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首饰设计专业,似乎是柴吉昌注定要做的事情,哪怕之前学习的一直是绘画和服装设计。他愈加觉得自己并不那么热衷于和画布、面料这些柔软的材质进行交流。他更喜欢坚硬的物件,比如可以抛光打磨的金属。在烈火的作用下,金属还可以变成液态形式,进而重新塑形。敲打、改变、再生……柴吉昌迷恋这样的过程,转而进入了首饰设计的大门,并在2013年创立了个人品牌FRANKCHAI。 为了保留手艺,柴吉昌仍会运用贵金属材质。但他放弃了大规模生产,也放弃了密集的镶嵌。不同于一般的首饰设计,他弱化对材质本身的过度展示,转而强调人文主题,也就是创作“叙事性首饰”,以珠宝叙事诉说。 动物是柴吉昌喜爱的题材之一。设计作品不像文字作品,可以直接写出所思所感,于是他把一些情绪和思想交付给共识性较强的动物。比如犀牛与兔子同处一个场景,孰强孰弱不言而喻,无需他用言语去表达。 此外,动物的寓言和隐喻故事较多,这也带给柴吉昌不少创作灵感。作品《来自阳光城的兔子》,正是来源于动物故事:由于太过饥饿,旅者在森林里倒下。狐狸、熊和兔子发现后,各自寻找救助方法。狐狸凭借机智,寻来了甜美的水果;熊凭借力气,抓来了鲜美的鱼;唯有弱小的兔子,什么都没找到。最后,它一跃跳进了火堆。故事里兔子这种看似弱小,却最愿意牺牲、最有力量的形象深深打动了柴吉昌,他正在创作系列作品,以此来陪伴兔子走完旅程。 柴吉昌对故事的喜爱和领悟,可以追溯到儿时。那时候,妈妈总是给他讲欧洲的故事,哄他入睡。所以在他的作品里,欧洲题材非常明显。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他不用中国题材的声音。“不是我不愿意,不是我不喜欢,是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认为我尚没有资格,去触碰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美学事物。”谈到这里,柴吉昌流露出肃穆的神色。他期待自己有一天可以用好中国文化。但无论何时,他都会对其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 另一方面,柴吉昌认为他所具有的中国设计师身份,就能够代表其作品具有中国元素。只不过,这些作品是一位中国设计师对欧洲文化的呈现。设计师的思想和考虑过程本身就是作品当中的一部分,中国设计会从作品中流淌出来,让人一眼看出。 一路走来,柴吉昌对首饰设计行业的创作走向,也形成了自己的思考。首饰不像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绘画等设计和艺术门类,要么可以经常使用,要么可以作为空间的长时间装饰品。首饰对于人们来说,使用时间短,功能单一,时常躺在首饰盒里。如何让首饰与生活发生更多关联?除了主题,柴吉昌在首饰的造型上也颇下了一番功夫,让其不被使用时,可以成为家庭环境的点缀品。“希望人们把一件件充满意义和充满画面感的首饰悬挂墙上时,能够看到那个专属于自己生活的故事。”
|