行趋势,并不“挑皮肤”。比如欧美明星,乃至于欧美品牌都更青睐哑光唇,追求饱和度高的唇色;而在日本,美妆意识中更重视妆容整体的协调性,认为一个妆容不应该被某一个局部强占重头。所以,她们会选择光泽感、透明感相对更高的唇膏,给人的印象也更具朝气、活力。 Q:唇膏会让唇膏着色度更持久? A:唇膏着色持久大多只能靠唇膏本身的配方,或者涂抹后尽量少吃东西和少触碰嘴唇来做到。一些比较好的定妆喷雾也有“锁色”的功效,能大幅度降低因为触碰和摩擦引起的掉色。比如换衣服时,唇膏颜色会粘在衣服的领口。不必为了唇膏颜色持久,而去选择涂抹效果很“厚”或者反复涂抹,这是没有必要的。唇膏再好看,也是整体妆容的一部分,要有协调感。除非在一些非常正式的红毯、大型活动现场,本身底妆就非常重,那么唇膏也会相应地看上去更重一些。其他场合,都以“轻”为主就好。即使掉色,适当地补一下,甚至可以在唇膏之后补一些光泽感较强的唇釉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